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以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康清云四十一年正月初一,泰华殿上,百官齐聚,千乐齐奏,万艳同杯。
康仁宗(先帝)看着他歌舞升平的大康朝,替它寻了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今日,朕与诸卿同乐,共贺新岁。”仁宗举起了金爵,一饮而尽。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齐举酒杯,向仁宗贺岁。
“今日这大喜的日子,朕还有一事要告诉诸卿……济琮,上前来。”仁宗抛下金爵,从龙袍中找出一封圣旨。
钟济琮看向那道圣旨,跪在地上的他虽里里外外裹了几层,但墨玉砖的寒凉仍穿透了衣服,淤积在他的骨血中,额头与砖贴着,刺的他生疼,可那道圣旨激的他热血沸腾,给予了莫大的喜悦以至于麻痹了神经,他知道命运的齿轮将要转动了……
“柏川,宣旨吧。”
柏川恭谨的接过了圣旨,众大臣屏住了呼吸。
“二皇子钟济琮,天资聪慧,锦绣文笔,书尽黎民之疾苦,绘描四海之升平,文曲眷顾,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钦此。”
钟毓接过圣旨,三拜后道:“儿臣领旨谢恩。”
群臣起身贺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仁宗没有作声,钟济琮亦不作声,二人面面相觑。
“济琮,诸卿在等着你发令呢。”仁宗喜悦的看着钟济琮。
钟济琮愣了愣,这才转身,“诸卿免礼。”
“谢太子殿下!”
那夜,众人欢饮到三更,殿内的喜悦更衬殿外的大红灯笼,伴随着纷飞的大雪,一个海晏河清的康朝正在赶来的路上。
只是那时的钟济琮还知晓……
康清云四十五年十月三十日,康仁宗崩逝,年五十二。十一月三十日,钟昌义登基。
三十日卯时一刻,在声声的丝竹中,钟济琮起身了。宫女将他重重包围,伺候着他洗漱。不久,华尚仪带着尚衣局的女官们带着一件件服饰前来了。
“华清携尚衣局拜见陛下。”
“姨妈快快免礼!”钟济琮忙上前想扶起她,可她却将头深深叩了下去。
“陛下,您如今贵为九五至尊,礼节万万不可乱!您应该称臣华尚仪。”
钟济琮收敛了喜悦之色,摆出一副肃正庄严的姿态。
“华尚仪与尚衣局的诸位请起。”
“谢陛下。”
华清一挥手,女官们将钟济琮再度包围。钟济琮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安排的妥妥贴贴了。先是穿上衬袍、朱袜、赤舄,整理好衣面后再穿上中单,系上黄裳。接下来穿上玄衣,围上革带,挂上蔽膝。
“陛下请您抬手。”华清道。
“哦,好……好。”钟济琮略显仓促。
华尚仪亲自上前,深深一拜后,为他挂上佩、绶,束上大带,戴上十二旒冕、拿好玉圭后,一个帝王形象呼之欲出。他肩顶日月星辰之光华,袖怀山岳而苍龙、华虫盘桓,身披藻、火、粉米、黼、黻,心怀黎民苍生。
众人一齐下跪,行三跪九叩大礼,“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华尚仪,这冕服好重。”
“陛下身负日月天地、苍生社稷,冕服重亦是责任重。”
“谢华尚仪指教。”钟济琮拱手鞠躬。
巳时一刻,钟济琮站在泰华门下,遥望着泰华殿金黄闪烁的琉璃瓦,他长舒一口气。
走在御道上,每一步都携带着苍生的期盼。
踏上汉白玉九龙阶,每一步都是天命的归演。
迈入泰华殿金门的一刹,百官朝拜,钟鼓齐鸣。钟济琮眉头紧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气宇轩昂。
钟济琮坐上龙椅,柏川面向群臣,“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