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无点墨也无成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朕要找一个叫王猛的人。”
王猛?有多猛?难不成此人能力拔山兮气盖世?
哈哈哈。
各位看官老爷,听我细细道来。
王猛其人,并非操刀子杀人的武夫,他是个读书人。(读书人敢起这个名字,可见他不是个一般人。)
王猛是青州北海人氏(山东大汉),祖上是八辈贫农。
在王猛出生之时,石勒率领羯人大军攻陷青州,坑杀晋军降卒三万。
羯人兵锋所指,一片狼藉,青州遍地狼烟,百姓流离失所,纷纷举家逃难。
幼年的王猛就是生存在这样艰难的时代。
稍稍长大后的王猛容貌俊伟,身形高大,以街头贩卖簸箕(一种农具)为业,这一点跟刘备挺像。
有一回,一个陌生人要出高价买他的簸箕,但是声称自己没带钱,要王猛跟他一起回家取钱。
这就很诡异了,这种做法很像是在拐卖人口。
不过王猛答应了。
王猛跟着那人走入一座深山,来到了一位须发皓然、侍者环立的老翁面前。
王猛一看,感觉形势不对,不是要买簸箕吗?
怎么你们这么多人围着我作甚?
我不搞基!
聪明的王猛赶紧向那个看起来面容相对慈善的老者作揖行礼。
谁知那老者竟然笑答:“王公,岂可拜我啊?”
王公?我不是王公,我顶多是个王八。
这老者竟然一眼就能看出来王猛日后是要做王公的人,不过此时的王猛根本就是个不入流的小商小贩。
那名老者也的确是慧眼识珠,因为王猛就是日后辅佐前秦皇帝苻坚一统北方,兵锋直指江南的人。
可以假设,如果苻坚当时听从王猛的建议,稳扎稳打的拿下偏安一隅的东晋,而不是率领百万大军冒然发动进攻,就不会有后来的淝水大败。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这是兵败淝水后的苻坚发出的感叹。
苻坚一生英明,却在遭遇淝水大败之后一蹶不振,身死而国灭。
如果没有淝水大败,王猛很有可能辅佐苻坚统一天下,那么氐人将建立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胡人政权。
王猛其人可谓全才,是比肩诸葛亮的存在。
他在丞相任上,强调儒家法家共用,励精图治,整肃吏治,选拔廉明,抵制权贵,劝课农桑,兴修水利。
经过王猛的管理,前秦政权仓廪充实,兵精粮足,北方竟然一度出现小康现象!
好吧,话说回来。
王猛听那老者叫自己王公,也是一惊。
不过随后那老者竟然真的出了十倍的价钱买走了簸箕,并且告诫他要多读书,修身养性,日后必有大作为。
自此之后,王猛在兵荒马乱之中发奋读书,刻苦学习,广泛汲取各种知识,尤其是军事类,政治类,科学类。
好像自古以来,真正厉害的人都喜欢隐居。
比方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刘玄德三顾茅庐把他请了出来。
谢安隐居东山,整日游山玩水,喝酒把妹。
朝廷屡次下诏召他入朝为官,他都不给面子,后来实在推不掉了,出山之时朝廷百官相送。
刘伯温隐居山林,朱元璋派人告诉他,你要是不下山辅佐老子,就砍了你狗日的。(老朱那是什么人,你跟他犯驴?)
王猛也不例外,他此时也正隐居在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