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49章 还是年轻【1 / 1】

袤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一次奉军在李大财主家订了五吨的盐,不到总订货的十分之一。

这还是靠大儿子的关系呢。大儿子李振家在奉天当差,与奉军高层关系不错,否则,以李大财主所晒的海盐质量,秦军根本就不会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大财主不遗余力地提拔刘成的原因之一。

因为从那边过来的海盐质量,一直比关东的好。而几十里开外的三十里铺的吴家大院,人家的海盐也比自家的好上不少,所以这一次,奉军直接在吴家大院订了二十吨。

虽然刘成现在已经是最大晒盐场的工头了,但他并没有打算把自己晒盐的独家秘诀交出来——因为就算给了自己一个工头,也没能打消将来自己当东家的想法。

听说刘成晚上要回家,李大财主特意安排管家,备了几样礼物送过去。当然了,这些礼物都是日常用的东西了:大米、白面,还有五斤猪肉。

李大财主很有计谋,否则,也不可能成为五湖嘴最大的财主的。

刘成刚一回到家,大管家就推开院门进来。

一看到对方手里的礼物,刘成愣住了:

“管家,您这是什么意思?怎么还给我送了礼?这怎么敢当啊。”刘成赶紧推辞着说道。

“听大小姐说,这段时间你一直住在晒盐场。东家听说后,十分感激,特意派我过来看看。对了,我听送饭的老杨说,奉军订货明天就能交工,提前了两天,不错。这几个晒盐场,就你们完成得最快了。”管家放东西后,坐在院子里的石墩上,和刘成聊着天。

“这批订货要的急,大家都很努力……您看这样好不好,管家大叔……”刘成说到这儿犹豫了一下。

“你这小子,跟你大叔我还这么客气,有什么要求直接说,我能做决定的,当场答应你。做不了决定的,回去跟东家如实汇报。你不知道吗,现在呀,东家特别看好你……”看着刘成欲言又止,管家笑着说道。

“是这样的大叔,这些东西呢,一会儿我帮您送回去,交给杨叔,明天给晒盐场的兄弟们做着吃……活都是大家干的,我只是带了个头儿。”刘成憨厚地一笑说道。

管家绝对是见多识广的人了,但他也没有想到,刘成会这么说,会把东家给他的大米、白面,还有这一大块的猪肉,送给盐场的兄弟们吃。他在心里暗暗的想到:

“怪不得东家这么看好这小子,有点眼界。”

“你小子,东家没看错你……好,这按你说的办,明天老杨送饭的时候,我让他告诉大家,这些东西是你给兄弟们准备的。”管家说道。

“别,千万别这么说。东西是东家的,给大家送去,当然是东家的心意了。感谢也要感谢东家……这点道理我还是明白的,没有东家给我这个干活的机会,我们一家人可能真的要喝西北风了。”刘成虽然年龄不大,不过,道理还是懂的。

“行,你小子有出息……我回去就把你的话转给东家……对了,有时间给家里写封信,打听一下那边晒盐的情况。你不知道,三十里堡的吴家大院,跟咱们的盐场比,差了半截。就是因为他们从海那边请了一个师傅,晒出的盐,比咱们的干净,所以这一次,奉军直接订了二十吨,给咱们才五吨……”管家叹了口气说道。

“……给吴家大院那么多?我听工友们说,咱们东家的大公子不是在奉天公差吗?怎么不帮着说说话呢?”刘成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吃惊地问道。

虽然到关东没有几个月,不过南李北吴,倒是听很多人说过。

意思就是在这一片,包括五湖跑和三十里铺,晒盐最有名的就是两家:南边五壶嘴的李家李大财主;北面的吴家吴家大院。

按照工友们的说法,这两家在奉天城里都有当差的,都能和上面的人说上话。

而这一次,奉军五十吨的海盐,给了吴家大院二十吨,自己这边才五吨,这个差距就可有点大,所以刘成才吃惊地这么问。

“如果不是东家的大公子在上面说话,可能这五吨的订货都不给。因为咱们家的海盐,粒大、盐黑……人家当兵的不是咱老百姓,吃的都是那种白净净的细盐。”管家叹了口气说道。

“大叔,咱有吴家大院的盐吗?”刘双皱着眉头问道。

毕竟是年轻人,没有什么心计。刘成是那种天生热心肠的人,而且骨子里不服输。

此时听管家这么一说,还是有点稳不住了,问道。

“有啊,不瞒你说,东家吃的,也是从吴家大院买来的。毕竟咱们的盐太黑了……每一次做菜的时候都要先用水泡开,等杂质落下去后在用……我们这样的人还没什么,但东家不行啊。

不过,你小子可要听好了,这个消息千万不能传出去,那要是传出去,可就丢人丢到家了。”管家小声的说道。

“是够丢人的……自己家晒盐,还有买别人家的盐吃……放心吧大叔,这话到我耳朵里就到头了……这样好不好,大叔,明天中午送饭的时候,让杨叔给我带一包吴家大院的盐,我看看是什么样的。我就不信了,咱们李家还干不过他们吴家?”刘成说道。

“好好,明天我让老杨……不,还是让大小姐吧,送饭的时候给你带去。你不知道,咱们这个大小姐呀,跟她的哥哥不一样,把心思全都用在了晒盐场上……东家说了,将来这份家业呀,儿子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指望这个闺女了。”管家有意无意地说道。

“大小姐是念书的人,怎么可能……相中家里的晒盐场呢?”刘成不相信的说道。

“念书人怎么了?咱东家也是念书人出身,而且还在倭国留过学呢,现在不是也在管理这份产业吗?我跟你说吧,这样的世道,千万不要往大城市里去,还是守着家里的产业保险。”管家说道。

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