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孙德崖部队也遇到饥荒,三月初,来到和州境内,请求朱元璋在和州城驻军,朱元璋同意。
在滁州的郭子兴得到消息怒火中烧。连夜赶往和州。
朱元璋得到消息。怕义兵自相残杀,便从中劝解。
郭子兴与孙德崖已经有不可调和的怨恨。
孙德崖知道郭子兴来到和州,便想带兵离开和州。孙德崖找到朱元璋,朱元璋愿亲自带着孙德崖的兵士离开了和州城。
有朱元璋在前带领,无人敢阻扰孙德涯德兵士出城。
孙德涯在军后查看。郭子兴得知便带人追杀而来。孙德涯的后部军队和郭子兴的军队厮杀在一起。当时死伤无数的义兵。孙德崖被郭子兴抓获。
而朱元璋被孙德涯所部的前军将领抓获。两军展开了对峙。
经过两军的商议互相换取自己的将领,也就是孙德崖换取朱元璋。
在商议中,徐达前往到孙德涯义军中,把朱元璋替换回来。郭子兴信守承诺,把孙德崖放走。徐达也安全返回。
郭子兴是一个重义气、仁义之人,且无心杀孙德崖。更心疼朱元璋。但心中的憋屈无处发泄。
这个憋屈真的是一言难尽。毕竟孙德崖等人是最初跟着郭子兴一起起义的,郭子兴在孙德崖等人身上付出了太多哥们义气和情意。现如今兵戎相见。让郭子兴感到了人生的失败。不免感到悲凉。
当初在一起共商大事起义时,大家在一起是多么豪侠尚义、肝胆相照,可现在却形同陌路、刀枪相见。怎不叫人痛断心肠!
岁月多变,人情薄凉,可郭子兴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即使其再有一颗强大的心,也不免受到痛痛的一击。
从此郭子兴抑郁不欢,也无心打理军事。不久就病倒床榻,抑郁而终。享年54岁。本该是一个晚期大成之人,没想到英雄迟暮。葬于滁阳。
郭子兴逝去,朱元璋悲伤不已。流下伤感的泪水。
孙德崖率其兵走后没过几天,也先帖木儿又领兵十万到和州。也先帖木儿领兵攻打和州城几天,见攻打不下来。没有了攻城信心。便分兵三处驻扎,要围困和州城,致使城中兵士食绝而败。
元军驻扎的三处分别是西南新塘、东北高望、西北鸡笼山。和州的东面是大江,这就算把和州城死死的包围住。城中的人插翅难逃。
不久,和州的粮食出现缺乏,城中朱元璋等人怎会坐以待毙。朱元璋亲自带兵出城攻击元兵,且每次都有所得。
这天,朱元璋又带兵攻打鸡笼山,为了打散鸡笼山元军的驻地,和州城的兵几乎倾巢出动。仅仅留下一千精兵留守和州城。
元军得到情报,便聚兵来攻和州,哪知留守在和州城的李善长早已预设埋伏。
朱元璋在鸡笼山赶回和州城,得知攻打和州城处元军大损。朱元璋大喜。这时朱元璋对李善长更加器重。
朱元璋没有给元军喘息的机会,继续清剿和州城外的元军残剩势力。先后攻破新塘、高望、鸡笼山三地的驻军。元军见无力反击,便纷纷渡江东去。也先帖不儿率先逃走。
和州城脱困。粮食道打开。彻底巩固了占领的和州之地。
在元军围困和州城同时。孙德涯听说郭子兴死去的消息,便带兵去夺取滁州。夺取城池不成。不幸被滁州守兵吴祯、胡大海所杀。
孙德崖这人真是一个小人。忘恩负义的小人。没有原则的小人。正儿八经的地痞流氓。白眼狼一个。孙德涯要不是跟着郭子兴混。孙德崖必定贴上流寇的名字。
郭子兴遇到孙德崖这样的人算是人生的悲哀。
四月常遇春在和州投奔了朱元璋。常遇春从小习武。练就一身的好功夫。力大过人,刀枪剑戟样样精通。
元朝现在腐败到底,贪官污吏为了自己的利益,想尽脑汁用各种办法压榨底下的老百姓。天下大乱,各处流寇、盗匪、起义军、侠客纷纷蜂起。常遇春不满现状,不再想当一个被别人压榨的良民。常遇春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
起初常遇春跟着一群绿林大盗拦道抢劫。到户家盗取财物。渐渐的常遇春感到跟着这伙人没有大的前途。常遇春便想另投他处。
常遇春本来就是在怀远、定远一带活动。听说朱元璋是一个豪侠,且仗义,视士卒兄弟如手足。便投奔了朱元璋。
同时小明王封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帅,张天佑次之为左元帅,朱元璋上次之为右元帅。
小明王名字是韩林儿,父亲是韩山童。
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信奉白莲教,和刘福通为起义做了大量的准备,传教多年,1351年四月,聚众起义,消息走漏,有人出卖,韩山童被捕遇难。韩林儿跟随母亲逃到武安。
五月,刘福通在颍州再次率众起义,攻克颍州城。从此点燃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
刘福通带领义军进河南,以勇猛无敌的趋势攻打元朝等地,占领许多元朝城池。队伍扩大到20万人。威震天下。从此各地纷纷响应大举义旗。
1352年刘福通击败帖木儿三十万大军,斩杀元将领无数,威震天下。即使朝廷再次派兵也无法阻止义军的脚步。
1355年二月,刘福通等人自砀山夹河迎接韩灵儿,把韩林儿立为皇帝。建都毫州,国号宋,年号:“龙凤。”
韩林儿当时派人来滁州,也是为了探探虚实,看看这支义军的反应。当时有许多人都是以韩、刘义军的名义起义的。郭子兴也在其列。
郭天叙当时和所率的部下商量,最后张天佑去了毫州见了韩林儿。这才受到小明王韩林儿的封赏。
是小明王的部下就得受小明王的调遣。没多久。就来了小明王的号令。命郭天叙、张天佑、朱元璋率部去攻击集庆周围元军占据等地,集庆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不止滁州这边受到小明王的正式封任,濠州的赵均用也在其列。但在外的这些将领有些不听诏令。
小明王率众他们这是造反,口号是:要推翻元朝的统治。为老百姓除害。光复汉人的地位。复宋。必须争夺元朝地盘,占据地方。扩大势力。要是久居自安,那必等灭亡。
朱元璋也深知其理。且早有取集庆的心思,(集庆就是金陵之地。)郭天叙、张天佑、朱元璋等人开始商量进军之事。朱元璋想先去攻太平,但必须要过长江,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朱元璋收到俞延玉、俞通海、廖永安等来投的书信。朱元璋大喜。“天助我也!”
朱元璋亲自去招抚。可惜在半途和俞家父子在一起的赵普胜投向徐寿辉的天完政权。但人各有志。没有办法。
俞延玉等结寨巢湖,有战船千艘,水军万多人。俞延玉是俞通海的父亲。俞通海、廖永安等深通水性,且身怀很高的功夫。
朱元璋提议,先夺取长江南岸的太平(今安徽当涂),郭天叙、张天佑两人空有大于朱元璋的职位,但比起朱元璋有些缺少胆识和作战的谋略,听到朱元璋的提议,也连连说好。
现在是兵多将广,正是士气高涨得时刻。
六月,在朱元璋带领下,徐达、冯国用、李善长、常遇春、汤和、耿君用、邓愈、廖永安、胡大海等人带兵登上水军船只。开始渡江而下,赶往采石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