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细雨绵绵。
难民纷纷躲在营中观望外头情况,只见得福饭馆的小斯和婢女还在不停忙活。最扎眼的是那名貌美女子来回徘徊,说是徘徊,倒不如说是偷师。
曾经的诗诗,五指不沾阳春水。
现在愿意为了林泽,事事亲力亲为。
然而对新手而言,不帮倒忙就是帮大忙,诗诗亦是如此。
唯一不同的是,诗诗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加之她本来就心灵手巧。
第一次试手,便做出白茫茫的馒头。
辛辛苦苦从京城运粮回来的郝麦累的气喘吁吁,刚喘了几口粗气,余光不经意一瞟,乍然看见在厨房忙活的诗诗。
郝麦二话不说,立马制止诗诗继续和面,环视饭馆众人,不悦呵斥:“你们怎么能让夫人干粗活,谁给你们的胆子?”
饭馆众人闻言,羞愧的不敢抬头。
“是我执意要下厨,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诗诗毫不犹豫站出来,为他们辩解声明。
“这不合规矩。”郝麦左右为难,面露难色。
“无妨。”
万般无奈,郝麦只能先答应下来。
事后,将粮食交给小厮处理,郝麦就去找林泽说明情况。
当林泽得知此事并没有责怪郝麦,而是跟他说,不论诗诗想做什么,你们都不要去阻拦。
郝麦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用意。
午时,雨停了。
难民自发排起长队,井然有序排队领饭。部分青年男女感激听雨阁大恩大德,义无反顾加入施粥队伍,有了领头羊,自然就有随从者。
诗诗以身作则,分发馒头。
“谢谢夫人…谢谢夫人。”一位老妪端着热腾腾的白粥,颤颤巍巍接过诗诗给的馒头,感激涕零的道谢。
“老人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必客气。”诗诗见老妪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便嘱咐店小二将她扶回营中。
“夫…夫人…馒头…馒头…”一道稚嫩的声音传入耳中,却久久不见人影。
疑惑不解的诗诗踮起脚尖,惊奇发现一位稚嫩孩童憋红了脸,颤栗的举着小手向她讨要馒头。
诗诗心生怜悯,温柔的递给孩童最大的馒头,可孩童却把馒头藏在怀中,又伸手来要。
“孩子,每个人的份量都是有限额的,恕我们不能多给。”得福饭馆的小厮耐心劝说。
孩童一听,委屈的眼泪哗哗。
“呜呜…饿…饿……”
“给她便是。”诗诗发话了。
闻听此言,小厮夹起热腾腾的馒头放在碗里,由诗诗亲手转送给孩童。
“乖孩子,别哭了,来。”
“呜呜……”孩童非常伤心,哪怕馒头已经在手里,还止不住哽咽。
可怜兮兮的模样让人心疼,诗诗取出腰间帕子给她擦去眼泪,这才发觉蓬头垢面的孩子是个小女娃。
孩童生硬的道了声谢,转身往难民营放向跑去,踉踉跄跄的步伐看上去摇摇欲坠。
好奇心驱使诗诗跟过去一探究竟。
只见,孩童屁颠屁颠跑到一名中年妇女面前,那名中年妇女脸色苍白,毫无生气,她眼睁睁看着孩童拿出馒头,心疼的眼泪直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