印尼小说网

王浚起兵讨司马颖 匈奴元海称汉王【1 / 1】

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据说东海王司马越利用孙惠的计策,派人联络了幽州都督王浚和荆州刺史以及东赢公马腾等人,各自起兵讨伐司马颖。王浚和马腾收到越的檄文后,都纷纷募兵响应。早先齐王冏、成都王颖、河间王颙募兵共同讨伐赵王伦之时,王浚掌握着兵权,他的部下士民无法响应三王的征召,颙对此心怀怨恨,有意图加害于浚但不成功。此刻又谎称有诏令征召浚入邺城,准备对他进行行刺。浚已有所料,于是派人与鲜卑的段务勿尘、乌桓、羯末以及荆州刺史东赢公腾一同起兵,总兵力达二十余万,前来讨伐颖。据说颖在邺城,有人报告王浚结连乌桓国王和鲜卑的段务等人,率大军前来攻打邺城,务必要紧急抵抗敌人。颖急忙召集文武官员开会商议对策,这时王戎上奏说:“乌桓和鲜卑不可轻敌,我们应该求和。”颖询问众谋士,战争和和平哪个更有利?石超说:“浚等都是无用之辈,何必求和!”戎说:“将军误解了。我看王浚很会任用贤才,兵员广泛且强大。田坚和许攸都是智勇之士,可以为他们谋策;沈逸和逢纪是忠臣,负责军事;贡良和宋丑都是勇冠三军的人,怎么能说他们是无用之辈呢?”石超笑着说:“你只知道其中一面,还不知道另一面。浚的军中法度不整齐,田坚固执而得罪上司,田许贪婪而不修治,沈逸专横而无谋略,逢纪果断而无用处,他们的势力是不相容的,必然会引发内乱。贡良和宋丑这样的平民勇士,一战就能俘获他们。至于其他人,纷纷碌碌,即使有几百人也不足道。所以我知道王浚是无用之人。”戎默然不语。颖说:“大家的意见都被石君料到了。”他召集前后两军的将领听命,派前将军刘代和后将军田忠率领五万兵马,以吾旗号出发北征,防备王浚的进攻。颖嘱咐田忠不可轻进,自己带领十万大军离开城池抵抗敌人,待他击退敌军后再调兵攻打王浚。刘代和田忠率兵离去。

据说颖对东安王司马繇先前迎接皇帝请罪的言论很恼怒,于是命人逮捕繇并斩首。繇的侄子琅邪王司马睿沉着机智,是左将军,与东海的参军王导关系良好。导见识广博,对朝廷事务了如指掌,常劝睿回国。繇被杀后,睿正好与帝在邺城,担心祸患波及自己,决定自己逃回国家。颖先下令说关津只准贵族和官员过,不得放行普通百姓。睿私自逃到河阳,被渡口的官吏抓住。跟随者宋典稍后赶来,用鞭子假装抽打睿,并笑着说:“长官禁止庶民出行,你也被拘留了吗?”官吏上当以为睿真是庶民,听其离去。于是睿和宋典用计蒙混守吏,成功到达洛阳,并迎接太妃夏侯氏回国,然后离开。张方率兵重新进入京城,废除了皇后羊氏和皇太子覃,自己占据了守城。据说惠帝在邺城以公府为宫室,有一天,颖听到边境有五部夷族侵扰,于是进入内宫,跪地上奏说:“如今朔方外有数十个国家的乌桓族和鲜卑族,不服从皇帝的统治,经常掠夺边境,杀害军民。现在有个刘渊,是匈奴冒顿的后裔,是汉朝的侄子,号称冠军将军。他有个次子刘聪,勇武过人,博学多才,善于文辞,能够弯曲两百斤的弓,文武皆通,现任精弩将军。这父子二人有着不可抵挡的勇气,可以封他为左贤王,让他总领其他部族,这样五部夷族就不敢再犯我边境了。请陛下明察。”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在群臣讨论之际,有人说:“不可行!这些蛮夷之人,面目狰狞,见利则抛弃君亲,面临财富则忘记仁义。放之远去,仍然担心外侵,留在封畿之内,觊觎我中原的弱点。从古至今,示强弱,少兵权,看起来兴衰与利害,都无法评估我们中华之中。况且元海、刘聪都是杰出人才,必然能够有所作为;聪以其才华,不居常人之下。现在委以军权,让他们回国,就像放出了马鸿骞这样的策士,他们会趁机自由发展,不是为我们所用,而是给我们带来祸患。以我们这些鄙陋的见识来看,实在是不可行。”司马颖说:“今天天下有乱,而且朝廷的兵力差强人意,将领们年纪也渐渐老了,如果不重用刘渊来对付敌人,还能有谁来讨伐这两个子弟呢?”惠帝说:“你应该按照便宜行事,不必再议论了。既然如此,就封刘渊为左贤王,让他统领各部。”说完,颖谢恩,立即召唤刘渊前来,并封他为左贤王。渊受封后谢恩退朝,群臣说:“让这个人乱天下了!”珠帘拉下,文武退下。

