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青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初融合麻雀基因后,没有化成麻雀雏鸟模样,是为了方便生产麻雀卵。
这也是初的一个能力,融合新基因后,还能保持虫后的能力。
不是说化成麻雀后就不能生产了,而是生产速率会下降,这不利于杨林的计划。
那么为什么还要生产麻雀卵呢?杨林和初两个化成麻雀,不就可以飞回老家了吗?
因为杨林不敢就只有他和初两只小麻雀上路啊!
群体活动的动物,一旦落单的话,总是很危险的。
杨林只想安全的抵达老家,不想在半路上成为快餐被别的动物给吃掉。
因此,多生产些麻雀出来,为他的返乡之旅进行保驾护航,这是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
初的效率依然是那么的高,早上刚破茧,到了晚上就可以产卵了。
不过虫族的麻雀卵,简称虫麻卵,它比一般的虫卵要大很多,以初现在的体形,每天也只能生产十枚。
而就是这十枚虫麻卵,也是袖珍版本的,比正常的麻雀卵要小了一倍!
可别小看了这枚虫麻卵,它孵化出来的小虫麻和正常的小麻雀比,除了体形小一些外,内里的五脏六腑样样俱全。
而体型小可以通过后天的成长来改变。
对了,虫麻也有两个版本,一型和二型。它们的卵可以一样大,但后天的成长极限相差了一倍。
杨林让初生产的是一型虫麻,即体形大的型号。
在自然界中,动物技能一样的情况下,体形大的总归比体形小的要有优势。
初连续生产了三天的虫麻卵,即总共生产了三十枚虫麻卵,到了第四天,她就不再生产虫麻卵了,而是生产了四枚虫后卵。
这四枚虫后卵分别拥有蟋蟀基因、螳螂基因、枯木蛾基因和麻雀基因。
尽管这四只虫后还没有长成,但杨林已经给他们起好名字了,分别是蟀若,螂芷,蛾艺,麻芝。
哈哈,是不是很好分辨?
杨林就是这么认为的!
到了第五天,初不再生产虫卵,大吃一顿后就再次结茧化形,这次她要和主宰一样化形成一只麻雀。
而这五天的时间里,杨林通过大量进食,不光让身体长大到了二十厘米长,连身上的羽毛也长长了一大半。
看样子,他很快就可以飞翔了,杨林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这些天,杨林和初忙着长个化形的事情,生产虫子的重任交到了蚁莹、蚤蓉和蛛萱这三只虫后的身上。
她们和刚开始的初一样,每天都能生产二十枚虫卵。
不过蚤蓉在生产出一百枚虫卵后,就没有继续生产了。
之前说虫蚤是个刺客类型的职业,这个形容有点不准确。因为虫蚤的战斗力不强,做还是偷血的行当,用盗贼职业来类比还差不多。
正是这样的定位,虫族用到它们的地方不多。因此,杨林只对蚤蓉下了一百只的定单。
加上之前初生产剩下来的十五只,总共只有一百一十五只虫蚤。
可就是生产这点数量,杨林都有些后悔了,因为这些虫蚤光消耗食物不事生产,虫族的食物可不是给它的糙的。
经过几天的思考,杨林决定将大部分虫蚤散布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