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古德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们继续讲圣人孔子生平。
我前面讲过,在跨宇宙的无所不包的无尽虚空中,存在着“宇宙储存云”这样的信息世界,贮藏了无始以来的所有信息。
“宇宙储存云”之中自然也包含了孔子一生的鲜活资料。
我现在谈到的孔子生平资料,也是运用我的灵识从“灵库”中取出的。
好吧,我继续讲孔子。
孔子33岁时,去了一趟鲁国西面的东周都城。
这时的东周天子,名义上还是天下的共主,只不过各大诸侯国各自为政罢了。
但是,东周都城图书馆仍然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图书馆,孔子在这里流连忘返,把之前没有看过的书全读了一遍。在这里孔子也特意拜见了东周图书馆馆长“老子”,就是那位写作《道德经》的作者。
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故事呢?
此时,担任图书馆长的“老子”55岁,还没有开始写作旷世奇书《道德经》。
拜见老子时,孔子特意买了一只羽毛鲜艳的野鸡送给老子做见面礼,老子愉快地接见了孔子,二人在老子的办公室畅谈了一个下午。
临别时,老子送孔子胡出门,在大门口,老子对孔子说:“要时时谦虚若谷啊。真正赚大钱的人,总摆出一副没有钱的样子。你也要避免卖弄学问啊。学问说到底,是为了应用啊。”
看来,他们谈的挺投机的。
看得出来,孔子给老子留下了要干一番伟大事业的印象。
老子对孔子很重视啊。
二个人会见后,孔子对朋友说:“老子先生修养境界太高了,思考的问题太深了。看来,光是学习还是不够的,接下来,我要深入思考人生的道理了。”
老子对图书馆里的同事说到孔子:“这个年轻人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啊,但是,先要思考清楚自然和社会的各种规律才好。这光靠读书多是行不通的。”
从这次会见开始,孔子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
接下来,孔子怎么做了呢?
从东周回来,孔子认识到,读万卷书也要走万里路。
于是,34岁这年孔子去了鲁国北面的齐国。齐国国君齐景公接见了孔子,安排他在国家宾馆长住,时不时地邀请孔子面谈。齐景公认为孔子非常博学,是难得的人才,就想重用孔子,结果遭到了原有大臣们的联合反对,甚至有人要刺杀孔子。
于是,孔子只好返回了鲁国。
为啥会这样?
因为孔子太锋芒毕露了。
孔子的张扬,让齐国其他的大臣普遍感到官位不安全。
不过,孔子此行也有收获,他在齐国住了3年,与国君和全体大臣多有交集,这让他对国家政治有了全面的了解。
同时,也有机会听到了齐国宫廷乐队演奏的周文王时期作曲的《韶》乐。这件事对孔子的美学思想影响很大,他认识到美的最高境界是至善。
说到底,孔子还是一个学者啊。
这也和他15岁时在母亲棺前所发下的誓言是相符的。中国的老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是有道理的啊。
36岁那年,孔子回到出生地鲁国。
从此,一直到54岁,孔子都居住在鲁国都城。这期间,孔子的主要收入来自办私塾的学费。
到私塾来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出身大户,有的出身平民,每个人的学费也不一样,大户人家多交一些,贫民子弟少交一些。
有时候,孔子还倒贴一些粮食给穷困学生的家庭。
教学地点就在孔子家里。
鲁国国君给孔子批了一块较大的宅基地,孔子用学费造了个大房子,大部分房间用来教学。
孔子的夫人负责后勤事宜。
不过,烧饭做菜的事专门雇人去做,学生们也帮忙端菜盛饭,侍奉老师吃饭。这也是礼节的一部分。
孔子的夫人和儿子单独吃饭。
孔子对儿子管的很严格,儿子也是过于刻苦学习,49岁就死了。
孔子的儿子孔鲤,有一个儿子叫孔伋,字子思,是孔子的孙子。
这个孙子很优秀,写作了《中庸》等经典文章,被誉为“述圣”。
这样,孔子从36岁到54岁,一直在鲁国从事教育和文化研究工作。他深入研究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类经典著作,并且做了编辑修订,这些中国文化根本经典包括《尚书》《诗经》《周易》《礼记》《春秋》等。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仁”“义”“礼”“知”“信”这5项人类个体应遵循的社会基本范畴。
仁、义、礼、知、信,这五项概念很重要。
我在重申一下:我是一个浪迹星际的有一万年寿命的永生灵魂。现在我投胎到地球人类社会,做一个普通人,此时在一家图书馆工作。
下面,我来讲解一下“仁、义、礼、知、信”这五项概念的哲学意义。
在孔子的同时期,地球上的其他国家也诞生了一批伟大人物,包括诞生于尼泊尔的佛祖释迦摩尼,诞生于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等。
我也注意到,有一些中国人认为,希腊的哲学家提出的是哲学概念,而孔子提出的只是道德概念。
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我详细解说一下。
实际上,孔子提出的仁、义、礼、知、信,是人生哲学的基本范畴。
仁,是指最本质的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爱。
义,指出经济交易行为的本质是互惠互利,而不是损人利己。
礼,揭示了人与人的真诚和睦相处的行为规范。
知,也就是求真务实的学习,探索真理。
信,社会关系的基础就是信守契约。
这样的对于这五项概念的本质含义的揭示,就可以明白孔子的哲学奥义了。
无始以来无数世代,我看到太多的各个宇宙的“哲人”和“哲学成果”,但是我要明确地表态:中国的孔子能够赢得历史所授予的“圣人”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仁、义、礼、知、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观。地球人应当认真研究和践行。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我在阅读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论语》时,确实有这样的感受:孔子可以说是全心全意地把自己投身到对人类永久幸福生活规律的研究之中,并且是那么认真地教育和启发每一个学生,去真实地认识那些确保人类永久幸福生活的法则。
在此,我要向圣人孔子献上我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