历史上记载,前赵最初的国号是汉王。刘渊,字元海,是匈奴人。由于姓名冒犯了高祖的庙号,所以称呼他的字。最初,汉高祖的一位公主嫁给了冒顿,与之结为兄弟,所以刘渊被冒姓刘。元海的父亲名叫约,是左贤王,他们都家居于晋阳和汾涧之滨。他的妻子呼延氏没有生育,所以备齐牲酒来到龙门祈求得子。在嘱咐完之后,不久出现了一条大鱼,头上有两个角,拖着漂亮的尾羽和红色的胡须,跃起来,浮到祭祀的地方,停留了一段时间后才离开。巫觋们都对此感到异样,并祝贺说:“这是吉祥之兆,必然生育贵子。”回来后,那晚梦中所见的鱼变成了一个人,他左手拿着一个物品,大小如半个鸡蛋,光亮非常,授予呼延氏说:“这是太阳的精华,服用它就能生育贵子。”呼延氏服用了太阳精华,然后告诉刘约。约说:“这是吉兆。”果然有了怀孕,十三个月后生下了元海,他的左手上有文书写着他的名字,于是取名为元海。他幼时爱好学习,尤其喜欢《左传》和《孙吴兵法》,大致都能背诵,《史记》和《汉书》等诸子册籍也无不涉猎。曾对同门生说:“我们读书传世,常以鄙视隋陆无武功、绛灌无文才。修行道德是由人充实的,一些人对某种事物的无知,确实是君子所羞耻的。”于是他开始学习武事,非常擅长,娴熟于众人之上。他的臂膀像猿猴,擅长射箭,膂力超群,仪态庄重,众人都敬重他。

渊一旦成为左贤王,聚集宗室举办宴宴。当从祖刘宣指着刘渊对族人们说:“自汉亡以来,我们单于只是虚名而已,再没有一寸土地。我们王侯之后代只能降为编户之家。虽然我们的人数衰落了,但仍有二万人,怎么能束手受杀,度过百年?现在左贤王英勇过人,天若不想兴起匈奴,必然不会虚度此人。”现在司马氏内部相互残杀,四方鼎沸,又呼唤汉邪的事业,这是时机啊。”众昆侄们说:“我们会听从你的指挥。”于是刘宣和众人商议,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宣又说:“现在议程已经确定,不能回国,将会怎么办?”班部中走出一个人,姓胡名延攸,口若悬河,说漏半句。他说:“我愿意去见皇太弟司马颖,用我不烂的三寸舌头,说服他让大王回国,如何?”宣说:“得到了你高明的建议,成功地说服了返回故乡的大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攸就近宣耳低声说了几句话,宣大喜道:“太好了!”说完,让攸去见皇太弟颖。颖正在府堂上坐着,突然胡延攸来了,立刻站到一边。当时正值王浚、东赢公腾起兵攻打颖,颖派将领出战,却都失败而退。延攸把这情况告诉了人说:“今闻王浚、东赢公腾两个子弟在外作乱,多次交战无利。现在左贤王的祖父已经去世了,他现在想回国奔丧,命我告诉殿下,请求殿下回国,并与匈奴五个部落的国王一起出兵来救国难,共同讨伐这两个人,那么这两个罪魁祸首就可以指日而待了。不知殿下怎么看?”颖听了他的话,非常高兴,就答应攸说:“我将任命他左贤王为北单于,参与丞相的军事,你通知他速去速回,不必见我,我会自己奏报牵扯。”于是攸回告刘渊。

第二天,渊辞别颖,因劝说颖说:“现在两个镇压人民,恐怕不是驻扎和附近郡的士兵能够控制的。臣请求返回故乡,向五个部落求救,可克服这两个贼寇。”颖说:“我想要奉乘舆返回洛阳,发檄文向全国宣告征伐和顺服之事,你觉得如何?”渊说:“殿下是武皇帝的儿子,对王室有着巨大的功勋,恩威已经传遍远近。王浚只是一个废亡的人,东赢只是权臣的助手,怎能与殿下相比?但是,如果殿下离开邺宫,示弱于人,就无法得到洛阳,即使到了洛阳,威权也不会回到殿下手中。殿下要安抚士兵和民众,稳定治理,我为殿下带来五个部落,可以讨伐这两个人。”颖非常高兴,于是任命渊为北单于,领丞相的军事。

于是渊告别颖,与攸一起召集宗族和部下,匆忙出发。到达左城国后,刘宣和众人立刘渊为大单于,购买军马,积存草料和粮食,在20天之内,得到了胡晋的二十余万兵力。宣对群臣说:“汉朝建立天下之初,与民结下深厚的情感,我们汉氏的侄子们约定为兄弟。现在兄长已亡,弟弟即位,再不能像往常那样相处。不如建立国号大汉,你们觉得如何?”群臣说:“非常好!”于是建立了国号,称刘渊为汉王,改元为元熙元年,追尊刘渊的祖父为孝怀皇帝,设立四时祭祀。任命刘宣为丞相,崔游为御史,陈元达为黄门,任命族子刘曜为建武将军,召集军马,准备大举行动,详细情况略去。这就是五胡乱华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