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章 元末农民起义【2 / 2】

午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元朝崇尚佛教,僧人的地位比较高,不需要劳作,由朝廷供养。

朱元璋家庭贫穷,但有一个二姐夫李贞,李贞是个读书人,人品贵重,在地方小有名望,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托关系找人脉让朱元璋去寺院当了和尚。

朱元璋当和尚时17岁。由邻居汪大娘同行一起到的寺院,且汪大娘自掏腰包买了香烛礼品送给了寺院僧人。

1344年11月,朱元璋正式离开寺院,可能这是元朝当时初当僧人的一种惯例。初当僧人先得出寺云游化缘一番。

朱元璋一直奔向南边,向着今合肥一带而去,风餐露宿、露宿野地,风吹雨淋,忍饥挨饿,受病情之苦,边行走边化缘,四处乞讨饭吃。受尽别人的白眼。

朱元璋现在没有那僧人高贵的身份。毕竟要有当僧人的年历才行。

三年的时间朱元璋从濠州到庐州、刘安、固始、光州、信阳、确山、汝阳、陈州、鹿邑、毫州、从颖州回到濠州的寺院。

三年的时间,让朱元璋熟悉了一些地方的山川地理,更让朱元璋了解了许多地方的风土人情。

1347年秋,朱元璋回到寺院,在寺院里朱元璋过了几年优越的生活。朱元璋也开始了发奋识字读书,几年时间朱元璋文墨有成。要不是一个僧人,在乡间也算是一个懂文弄墨的文人。

现在元朝政府越来越腐败,国库亏损。朱元璋待的寺院已经无法得到朝廷的供养。

1352年初,在寺院当僧人的朱元璋收到少时发小玩伴汤和的一封信,是让朱元璋和汤和一起加入义军造反元朝的信。

汤和的这封信改变了朱元璋的一生,也改变了朱元璋后代的一生,也改变了这个时代,也改变了这个时代那些枭雄的一生。

朱元璋是知道义军的事迹的,朱元璋明白这是造反,危险系数很高,所以朱元璋宁愿当个游僧也没去加入义军。

朱元璋心里也有过遐想,加入义军,当皇帝的梦在脑海里也出现过,但对于现在的朱元璋这个皇帝的梦太遥远。有些痴人妄想,自己对自己也没有信心。朱元璋是不敢付出行动的。也一直没有可靠的人投奔。

汤和给朱元璋的信是这样写的:“我已在濠州城当上了千户,你来必大有前途,你来后我也会罩着你。速来。”

此时的汤和也不写这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了。因为对于现在的汤和温饱不成话下。已经尝到了权力的优越感。希望和自己的发小一起同富贵。

汤和的信,给朱元璋来了一个人生最大的考验。汤和成为了朱元璋人生的引路人。

朱元璋几代人受官僚的剥削,家中的亲人几乎死绝,应该朱元璋恨透了那些元朝当官的,但其实不然,因为当时是天灾。对于受元朝廷的剥削,应该大家都是没办法的事,造反是要死人的。所以朱元璋一直保持着冷静的心态。

朱元璋做事向来谨慎,害怕当义军的失败和战争打仗的残酷,打仗和失败那就时时面对着死亡。

从这里看出朱元璋对死亡的害怕。也是这对死亡的恐惧。使得朱元璋做事一直很谨慎。和以后对权力的渴望。权力能保住生命。

朱元璋看了汤和的来信是即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看到了希望。

人往往就是这样,只要身边的人在一些领域有所成就。也会对自己产生信心。也会开始蠢蠢欲动、跃跃欲试。这是一种人的本能思维。朱元璋害怕的是生命的丢失。战争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

得过且过,稀里糊涂混日子。还是拼一把。朱元璋的脑海里开始权衡利弊。思考是一个好东西,但有时也是一个坏东西。但这事容不得朱元璋思考,是一个人催了朱元璋一把。

朱元璋犹豫了多天。汤和的信被寺庙里的一个和尚发现。这个和尚就告诉了另一个和尚。这个和尚又为了得到官府的奖赏,便去元政府地方官府去告密。

另一个和尚不忍同为僧人的朱元璋被元政府抓走被杀头,这个僧人以天下好生之德为己任。好心告诉了朱元璋此事。

“师弟,赶快逃命去吧。别在此等死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情急之下,朱元璋知道不能在寺院呆下去。连夜收拾行李逃离寺院。离开寺院,不由自主就按汤和信上所言走上投军之路。

朱元璋非常害怕。要是被元政府抓到肯定难逃一死。现在的朱元璋可以说已经是被逼的。朱元璋可以说是昼夜不休逃跑。到了郭子兴处的地方。

郭子兴地主出身,远祖为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第六子郭暖。年轻时广交天下豪杰,不惜钱财,经常和一些豪杰相聚一起,杀猪宰牛款待来他家的好友。大家常常聚在一起谈论天下大势。等待时机,干一番大事。

