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月癸卯,朱元璋始祀地于方丘。
古代皇帝祭祀皇天、后土都是公事,是一件很隆重的礼仪。
六月乙卯,常遇春克开平,元顺帝北走。
据【北巡私记】记载,在徐达、常遇春率领北伐军西进的时候,元顺帝在上都开平,昼夜焦劳,召见省臣或至夜分,召见群臣,询问恢复之计。
于是在洪武二年三月,北元大军反扑明朝,直趋通州。由于通州周边防御空虚,元军越过长城,直抵通州城下。
事在危急,朱元璋急命常遇春率部从陕西返回北平。任常遇春为主将,李文忠为副将,率领九万步骑军士,援助通州的危急。
常遇春接到朱元璋的军令之后,日夜兼程赶到前线,并令副将李文忠为先锋,快速进入通州地界,与进犯通州的元军厮杀在一起。
通州的守城将领同时收到常遇春的指示,出城反攻。
明军形成两路夹击的态势,元军腹背受敌,不堪一击,溃不成军。
虽然通州城的危机暂时已经缓解,但是常遇春认为如果不彻底把元军消灭,他们还会卷土重来。
于是,常遇春上书朱元璋,把自己的想法陈述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批示:“善。”
就这样,明军在北平稍作休整之后。常遇春、李文忠率师从北平出发再次往北征伐。
常遇春率师在锦州战败元军守城将领江文清。在全宁战败北元丞相也速。
随后常遇春乘胜追击进攻大兴州,分千骑组成八面埋伏。大兴州守将连夜逃遁。剩余的全部被擒拿。
遂拔开平(内蒙古多伦县西北),元顺帝北走应昌。
常遇春率师追奔数百里,获其宗王庆生及平章鼎住等将士万人,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子女宝货称是。
六月壬午,朱元璋封陈日煃为安南国王。
安南国是越南的古称。安南从公元三世纪的中国秦朝开始就属于中国的领土。公元十世纪,中国处于五代十国乱世时,安南叛乱从中国分裂出去,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之一存在。
安南一词,最初于唐代初叶作为地区行政区名出现于中国古籍,起初安南只包括今越南北部地区,不包括今越南南部(原占城国)。
陈日煃是陈明宗之子,也是陈宪宗的同父异母弟。
秋七月乙亥,鄂国公常遇春卒于军,朱元璋下诏使李文忠领其众。
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突然病卒。年仅四十岁。
常遇春逝世的消息,快马加鞭于七月二十三日上午送达应天,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命人书报大将军徐达等众赶回应天奔丧参加葬礼。
朱元璋怕常遇春之妻蓝氏接受不了,次日一早,马皇后就到了遇春的家中,且一直陪伴蓝氏。
次日,朱元璋也没有上朝,召来李善长、刘基、宋濂等人商量常遇春的后事。提出按宋太宗为韩王赵普的治丧礼仪为常遇春治丧。
朱元璋悲戚赋诗:“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
此后朱元璋令宫廷画师为常遇春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
常遇春戎马生涯十五年载,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扫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们美称他为:“天下奇男子”。
朱元璋对常遇春颁赏赐劳,特意表彰:“勤劳于外,南平诸郡,兵不失律,民无所扰”的功劳。
常遇春对答颇为得体,言:“一切都是主上成算,所至辄克,非臣所能。”
常遇春的灵柩到达应天,朱元璋带领文武大臣在应天城外十里处亲自迎灵。朱元璋手扶常遇春的灵柩嚎啕痛哭。
朱元璋率文武大臣亲自出奠。
朱元璋追封常遇春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曰忠武。配享太庙。立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
常遇春逝世后,全国很多的地方怀念他的功绩为他建祠祭祀。到了后来。乾隆皇帝亲笔御题“勇动风云”四字,颁布常遇春家乡建开平王庙,三层大殿,巍峨壮观。
朱元璋对常遇春评价:“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
朱元璋又言:“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信矣哉。”
古往今来,人们都对英豪之士充满敬佩。有无数的诗词为其赞叹。
常十万,东擒吴,西殪汉,北走庚申无用战。君不见采石矶,奋戈跳荡船如飞。
又不见洛水槊,溃围驰突全身归。呜呼勇力绝伦年四十,凌烟鄂公好颜色。
如何甲盾梦神人,疑汝饥来特就食。英雄憔悴卧田间,日月之明有时蚀。
从此一代名将常遇春长眠于钟山,永流大地。李文忠接管了常遇春麾下部众。
七月辛亥,扩廓帖木儿遣将破原州、泾州。
七月辛酉,冯胜击走之。
过程。七月十九日,徐达闻报,扩廓帖木儿派遣部将韩扎儿攻破原州,明军原州守城将领陈寿战死。徐达便与都督冯胜、参政傅友德商议对策。
冯胜言:“现在我们大军围困庆阳,张良臣虽被我军围困,但未能遽下,扩廓帖木儿想为张良臣声援,所以令韩扎尔攻原州,以援庆阳。请移兵驿马关,阻扼其从原州向庆阳增援。”
驿马关位于庆阳与原州之间,从原州援庆阳,驿马关当其冲要。徐达点头称:“善”。
冯胜得到军令便率军西临驿马关,在离庆阳三十里处驻扎。
谁料,韩扎尔狡猾得很,当夜,韩扎儿没有经驿马关增援庆阳,而是绕道攻陷泾州,泾州守将丁千户退保灵台县。
冯胜大怒,立即从驿马关引兵追讨韩扎儿,七月二十九日,追至泾州,韩扎儿逃亡邠州。冯胜率师直击追赶。韩扎儿从邠州逃到宜禄,又从宜禄率军连夜逃遁。
七月丙辰,明升派遣使者来到应天府。
明升是夏太祖明玉珍之子。也就是大夏得皇帝。此时也就十四岁。
八月丙寅,元兵进攻大同,李文忠击败之。
常遇春死后,李文忠受命代替常遇春统领部众。奉朱元璋召会和大将军徐达进攻庆阳。
大军行至太原时,获悉大同被元将领脱列伯、孔兴带领大军在围攻,李文忠便对左丞相赵庸言:
“我们受命而来,如果是有利于国家的军务,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而今大同情况紧急,我们正好顺路去援助。”
于是李文忠放弃了援救陕甘之地的计划,转而率师开拔山西,率师从雁门关出发,驻扎在马邑,打败北元游兵,擒获平章刘帖木,进至白杨门。
当时雨雪交加,大军已经驻扎,李文忠却下令先前移动五里,依靠河水险阻,自我防固。
北元兵趁着黑夜袭击营寨,由于行军远道而来,立足不稳,两座营寨被元军骑兵冲垮。李文忠军坚壁清野,岿然不动。
幸亏常遇春带出来的兵士意志坚定,殊死作战,没有溃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