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一第章 天龙地虎萧墙内中阋【1 / 2】

吴梦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卷一《剑器近》

长天净,歌一曲、花影寒彻。关山迢迢无度,落拓也,浪行迹。把酒杯、几曾凝注?衣裳染些泥彩,纷纷沉吟坐。

凄恻。烟波更交错。排云霁满,剑舞罢,秋霜又无色。纵有万般心事,各种情长,却与谁人言说?玉钩遥挂,别离增减,依稀汀洲烟箬。断鸿声里楚天阔。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银色的盔甲在白日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一路行来,草木枯败,这都是长年兵荒马乱所致。

李世民扬鞭驰马,豪情万丈,一人单骑于前,身后千军拥护。

旌旗在风中猎响,四处回荡着刀枪碰撞之声,但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铁血,没有丝毫疲倦。

李世民二十三岁,李渊起兵建唐,受封秦王,秦王英武睿智,龙凤之姿,此时正是他平定关东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大胜归来。多年连番的战斗使得他的轮廓俊挺硬朗,唇上微微的胡须更显韵味。

他手指坚密,握着三尺青锋,不禁长吟起来,便是开篇那首《还陕述怀》。

众将士见秦王如斯风概,愈是折服。

“秦王殿下!”一将驱马上前,抱拳说道。

李世民道:“叔宝有何话说?”

此将名作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豪勇盖世,人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神拳太保”,初跟随隋朝来户儿、张须陀,张须陀被瓦岗寨所杀后,转投裴仁,后随其归降瓦岗寨,义宁二年李密兵败,秦琼投王世充,因不齿其为人,公然反之,投在大唐秦王李世民麾下,在这次平定关东的战役中屡建奇功,深受李世民的赏识器重。

秦琼长髯舞动,肃然道:“眼看便到长安,不知殿下对窦建德将做何处置?”

李世民没想到他会这么一问,笑道:“自是听凭陛下发落了。”

秦琼欲言又止。

李世民道:“叔宝认为呢?”

秦琼道:“敢问殿下,此次平叛,谁人居功?”

李世民一愣。是啊,谁人居功、究竟是谁人居功呀?他的大哥,太子李建成的身影浮现在他的脑海。

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李建成坐镇蒲州,防御突厥来袭。在保证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同时,他还协助行军总管段德操击败了梁师都与突厥的联合进犯。

武德四年三月,李世民窦建德交战,突厥乘机骚扰大唐边疆,李建成奉命率军讨伐。队伍驻扎在赞州,遇突厥兵,李建成挥军进击,大破。

平定关东,如果没有大哥的从旁协助善后,他的这场仗怕是要艰难许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哥建成,乃是当今太子,未来的九五之尊,如此的功勋,加在他身上是不是更合适呢?又岂不是更有道理更有价值和意义呢?大多数人想必也是这般认为的,父亲、应该也不会例外。

想到自己的功勋将会转嫁大哥,李世民的心头不是个滋味。

秦琼目光犀利,李世民哽了下嗓子,淡淡地道:“当然该应得之人居之。”

秦琼嗯了声,不再说话,勒缰退后。

窦建德一方豪杰,如今阶下之囚,谁人来处置不是一件小事情,这关乎着一个人的影响和权力,李世民是明白的,他、包括他父亲李渊都清楚把窦建德交由太子要有价值得多,平叛的战果让太子吃也无可厚非,只是、这、公平吗?

李世民也当真是个汉子,心胸非比寻常,他心念电闪:这些年南征北战,功劳还少吗?此次成人之美又有什么不行?瞬即释然,控辔跃马,遥遥领先而去。

一众将士唯有加鞭跟上。

疾奔中,风更大了,飕飕刺骨,李世民的面容已经有些模糊,他忽然觉得脖子有些不舒服,如落了枕一般,尤其是颈椎上,像是长了颗钉子,头也有点眩晕,他想,是不是我的帽子太小了呢?

东宫,深夜,明月斜斜地藏在树沿。

齐王盯着太子李建成手中的毛笔半晌无语。太子也不理他,自顾自地写着,却是一篇汉武帝的《秋风辞》,烛影摇曳,看那字,颇有几分澹斋神采。

这时来了一人,黑面魁梧。

太子抬眼道:“将军怎么来了,还不歇息?”

来人道:“属下是有要事前来禀报。”

太子道:“是世民的事么?”

来人道:“秦王已率领大军班师回京了。”

太子眉毛一动,道:“这我早已知道,将军是什么意思?”

来人沉声道:“属下没什么意思,只是来提醒一下太子,秦王已经功高盖主!”

一直没说话的齐王笑了起来,道:“常将军倒是个有心人呢。”

太子心底不知怎么的就一痛,摆摆手示意他退下。

齐王阴柔的声音道:“大哥,你也别怪常何,他也是护主心切,怕你被李世民占了便宜。”

齐王和秦王两兄弟向来不睦,所以齐王直呼其名。

太子轻轻一笑,道:“或许你们都错想了世民,他不是那样的人。”

说这话时是武德四年,太子李建成还是秦王李世民的大哥。

可是随着天下的逐步稳定,潜藏的权力暗流随之浮出水面——兄弟,还能成之为兄弟吗?没有人知道。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纷纷沉默了。他们的父亲似乎也预感到了些什么,神情总是很复杂,大家都看在眼里。

太极宫前的落叶堆了一年又一年,扫去又重来,竟也五年光景了。

五年、可以改变多少东西呢?

太子站在长安城头,咀嚼着黄昏。

“太子,如今天下逐渐承平,老百姓的好日子也不远了吧?”一名近卫说道。

太子道:“应该不远了,天下疲敝已久,需要休养生息了。”

“不知要怎么样才能做到?”那近卫说道,旁边还有人窃笑他。

太子没有回答,一名儒士方巾俊雅,笑道:“要做到天下太平不难,只要君纲臣贤,斯民自可享乐,但是还需要一个前提。”

太子问道:“什么前提?”

儒士一字一顿道:“还需要一把号令天下的王者之剑!”

太子不解,道:“王者之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