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安庆守将院判赵谋、元帅陈八见到大军压境,便胆怯的弃城逃之夭夭。知府谭若李见军中主将逃跑。他也跟着逃跑。
陈友谅部章五率军轻松进入安庆。
但洪都已经被朱元璋部占领,且还有徐达的大军在近前,章五等自知不能稳固守住安庆,也便抢劫一番主动退去。
随后,谭若李召集幕僚入城安民。希望有所弥补。
陈友谅部的章五还攻陷了吉安。
等徐达率军击退陈友谅部章五的大军,安庆等地才重新安稳。徐达又修缮了城池。
朱元璋知道后大怒。去年刚刚把失守安庆的余元帅等以正军法,如今此三人又犯同样弃城逃跑的错误。
朱元璋言:“主将不固守城池,城陷遁跑。知府没有远走,寇退去,回城安民。还能原谅,赵谋等以正军法。”
常遇春求情,言:“赵谋是渡江故人,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将功补过。”
朱元璋言:“不依军法,无以戒后。”
知府谭若李没有被朱元璋问罪,但那些弃城逃跑的将领赵谋等都处于绞刑而诛。尸体摆在街道以示众人。
这些将领的老婆也被赐死。赐一根细绳,令其自缢。
可见朱元璋治军很严。
邵荣七月从处州回到应天府。和朱元璋在事务上发生了冲突,朱元璋不悦,邵荣也不高兴。
邵荣在和部下说话中,带出对朱元璋的不满,常常口出怨言。
赵继祖是邵荣的老部下,两个人都是原来郭子兴的部下。两个人谈论起朱元璋很是投机。都对朱元璋不满。
赵继祖言:“朱元璋此人杀伐果断,毫无顾忌。要是让他知道我们对他不满,他必会杀我们。我们何不如先下手为强。”
邵荣沉思不语。最后点了点头。言:“要是能不杀他,咱就不杀他,咱就是把他控制起来便可。毕竟我们同过江。同生死。”
赵继祖言:“我们要是不杀他,可我们事败,他必不会留我们。”
两个人商议最后,赵继祖还是同意了邵荣的提议。
邵荣在军中的地位和威望仅次于朱元璋。在这支队伍中没有了朱元璋。那邵荣就是首位。
两个人便决定先下手为强。决定在朱元璋阅兵的时候埋伏伏兵。
这天,朱元璋到三山门外阅兵,突然狂风大作。吹乱了军中的旗帜和朱元璋的衣服。
朱元璋心中自感,这是不祥的预兆。便改路回城。
朱元璋对一些命相、占卜、风水等这类的学术很是坚信,也常常和刘基等在一起探讨此术。
邵荣和赵继祖的预谋没能成功,也就便把伏兵撤去。
但很快,邵荣和赵继祖的行为被元帅宋国兴秘告了朱元璋。
朱元璋吓出一身冷汗,言:“好险,多亏天顾我。”
朱元璋让廖永忠、康茂才去请邵荣、赵继祖来吴国公府赴宴。
等邵荣、赵继祖两个人出了自己的府地,便被兵士擒拿。压到马车上,被压着来到朱元璋跟前。
朱元璋还是用好酒好菜招待了二人。言“我和你们一起参加义军,谋渡江之策。共生死,事业有成后,我们共富贵。不知你们为何要谋害我?”
朱元璋列举他们的罪状。说到伤心处痛哭不已。
邵荣亦是抱头痛哭言:“我长年征战在外,受苦受难,不能与家人团聚。无法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所以做下此事。”
邵荣言罢,也不再饮酒,只是默默的流泪。
邵荣有意把所有的责任过错都归咎于自己。为其部下谋一条生路。
朱元璋更是伤心不已。比邵荣流的泪还多。
赵继祖在一旁言:“事到如今,哭有什么用。还是痛饮大醉一场来的痛快。”
朱元璋把邵荣二人关押在屋里。
朱元璋回到大厅对诸将哭泣言:“吾不负邵荣,而他却欲要加害我,将何以处之?”
朱元璋话语停顿一下,又言:“要不?禁锢他们终身,听其自死?”
常遇春言:“邵荣等人凶险,一旦忘恩义,再某逆乱,不利于主公,将害及我等,纵主公不忍杀之,我等义不与之俱生。”
朱元璋听此,言:“那今晚让他们好吃好喝,好生招待他们,明日送他们上路吧。”
也就这样邵荣死在中秋节。把其家产全部没收,但其家人妻子、儿女没有被罪牵连致死。只是长子邵佐被发配充军。
如果要是没有邵荣反叛这件事,在1362年这一年朱元璋会大军压境陈汉辖境。
但世事难料。世上没有如果,只有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