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十五章 曾许人间第一流(三)【1 / 1】

叶落尽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语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太武二十二年某月某日,荆武帝尚未驾崩的夜晚,京都,宫中。

今晚月光皎洁,如瀑布倾泻。

一头白发的董太医正在对着宫墙内的一棵杏树发呆。花好月圆,忧我白发,对树无言。

董太医已经诊治了荆武帝两月有余,说实话他到现在连病因是什么都不清楚,只能开些补药的方子,为荆武帝续命。

不久,董太医两行清泪从眼角滑落,独自一人抽泣,很快又变为嚎啕大哭,右手握拳击打着自己的胸口。

许久过后,董太医才堪堪从伤心中走出来。董太医踉踉跄跄地走向杏树,用着哭红了的眼眶打量着杏树,精神有些恍惚,用着双手抚摸着树干,颤颤巍巍道:“祖先在上,子孙不孝,让我董家蒙羞了。祖先,我很没用对不对?”

夜晚只有月光相伴,无人应答。

杏林春暖,杏不在地,杏在人心。

(历史上有过名医董奉,要想了解真实历史人物,还请看史料,以下故事为虚构,切勿当真)董太医是大汉王朝名医董奉的后世子孙,因为董奉的缘故,董家也一举成为名医世家,后世王朝太医,多出自董家。

大汉王朝建安五年某月某日,坎水地界。

董奉路过至坎水地界,本来是打算着在此地采摘些草药,便前往别地的。只是董奉在进入坎水城的时候,发现此地居民大都深受病痛折磨,就对同行书童说道:“你去问问此地的百姓怎么大都患病,而且还有不少缺胳膊少腿。”

书童询问大多数居民无果,奇怪的是这些居民听到书童的询问时,大都眼神闪躲,闭口不言。

终于在一个断足老者的口中得到答案:杨丞相有令,军中有不治的疾病和断了手脚的士兵,都送入此城,会给予农田,自给自足。若是将此城的秘密宣扬出去,就会累及家人,受到株连。很多扔到这座城的人大都撑不过几天,死后就会有蒙面的官兵将尸体火化。

书童问断足老人为何不怕受到株连,老人说:“我是将军世家,族中之人皆死于马背,我也不想生什么子嗣送到那吃人的地方了,既是孤身一人,何惧之有啊。”

书童看不断足老人的表情,似乎早已麻木。

书童毫无保留的向董奉诉说了这一情况,董奉气愤的找官府理论,却被押送进监牢。董奉却在监牢里给狱卒问起诊来,说诊治却不收费,只需要买买一颗杏树种子,种于松山。

许是董奉打动了知府,知府将董奉从监牢中放出来。后来啊,董奉就在坎水城开了一家医馆。医馆建成那天,董奉那着一根杆子,上面挂着一个葫芦,杆子上又覆有一张白布,布上有言:行医不收费,只需买一颗杏树种子,种于松山。

董奉这一待就是几十年,或许就连松山都没想到,以前以松树闻名的松山,此刻山头却种满了杏树。

在这期间,那位书童曾不止一次的劝说董奉,“大人不是说过要医遍天下吗?怎么就被一座小小的坎水城困住了脚步。”

董奉却是一次次的笑言:“有人的地方才有天下。天下很大,大到走不遍;天下很小,小到已在心间。”

传闻董奉登上松山顶,看着漫山遍野的杏树溘然而逝,逝时面带笑容,有鹤翱翔于九天。

这位行医老人,逝世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留下一句看似轻飘飘的话语。

天下有我董奉,天下有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