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4章 天不佑陈汉,张定边归隐山林,元皇后奇洛乱朝堂【1 / 3】

午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十三日,双方又有交锋。

陈友谅部瞅准朱元璋旗舰展开猛攻。

朱元璋刚刚移往别的船上,原来的船便被陈汉军击碎。

朱元璋是狼狈无极。逃到康郎山,陈汉兵士追赶,只在一棵树上找到朱元璋的衣服。朱元璋是再无踪迹。

俞通海、廖永忠等驾着七艘满载芦荻和火药的船。乘风纵火,烧毁了陈友谅部战舰数百艘。

二十四日,俞通海、廖永忠、张兴祖、赵庸等人率领六艘战船,深入陈友谅部战舰队。勇敢驰骋和陈友谅部大军搏击,势如游龙,如无人之境。

陈友谅部兵士大惊,以为是遇到了神兵。

当时朱元璋和其将士登舵楼观望。陈友谅部的巨舰高。好长时间看不到,俞通海、廖永安等的船只。心里不免以为已经全军覆没。

正在朱元璋等人怅然间,俞通海、廖永安、张兴祖、赵庸等六船绕陈汉巨舰而出。飘摇如游龙。

朱元璋部士气大振,发起猛烈的攻击。

陈友谅部大军渐渐的再无力迎击。只能败退。兵败如山倒,遗弃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面。

陈友谅收拢残部。鼓舞士气。以图奋勇再举。

俞通海对朱元璋言:“湖深浅不定,船在湖中很难回旋,莫不如我们行入江中,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

朱元璋感觉言之有理。

朱元璋乘胜进扼守左蠡(li),控制江水上游。这就算把陈友谅部困守在潘阳湖之中。

陈友谅退军到保诸。

两军相持三天。陈友谅部屡战屡败。形势渐渐的越来越不利。

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两封信。信中言:

“你我同为义军,本应各待天命,你却加害于我。我兵少,便攻取你龙兴十一郡,你不悔过。重挑战端,首先你困在洪都,

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葬身火海,你即便侥幸生还,但也应取消帝号,坐待真龙天子。不然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就悔之晚矣!”

陈友谅看到朱元璋的信,怒发冲冠。也不给朱元璋回信。

陈友谅和众位将领商量对策。

右金吾将军言:“现在敌寇围困湖口,不如我们焚船登陆,直奔湖的南岸以图再举。”

左金吾将军言:“这不是直接告诉敌寇我们不敌吗。到那时,敌寇定会对我们穷追不舍,两面夹击。我们会大势将去矣。”

陈友谅沉思片刻言:“右金吾将军言之有理。”

左金吾将军因其意见没被陈友谅采纳。思量再三,为了自己。为了部下,便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

右金吾将军知悉后,也思量再三,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

陈友谅是又气又恼。下令把抓到的俘虏全部杀掉。以解心中之气愤。

朱元璋却恰恰相反,将俘虏全部送回,并悼念死者,给受伤的人医治。

陈友谅部开始分崩离析,士气更加低落。

朱元璋此时有了胜算,便转移大军到湖口。

在长江南北两岸设置木栅栏,置大舟火筏于江中。又派兵夺取蕲州、兴国,控制长江上游。

朱元璋现在把陈友谅部堵在了鄱阳湖。慢慢的消耗陈友谅部兵士的士气和粮食。

经过一个月的对峙,陈友谅部兵士被打的没有了锐气。粮食也殆尽。

此时的陈友谅是计穷力竭。于是便想进行最后一次的突围。

八月二十六日。陈友谅大军从南湖嘴突围,企图进入长江退回武昌。

陈友谅部大军乘战舰且战且行。战舰行到江西口时,朱元璋部用火器,四面猛烈的攻击,阻挡战舰的行驶。

陈友谅的大军乘战舰改走泾江,在泾江又遭到傅友德伏兵的阻击。左冲右突,打不开生路。

此时已经是日落之时。陈友谅从船中伸出头,指挥争斗。不料被飞来的一支箭射中右眼,贯穿头颅,当场身亡。

不久,有投降的兵士对朱元璋的部将郭英言:“陈友谅在船上中流矢,箭从眼睛贯穿头颅而死。”

朱元璋部的将领和兵士听此大喜复大振。

接着俘虏了陈汉政权的太子陈善儿,平章姚天祥等。

次日,陈汉政权的平章陈荣等率舟师五万投降了朱元璋。

陈汉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径走武昌。

历时三十六天的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输的一败涂地。最后连自己的小命也留在了这里。

实际他的小命不咋的,但死去的那些将士。才真的死的凄惨。

陈友谅败就败在:他不应该嗜杀徐寿辉。谋权篡位。

再者,谋权篡位后,应该是北伐中原,这样也算是师出有名。收拢人心。毕竟大家举大旗,是为了驱逐胡虏。

哎!一声长叹。

“天不佑汉矣。”

陈友谅,字九四,湖北沔(mian)阳渔家之子。父亲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老三。

他少时读书,闲时习武。在县里任小吏。

1351年陈友谅因不满元朝统治,同弟弟陈友仁、陈友贵、张定边等人聚众起义,名叫黄蓬起义。

1355年正月,徐寿辉派遣其部将倪文俊复破沔阳,陈友谅率众投奔了倪文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