他信奉白莲教,并加入其组织,发散自家钱财招兵买马,元至十一年(1351年),他响应刘福通、韩山童起义,与农民孙德崖等在地方率众起义。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苛捐杂税使得百姓民生凋敝,穷苦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此时的老百姓对元朝廷产生强烈的不满。只要有人振臂高呼,就有许多的人民跟随。对元政府开始抗拒。杀贪官、夺取城池。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1352年正月郭子兴等人“聚众烧香”,二月初一与孙德崖等五人各率所众正式起义,五人都自称元帅,率领数千人偷袭濠州城。杀了濠州城地方元朝贪官。占领濠州城。

元朝政府派彻里不花率三千骑兵前来镇压,可惜元兵胆小怯战,离濠州城三十里扎营。不敢去打濠州城的红巾军,却四处抓老百姓。把老百姓抓来充当红巾军俘虏,向上级献功。

一级骗一级,到了元朝廷这群人都是一些功臣,肯定大大的封赏,该加官的加官,该领赏金银的领赏金银。但这却深深的破坏了元朝廷的统治。从这也看出元朝整个朝廷的腐败。

这纯纯的是官逼民反,就是本想当良民的,也跟随着有在濠州城当义军的亲朋好友加入了红巾军。使得濠州城中的红巾军势力大增。

也就是这时,闰二月初,朱元璋来到濠州城。

朱元璋在濠州城被红巾军兵士抓获盘问。

朱元璋言:“我是本地良民,我来投郭子兴大帅加入义军的。”

只因濠州城里有五个元帅。追拿朱元璋的兵根本不是郭子兴部下的兵士。但郭子兴的一个小兵听到朱元璋提到了郭子兴,便跑着去告诉了郭子兴。

郭子兴赶到现场,见到朱元璋。

朱元璋给郭子兴说了来意。话中提到汤和。

朱元璋身材魁梧,谈吐不凡,又是一个精神小伙,且知根知底——汤和的老乡。对朱元璋的到来郭子兴非常高兴。

郭子兴收留了朱元璋。

朱元璋在濠州城见到了自己的发小汤和。二人见面非常高兴。有着说不完的话语。

朱元璋看到汤和在军中的地位,非常受到鼓励。

朱元璋做事勤恳,且善谈。很快从士兵中脱颖而出。使得郭子兴对朱元璋另眼相看。郭子兴选朱元璋为亲兵,升任十夫长。

郭子兴给了朱元璋多次任务,朱元璋都不辱使命,搞得郭子兴非常高兴。也得到郭子兴老婆张氏的认可。郭子兴决定把义女马小姐嫁给朱元璋。

1352年九月初朱元璋和马小姐喜结连理。此时朱元璋从朱重八改名朱元璋。马小姐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从此别人再见到朱元璋就叫做朱公子。

这个时候占领徐州的起义义军赵均用、芝麻李、膨大所部,九月二十一日,被元丞相脱脱带兵攻破徐州城。芝麻李生死不明。赵均用、膨大率残部转战至濠州。与郭子兴、孙德崖部会合。

(在濠州分两股义军力量,一是郭子兴自己所率所部,其余一股力量是以孙德崖为首和其他三大帅是为一部。

自从郭子兴、孙德崖等率众占领濠州,这两部力量就慢慢的开始形成。两部力量经常为了一些事情发生冲突。

郭子兴有侠义性格,喜爱结交朋友,郭子兴为了广结壮士豪杰,倾其家财。算的上是豪杰。

孙德崖等四人刚烈而鲁莽,经常打劫抢掠。郭子兴不齿孙德崖四人的作为。郭子兴就有意要管制他们行为,四人不悦。便合谋想推翻郭子兴,郭子兴对此很无奈。有些伤心,感到心灰意冷。

郭子兴是侠义之心。孙德崖等四人有强盗之行为,在郭子兴的心里,这起义有些背道而行。

朱元璋有一次趁无人之时,给郭子兴说:“他们越来越与下层士卒合起来。而我们却越来越背离,时间久了必然会被他们所控制。”郭子兴对朱元璋的劝告听不进去。

刚开始起义的时候,郭子兴、孙德崖等五人均以郭子兴为首。但夺取了濠州,孙德崖势头有些压过郭子兴。)

膨大、赵均用进入濠州,就是孙德崖接纳的。膨大、赵均用进入濠州就反客为主。成了濠州的主人。

(膨大、赵均用等人和郭子兴、孙德崖同为红巾军体系。

膨大、赵均和芝麻李在一起起义。攻取的徐州城。

芝麻李是别人送的外号,原名叫李二,邳州人,有年闹饥荒,他将家中粮食和一仓芝麻,尽散给了灾民。别人也就给他送外号——芝麻李。受韩山童、刘福通红巾军的影响。芝麻李也想做一番事情。叫来邻居赵均用。两人一拍即合,赵均用又介绍膨大入伙。几经串联,共得八人,歃血为盟,各招义兵,1351年八月占领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