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曌字空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吴三桂的十三万大军出动之时,此时在明王朝的陪都金陵,针对崇祯皇帝的一场政变正在进行……
在金陵城的六朝茶楼中,城中及南直隶以及湖广,赣闽甚至是两广的地方豪强以及藩镇都聚集在了这里。
一个叫陈金财的地方商贾问旁边的同样是地方商贾的胡胜民道:“我是徽商帮会的当家:陈金财,敢问尊驾也是收到一封飞鸽鸡毛信而来的吗?”
胡胜民回答:“我是浙商商会的都管,我也确实如你所说而来的,那尊驾觉得是哪位把我们这些人给聚在一起呢?”
就在众人寒暄之际,安徽督军刘良佐,走上了戏台并开口道:“知道诸位被我召集在此的目的是什么吗?”
台下众人纷纷摇头,于是刘良佐接着说:“皇上准备把你们的全部家财充军,准备打回北都京师!”
一时间,在场的土豪劣绅无一不感到惊愕。一人问道:“那依刘督军所见应当如何?”
“当然是将他崇祯赶下那皇帝的宝座啊!”话音刚落,一个人说着就从幕后走了出来,左右两旁还跟着两位将领,众人定睛一看,说话者竟是大明五大督军之首——湖广督军左良玉,而两旁则是监察都使黄公辅,两广督军高杰和江西督军刘泽清,身后还跟着几名东林党首
“五大督军之四、东林党和黄大人都对立于崇祯,我等家财可保矣!”陈金财欣喜地对旁边的人说道。
突然,一个声音从阁楼里喝到:“大胆,尔等逆贼竟敢做出如此悖主求荣之事,明年之今即是尔等之忌日!”
左良玉听到后,狂笑不止,他回到:“你是何人,不知天高地厚,你爷爷等弹指一挥即可把你灰飞烟灭!”
“是我们!”那人从阁楼走了出来,此人正是崇祯!旁边还跟着直隶督军黄得功,福建督军郑成功,水军总督郑芝龙和被提升为兵部尚书的张煌言四位大将以及重臣史可法。
黄公辅此时也拔刀,以击碎一旁的花瓶为号,听到号令,各处已埋伏好的百余刀斧手已控制住了内部,杀光了反抗的藩兵,并配合早已埋伏好的明军将此地团团围住。
回到应天府朝堂中话,被抓住的东林党首还叫嚣道:“崇祯,你别得意,这朝廷上下可全是我的人,我等能造就你,也可将你解决!”
崇祯也不紧不慢,冷笑道:“哼,当你等将我扶上皇位之时,我早就知道你等并非好意,只不过我当年势单力孤,不好下手,而现在我有利器,早也看你们这帮只会舞文弄墨的臭丘八不顺眼了!”随后一挥手,东林党的各个重要文武党羽被带到朝中。
此事为何?且说三天前,崇祯令其重臣黄公辅,张煌言和史可法被召入行宫中。崇祯首先开口:“几位皆乃我心腹,因此我才召尔等与我议事,那我开门见山了!我第一日来南京就说要用兵,然而我发现朝廷中的那些东林党对我别有用心,这两月中他们表面听从于我,开仓济民,但据我从内线得知,所给的粮食不是喂牲口的麸糠就是长了虫的烂米!”说着他从一旁拿出了两袋救济粮。黄、张、史三人一看,麸糠里面还掺杂有碎石,烂米已经基本发霉无法食用。
崇祯摇摇头,叹气道:“若不是他们手中都掌握重兵!这种大罪我早就处死他们了。但目前敌强我弱,我想请几位先生助我出谋划策。”
听罢,黄公辅想出了一计,说:“皇上,前几日左良玉和东林党特使登门拜访我,想要拉拢我一起对抗你,现我有一计,可将叛贼尽数抓获!”
“快,说来听听!”崇祯迫不及待地问道。
“三日后我将他们以及东林党首邀入六朝茶楼,在此之前皇上预先抽调刀斧手埋伏于茶馆,待到人全到齐的时候就收网,且张大人率一彪精兵埋伏于茶楼周围,待到三楼窗台上挥着黄旗,就包围茶楼!”
“不错!”崇祯连连叫好,“就按黄大人的计划办!”
因此昨日晚上,张煌言率六百精兵埋伏于巷中,应天府的全体锦衣卫以及皇室御林军精锐出动,全部城门开始戒严,埋伏在各个东林主要党羽的宅邸旁;而在辰时,百余刀斧手也已经陆续就位!整个计划天衣无缝,四个军阀首领及百余名东林党羽和参与的三百余名地方豪强皆被抓获,崇祯下令将他们全数斩首示众并将他等财物充公救济灾民,家中男丁被充军做苦力,女丁则被发配番禺广西一带永世不得回京!
自此江南士族无不敢听从崇祯,纷纷开仓济民,不敢马虎。同时黄公辅和史可法在崇祯的旨意下,仅3个月内用就铁腕手段强制实行一条鞭法,并向崇祯建议放开对商界的限制,而崇祯在听到了放开对商界的限制的好处后,当即通告全国:
今天下之势,朝廷将对商界行整顿:
1商人子弟在科举中将不再受限,并商人子弟犯罪与平民同罪;
2商人税收将以商铺大小及数目为准,商铺容地多于5亩者税收月营之05成,个人产业多于3处者税收月营之05成一座;
3商人经营客栈、酒楼、镖局、货运、织布、染坊、客运时至当地官府制取证明后将不受阻碍,经营制铁、制盐、铸币、制糖、造纸、青楼、书房须与官府共同经营。
4商人须接受各地总督府所派税务官员检查并缴纳应交税收。
注:若商人或执行官员存在徇私舞弊现象可直接上奏朝廷,朝廷将同罪论处。
此告一出,中国的民间工农商业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春天,各地纷纷开办集中工场和租地农场。至1690年,民间工农商业贡献了7成的财政收入,明朝资产阶级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