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61章 彪悍的民风【1 / 2】

我不吃蕃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一早

风玄胤带着护卫队出发,仆人带得不多,其他的全部退回宗府,这些事早就安排好了。

路边有一些跑来观望的平民,他们以为楚王离京一定会有大场面。

过来却发现楚王一个王爷,带的人却那么少,还不到一百人。也没有宫里的贵人来送行,楚王在城外没停多久就启行了。

这些人看着没有热闹了,失望地离开。

风玄胤离开了京城,一路上不紧不慢地赶路,估算好时间,在预定的州县歇脚。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离京的当天朝堂就展开了争论。

有御史弹劾裴冷,说他滥用职权,擅自监控京中官员,致使朝臣闻风丧胆,人人自危,动摇了国朝政体。

另外全国各地官员都战战兢兢,怕招惹上监察院,都开始摆烂。多做多错,各地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以应对监察院的压迫。

皇帝没有回答,直接问裴冷怎么看。

裴冷也说得头头是道。

只要问心无愧,监察院录事也会记住他们的功劳。这种新兴衙门本来就会得罪不少的人,只有那些履历不良的人才会恐惧。

新衙门于国家,如同良药于病人,一开始肯定苦不堪言,只要忍着吞下去了,肯定会越来越好。

再说监察院只抓重罪,如果对方肯悔过,多做好事,录事队说不定就放他一马,何来动摇国家政体一说?

裴冷说完之后,直指御史勾通朝中大臣,对新衙门指手划脚,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两人在朝上吵得不可开交,却分不出胜负。

皇帝只能让他们退下,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这件事传到民间就变了一个模样。

百姓都说裴院长在朝中力争,冒死保住监察院,说这个衙门就是济世良药。

监察院的名声因此越传越大。

其中自然少不了录事队的推波助澜。

左丞相为此彻底与裴冷杠上了,没有时间来对付楚王。

荆州

风玄胤买下了一片空地,用于建造自己的府邸。这里的地便宜,没花多少钱就买到手了。

只是他现在没有那么多钱,不能把宅院建得跟京城一样豪华,只按照普通官员的宅院来设计。

这么做还有另外两层目的。

一是为了树立自己简朴的名声,让百姓对他不反感。

二是为了施展自己的宏图,多准备一些可以周转的钱。

在这里没有人能束缚他,他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风玄胤安排好这些事情,剩下的都交给苏瑶去处理。

“阿瑶不要着急,如果有不懂的就来找本王,本王去州府衙门与刺史详谈交接之事。”

“妾身遵命。”

苏瑶恭顺地答应,不露出欢喜的神情。

她并不觉得处理这些小事有什么难度,王爷出去之后,她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手段。

风玄胤随后带着杨淑,一起来到荆州府衙。

荆州刺史名叫吴衍,楚王刚到荆州地界时他就过去迎接了,所以现在楚王过来拜访,他直接请两人进衙门。

楚王过来为了什么他大致清楚,无非就是交接州治的事。他也想快点做完这些,自己好回京复命,说不定就留在京中任职了。

“楚王殿下今日过来可是为了州治交接之事?”

吴衍招待风玄胤喝茶见礼之后直接问道。

他这么开门见山地问明来意,表明自己对此事乐见其成,只要楚王点头,自己就派人将州府籍册移交给他,另外再介绍一下在任的官员。

这些官员楚王想用就用,不想用也不关他的事。

“刺史大人果然爽快,本王既然成了荆州的封王,理应快些掌管阖州之事。

再说大人还要回京复命,本王哪能耽误大人的时间。所以一安排好府中的事,就直接过来了。”

风玄胤从容地说。

既然对方释放出善意,那自己接手州府就没有多大问题。

“如此甚好,免得夜长梦多。

州府之内的籍册都十分完备,各县户籍、官员、田地、刑狱等一应俱全,王爷要想了解情况的话,直接去府衙查阅就是。

下官只与王爷说说州府内的官员。

郑喜是荆州长史,朱伯成、姜彧、严谨、吕令书等的职位分别是司马、参军、兵曹、功曹。

这几人由下官亲自提拔,是荆州本地人氏。为人正直办事稳妥,王爷如果缺人的话,不妨用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