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0章 记者诺尔【2 / 2】

叶落潇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家书的到来,给战俘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色彩。

他们对于写信也更加的上心了。

而每周的周末也成了他们最期待的日子。

因为战争时期的邮递并不是很方便,所以战俘管理处对于信件的接发都是有规定的。

只有在每周的周末,志愿军的邮递员才会过来收一次战俘们的信件,每次过来收取信件的时候,邮递员也会将从白头鹰那边寄过来的书信,交给战俘们。

这一天也是战俘们最激动最高兴的日子。

自从战俘营能够与白头鹰那边互通家书之后。

有一个白头鹰的战俘,便开始变成了战俘营中的香饽饽了。

弗兰克诺尔。

这是一个挺有名气的记者。

曾经在二战中,因拍摄太平洋战场的照片,还获得过奖项。

在50年11月的长津湖战役中,他跟着白头鹰的陆战一师来到了战场前线。

当时的他,开着吉普车,穿着白头鹰的尉官军服,带着手枪牵着狗,拿着相机在前线寻找着有价值的画面。

然后,然后他就被俘虏了,不过他的狗因为记得路,所以跑了,他和他的吉普车,则是被志愿军战士留下了。

被俘之后,诺尔还在狡辩,按照他自己当时的说法。

他并不属于军队,他到新罗,只是为了拍摄风景,拍球赛,以及拍美女的,他不是战争的参与者,志愿军不能俘虏他。

当志愿军问到他的衣服和手枪的时候。

他还在狡辩,说那衣服只是他在战场上捡的,衣服和手枪都在吉普车上,他只是临时借用了而已。

这一说辞,即使在他进了战俘营后,也没有改变过,或许真如他所说,但更大的可能,是他撒谎了,毕竟他的个子在白头鹰的部队中并不高,而那套衣服,却很合他的身,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衣服可能是他的。

不过由于他坚持这一套说辞,加上他确实是有记者证的,所以对他安排,是和一些被俘的白头鹰牧师,神父分配在一起。

牧师,神父,还有土耳其的阿訇等,都是随军的,他们这些人主要就是给部队的战士进行一些洗脑工作,算是属于军中文职一类,在战俘营中,他们与作战的俘虏是分开管理的。

后来因为一次机缘巧合,当时杨威和王庆正在鸭绿江边拍照。

诺尔刚好路过,作为一个多年的记者,诺尔见到照相机后,就有些挪不动步了,于是便鼓起勇气上前和杨威,王庆讨论了一番摄影技术。

对于这个在战俘营中通过照片发财的记者,杨威在后世也是有些耳闻的,而王庆在了解了诺尔的摄影技术后,也对这人上了心。

于是王庆便向战俘管理处说了一下这个事情,经过一番讨论后,王主任也觉得如果能让诺尔把战俘营的一些实际情况拍下来再发出去,那对神州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事情。

毕竟诺尔是战俘,他拍出来的照片,要比神州自己拍出来的照片更加的有说服力。

在这一情况下,诺尔终于是拿回了他心心念念的相机和胶卷。

有了相机和胶卷后,诺尔便开始了他在战俘营中的拍摄之旅。

不过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诺尔当前拍下的照片,根本就无法在国际的报纸上发表,国际上对于诺尔拍摄的那些照片,直接就一棍子打死,说那是神州买通威胁诺尔拍摄的。

虽然拍摄的照片,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但是诺尔拥有相机的事情,在战俘营中却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所以在后来战俘营的信件可以寄回去以后,找诺尔拍照的战俘也是越来越多了。

每次找诺尔拍照的战俘,那都会带点小礼物之类的东西,实在没有也会给诺尔一点现金或物品。

如此一来,诺尔在战俘营中,也算是成了战俘中的首富了。

其实,这些战俘完全可以不花钱的,不管是找杨威,还是找王庆,或者找其他的俘管干部说明一下情况。

战俘管理处都是可以免费的为这些战俘拍摄一两张照片的,当然那个肯定是合照了,毕竟胶卷也不便宜,但诺尔那边拍的也是合照,单独的照片是比较少的。

可即使如此,除了一些真一贫如洗的战俘外,但凡有点小钱的战俘,都会去找诺尔拍照。

特别是白头鹰和约翰牛的战俘,按照他们的说法,诺尔是获得过奖的,虽然杨威和王庆的拍照水平也不见得就比诺尔差,但他们更愿意让获过奖的诺尔给他们拍。

对于这一情况,战俘管理处这边并没有制止,这也是属于他们战俘之间的事情,而且诺尔拍的这些照片,虽然不是发表,但能让战俘寄送回去,也算是一种宣传了,所以没有必要去制止。

51年十月的时候。

也许是战俘们寄回去的照片真的起了一定效果,也许是一些其他原因。

高卢鸡家《人道报》和约翰牛家的《工人日报》相继派出记者来到了碧潼战俘营进行采访。

经过一番采访之后,两家报社带走了一些诺尔拍摄的照片。

后来几经周折,两家报社将这些照片送到了诺尔的老单位美联社手上。

当美联社拿到这些照片后,直接就刊登了,而且还是独家刊登。

在52年年初的时候,碧潼战俘营的事迹,也算是第一次真正的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而且这些事迹,还是由身为战俘美联社记者拍摄的,再加上各国战俘的家属现身说法,其真实性毋庸置疑。

甚至白头鹰的军方报纸星条旗也转载了这些报导,至此,以白头鹰为首的联军,对神州战俘营各种抹黑,污蔑的言论不攻自破。

(此事略有改编,主要是版本也有点多,作者就干脆融了一下,大差不差吧,小说嘛,别全当历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