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四百六十一回 仍抱希望【1 / 2】

秋予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起运粮,真是一把辛酸泪。

由于古代没有水泥路,当雪融化的时候,地面变得泥泞不堪。

又不能走海运,冰封期刚解冻,辽东湾到处是浮冰。

导致金州军一度出现断粮的情况。

好在杨承应有应付饥饿地惯用手段,和士兵一起吃喝、不搞特殊化;把粮食着重分给押运粮草地士卒、百姓,以及负责警戒的哨骑等。

随着冬去春来,海运变得畅通,粮食能走旅顺港,就畅通了许多。

加上李朝送来地一万袋粮食,终于解决了断炊之忧。

杨承应太清楚关内是什么情况,所以没敢放开。

不断堆积粮食等物资,等待朝廷地旨意。

“细作来报,关宁军和鞑子在广渠门外打了个旗鼓相当。”

负责情报工作地宁完我,禀报道:“双方都开始试探,没有再打像广渠门外那样的恶战。”

“广渠门地形特殊,不利于骑兵,这才让关宁军背靠城墙打了个旗鼓相当。”

杨承应对京师地形了如指掌:“皇太极目的在于劫掠,而袁督师有自知之明,双方这才有默契的转入互相试探。”

虽然不知道具体细节,根据自己看历史记载,再结合探查到的情况,仍能推断出双方统帅大概想法。

“这对皇太极有利,对袁督师大为不利。”

宁完我最擅长的是把握人心:“京师百姓看到袁督师这样,肯定以为袁督师是故意怯战,从而对袁督师非常痛恨。”

“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有这想法不奇怪。”

杨承应感慨一声,叹息着说道:“只可惜,却要因此委屈袁督师了。”

历史上,正是温体仁和周延儒利用了这股情绪,污蔑袁崇焕多项罪名,让疑心病的崇祯把袁崇焕下狱,判凌迟。

袁督师死时,京师百姓争相抢购他的肉,蘸酱配酒,吃下去。

“大帅,我们为什么不率军勤王!”

东江营统领陈玄策急声问道。

陈玄策本名陈liang策,仰慕唐朝王玄策,改成了现在这个名字。

“咱们虽然不怕朝廷,但也不用急着和朝廷翻脸吧。”

话音刚落,宁完我便抢声道。

“我们这是进京勤王,怎么在你口中像造反一样。”陈玄策有些气愤。

“唉,真是一个蠢得可怜的忠臣!”

宁完我在心里感慨一声,冷笑道:“无旨进京,别说进不了山海关,我们连辽西都过不去。”

接着,他告诉了陈玄策,朝廷派使者宣慰大帅,赞扬大帅收复故土有功的事。

“这是好事,有什么问题?”

陈玄策一脸不解。

不只是他,帐内不少将领都有些疑惑地看向宁完我。

“好事?这是天底下最糟糕的事!”宁完我白了一眼他们。

“这话怎么说?”

陈玄策挠了挠头。

“哎,京畿遭到鞑子入犯,危在旦夕。”

宁完我揉着太阳穴,拿这帮大老粗没办法:“使者绝口不提入援的事,只一个劲儿强调大帅要安置百姓,提防蒙古人,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朝廷不信任大帅,又怕大帅趁机窃占辽西。”

接过话茬的人,正是管理义州卫的阎鸣泰。

他奉杨承应的命,领着一伙投靠蒙古人到义州卫附近的前杨镇安置,刚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