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寒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蔡讽和张晟说的,无非就是东海和徐州的大局。
“徐州虽然不是豫州、荆州这种繁荣之地,但是也有五个郡国。”
“虽不像南阳帝乡和汝颍之地世家遍地,却也有不少本土豪强!”
“你若是治理徐州,当小心谨慎!”
“这些世家如狼似虎,既不能霹雳手段镇压,也不能菩萨心肠!”
“霹雳手段,就会逼反他们,或是朝中攻讦,或是制造民乱!”
“菩萨心肠,他们就会觉得你软弱可欺!”
徐州的情况,张晟也有所耳闻。
这个耳闻,主要是从三国演义来的。
记得徐州的糜氏僮仆万人,是刘备的大股东。
还有陈登家族,那叫一个牛逼……流水的诸侯,铁打的陈家。
陈家这么牛逼,张晟之前也打听了下,发现情况比自己想的还复杂。
陈家的上上代家主陈亹,就是广汉太守。
上代家主陈球,官至太尉……三公排第二,比张温这个司空还牛逼。
好在五六年之前死了。
还不是正常死亡的,而是因为谋诛宦官,然后被宦官搞死的。
要不然张晟去了徐州,还得仰他鼻息。
陈球的两个儿子,陈瑀和陈琮,也混得不错。
不过因为陈球得罪宦官的原因,被贬谪在家。
而这一代的家主乃是济北国相,陈珪。
也就是陈登他爹。
这个所谓济北国相,也相当于太守。
秦朝是郡县制,而汉朝严格来说是郡国并行制。
在朝廷之下,地方设置有州部为监察区,实际上的一级行政区就是郡、国。
一般的郡就是郡,设立太守,又称郡守。
如果这个郡成为了诸侯王的封国,就称为国,或者是王国。
如济北国在没有成为封国之前,就是济北郡。
地方长官就是济北太守,或者称为济北郡守。
后来有宗室受封为济北王,这太守就称为济北国相,简称济北相。
而汉朝自从七国之乱以后,宗室封王都是只享受食邑,不能真的指挥地方。
诸侯王除了个别情况特殊的,基本上只能享受税收,不能干政,不能领兵。
所以改个名字,并不是真就听诸侯王的了。
真正管事的,领兵的,还是地方太守、国相……之前郡有郡尉或者都尉,统管郡兵。
但是东汉,除了边境地区,中原地区都是太守领兵。
不然之前也不会东海太守的蔡讽和颍川郡丞的阴修领兵了。
不过黄巾之乱,又有不少的中原郡国临时设立都尉一职。
文载:“每有剧贼,郡临时置都尉,事讫罢之。”
比如现在的南阳太守秦颉,就是江夏都尉升任的。
但是现在的天下,黄巾军主力虽然已经被击溃了,但是仍有不少的余贼。
所以很多地方的都尉并未罢免。
如张晟还重建了昭武营,让徐荣担任昭武都尉。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东汉虽然寻常不设置郡尉,但是县尉之职却是一直保留的,作为县令武职佐官。
朝廷复杂的官制看上去花里胡哨,没有多少意义。
可是实际上懂的都懂,这些位置有很多的文章。
比如地方世家大族控制一方,不可能一直把控太守、县令这样的位置。
那不是直接划地为王,惹得皇帝动刀子吗?
但若是都尉、县尉、主簿之类,一直都是某个家族的人,这不就是妥妥的黄四郎吗?
而蔡讽之所以提出这话,就是警告张晟。
在徐州,黄四郎有很多,东海朐县的黄四郎就是糜氏、下邳淮浦的黄四郎就是陈氏。
张晟点了点头,明白了蔡讽的意思。
“我知道……不过岳父大人不要忘了,我不仅是徐州刺史,还是征东将军!”
蔡讽疑惑道:“然后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