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十四章:进县城【1 / 1】

久l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月孟夏,槐花飘香。  李郎中正在药铺教孙子辨药,忽见姜三郎背着一只背篓走进来。  姜三郎朝李郎中一揖,“李老伯,我又烘了一些金耳,您看看能收不?”

李郎中闻言顿时来了精神,捋着胡须道:“拿来看看。”

姜三郎将背篓放在柜面上,揭开上头麻布。  背篓里黄灿灿一片,拳头大小的金耳如同一个个黄色绣球,十分抢眼。  李郎中惊讶,抬眸问姜三郎:“三郎从哪里寻这么多金耳。”

姜三郎挠挠头,不好意思道:“不是寻的,是自家种的。”

“怪不得。”

李郎中更惊讶了,“难怪个个都差不多大小,颜色也这般纯正。”

他拿起一只捏了捏,很干,再用劲,金耳发出咔咔声,仿佛下一刻就碎掉。  “三郎这是下了不少功夫啊。”

李郎中笑道:“制的不错,若好好保存,可一年不坏。”

又伸头看看背篓里的金耳,喃喃自语:“得找个东西密封起来才行。”

扭头吩咐小孙子,让他去拿两个笆斗过来装金耳。  这玩意不能重压,以防碎掉。  小孙子一溜烟跑去后堂。  李郎中取出戥子,开始秤金耳。  “一共三斤整。”

李郎中道:“按十贯一斤算,应付给你三十贯钱。三郎是要铜钱还是银锭?”

姜三郎虽已知道今日带来的金耳能卖多少钱,再次确认,还是感觉脑袋晕乎乎。  娘哎,三十贯,就是三万铜钱呐,得用箩筐才能装下吧。  不过,家里还有不少铜钱,完全够自家半年花销。所以眼下不如就拿银锭,好存放。  “银锭吧,就要银锭,方便携带。”

他笑呵呵道。  李郎中也笑了,让小孙子过来放金耳,他去后院取银子。  这次他拿的是五两的银锭,一共六锭,银闪闪的摆在姜三郎面前。  姜三郎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银锭子,不由嘿嘿笑起来,一个个揣进自己的腰包里。  他背上空背篓,问:“李老伯,我家里还有一些金耳,您还要么?”

李郎中闻言一震,“啥?还有?”

“嗯,我家这次种的多,今儿拿来的不过四成。”

姜三郎道。  这下轮到李郎中挠头了。  他为难道:“三郎,实不相瞒,老夫收的这些金耳也只暂时存放,毕竟食用汤补多数在秋冬两季。  现今老夫只能收这么多,再多的话,也没有现银支付。要不,你送去县城大药铺看看。”

姜三郎一愣,冲李郎中一揖,“明白了,多谢李老伯提点。”

回到家,姜三郎有些闷闷不乐。  自己虽然又挣了三十两银,但余下大半金耳还没售出呢。  而且,自家大哥二哥也都殷殷期盼着,希望和他一起种植金耳发家致富。  可如今李郎中那里不收了,这以后金耳若卖不出去,大哥二哥该有多失望。  春娘见丈夫神情不对,连忙问:“怎么了?”

姜三郎就将李郎中的话说一遍,叹气道:“李郎中的药铺收不下这么多金耳,看样子,明日我要去县城一趟了。”

樱宝在旁听见,顿时眼睛一亮,连忙举手,“爹,我也去!我也去县城!”

姜三郎见小闺女这猴急样,忍不住笑起来,“你去干啥?”

“去卖金耳呀,爹你带我去吧。”

樱宝晃着老爹衣袖撒娇。  “好好,带你去带你去。”

姜三郎抱起闺女,对妻子道:“我到前院找大哥二哥商议一下,看看他们明日有没有空,咱们哥几个一起行走也安全些。”

如果金耳在县城能卖掉,就会有一笔银子进账,万一回来路上遇到抢匪就不好了,所以必须有几个壮年汉子一起同行。  而且,既然打算带大哥他们一起种金耳,需得找一个可以稳定收购的商户才行,否则,几兄弟忙活一场,岂不白瞎了。  “那好,你去吧。”

春娘不放心地望眼闺女,“可你真要带宝儿去?路上多不安全呀。”

樱宝不等老爹回答,立刻抢答,“要去!爹答应带宝儿一起去了。”

春娘瞪一眼小闺女,“淘气,宝儿难道不要弟弟了?”

“要弟弟,宝儿从县城回来带好吃的给弟弟,也带给娘。”

两个弟弟都七个月大了,可以吃点儿东西磨磨牙,她要去县城最好的糕点铺子买奶糕给弟弟吃。  春娘:……  姜三郎笑了,“就让她去吧,到时候将大成也带上,让他背着宝儿。”

樱宝笑眯了眼,连连点头,“娘放心,宝儿不淘气,宝儿可有用啦。”

春娘无奈,戳戳小闺女额头,“那你可得听话,不能乱跑,县城有坏人会偷小娃子,特别像你这样的奶娃娃。”

“嗯,宝儿不乱跑。”

第二天,姜三郎跟村正家借了辆驴车,带着两背篓金耳,兄弟三个往县城而去。  当然,樱宝与大堂哥姜成也在驴车上。  从天不亮出发,一路走走停停,至中午才到城门口。  守城兵丁让他们交了五文车马税,这才放行。  进了城,几人赶着驴车四处溜达,主要是找可以收购金耳的药铺。  樱宝上辈子可是在县城生活好几年,所以对县城布局了如指掌。  她指挥老爹赶车,左拐右拐,进入一个繁华街道。  街道上商铺林立,彩幡飘扬,推车的挑担的,牵驴赶马的,各色行人络绎不绝。  樱宝指向一个店铺:“爹,那个是药铺吧。”

她上辈子就曾带弟弟在这家瞧过病抓过药,坐堂郎中医术精湛,掌柜的也很讲信用。  就是不知道现在如何,是不是跟前世一样。  姜三郎抬头一看,果然是一家药铺。  “九康药堂。”

看名字就知道是个经年大药堂。  “大哥二哥,咱们去瞧瞧。”

姜三郎招呼两个哥哥,“先带一篓金耳,其余放车上,让大成看着。”

姜大郎姜二郎应一声,下车整理下衣裳,又掸了掸鞋面上的灰尘,这才随三弟往九康药堂走去。  樱宝被老爹抱在怀里,眼珠咕噜咕噜乱转。  眼前九康药堂好像规模不大,药柜也没前世多。  但前世的九康已经是十几年后的九康大药堂,自然不是现在能比的。  进了铺子,姜三郎将小闺女递给二哥,上前向一个十七八岁的配药伙计拱手:“请问贵堂掌柜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