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四十五章 逐客【1 / 1】

湖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既然不砸了,就放下吧。”

梁兴一脸平静的站起身,看向满脸是血可眼神里依旧写满不服的陈老歪,道:

“虽然你带人来砸我的店子,可按你们道上的规矩,报官终究是件丢人现眼的事,所以嘛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不报官抓你,以后咱们两不相欠怎么样?”

陈老歪哼了一声,可鼻孔和嘴巴里的血却不停的往外冒。

费劲的用袖子擦了擦,恶狠狠的道:

“小兔崽子,我们青帮帮众几十万,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淹死你……”

“哈哈哈哈。”

陈老歪话没说完,梁兴已经大笑着道:

“你是把自己当成“大”字辈的老爷子,还是能踏进你们青帮那位天字号人物家门的权贵?你陈老歪除了找他们几个愣头青替你充充门面,敢问还有谁搭理你?国有国法,帮有帮规,你入我店铺打砸在先,就算你家老头子来了,他也说不出一个错字来……”

手往四个面面相觑的青皮一指,依旧平静的道:“当然,你也可以叫上他们几个晚上来烧我的店,只不过这个得先看你有没有那个胆,反正据我所知在租界里头纵火烧屋的罪名挺大的。然后呢,就得看你陈老歪有没有本事说服他们替你顶罪,或者陪着你在往后的日子里亡命天涯……”

说完袖子轻轻一挥,齐敬春已经抓住陈老歪的脖子,一把将他甩了出去。

外面围观的百姓没人敢笑,可是那些幸灾乐祸的眼神已经让陈老歪完全崩溃。脸色惨白的最后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嘶吼:

“你们给我等着!”

这是最后一点气焰,也是他平时用得最多的一句话!

……

等陈老歪一走,外面看热闹的百姓齐齐往梁兴身上看来,每个人的神情各有不同,可眼神里好像都在想这个年轻人到底什么来头,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敢把陈老歪的脸面撕得稀碎。

原本躲在门后面,心惊胆战的于佩山和吴婶等人这时候才敢走出来,一脸崇拜的看了看梁兴,又满是惊奇的望了望如天神一般的齐敬春,心中尽是感慨。

好像什么都没干的朱有才睁着眯缝眼,不满的道:“死和尚,你刚才动作倒是挺快啊,害我拳头抓出油来都被打出去。”

齐敬春嘿嘿一笑。

“我是怕你累着。”

这时候外面的人群渐渐散去,唯有一张带着一万分猥琐的白皙中年面孔露了出来。

梁兴轻笑一声,道:

“别人来家里砸招牌还能安心在门口看热闹的,可能你是天底下头一个!”

嫖千里咧着嘴走进来,把梁兴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下方才叹气道:

“想不到小白脸的嘴也这么狠,如果换做我是陈老歪,也得和你拼命。”

梁兴没有理他,看向已经坐回凳子上又打上盹的朱有才道:

“你刚才是不是说没动上手吃亏了?”

朱有才连连点头:“你没见刚才外边有好多老娘们看着呢,风头都被你们俩抢去了怎么不亏。”

梁兴笑道:

“那晚上就交给你了,只要别打死,怎么着都行。”

朱有才叫苦道:“晚上哪里有人看啊,我还要睡觉呢!”

梁兴坐回凳子,无所谓的道:

“晚上虽然没有人,可事情总能传出去的,莫非不想让安乐坊的女人听听你朱二爷的威名?”

朱有才一听甚感有理,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已经跑回床上提前补觉去了。

吴婶不解的问道:“既然您觉得他们晚上还来,而刚才咱们占了理,为什么不狠狠教训他们一顿,反而就这么放他走了?”

于佩山还是比吴婶一个妇人懂得多一些,替梁兴解释道:“虽然占了理,可毕竟是因为一些口角引起的,何况那些青皮都没敢动手打人只敢砸东西,若是将他们打得太狠,反而是麻烦……”

周婶也是连连点头,只是有些担忧的问:“掌柜的,您刚才不是吓住他们了吗,我觉得您那些话说得很有道理,陈老歪应该不敢来了吧。”

梁兴摇了摇头道:

“街面上混的要的就是个脸面,如果陈老歪不出这口气,只怕他会生不如死。”

嫖千里白了他一眼,嘀咕道:

“也不知道是哪个小王八蛋一直在激他,就差直接告诉他你来烧铺子嘛,大不了将来远走高飞。”

装模作样的揉着胸口,叹气道:

“太狠了,真是太狠了啊!”

这个时候,旁边的于佩山等人才面露恐惧的偷偷看向梁兴,只有齐敬春见怪不怪的一边往后院走,一边对周婶喊道:“是不是该吃饭啦!”

……

饭没有这么快,嫖千里半躺在一张椅子上,看着梁兴在前头不知道和吴婶小声的说了些什么,就把她弄得两眼放光的连连点头。心里不禁暗骂:小白脸就会忽悠老娘们。

过了一会,又见梁兴拿着针线坐到自己对面,居然在缝起了衣服。

忍不住出声道:“你真打算学裁缝?”

梁兴点点头。

“等以后生意好了,难免会有几个漂亮的小娘子上门,你说我一个堂堂掌柜的,还好意思辛苦一把年纪的于裁缝吗?”

听他一本正经的说着下流话,嫖千里叹气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说完立马对着里面忙活的于佩山喊道:

“老于,把你的尺子拿来教教我。”

梁兴已经忍不住笑出了声,只有脑子慢了很多拍的于佩山疑惑的问道:“东家,您也准备学做衣裳?”

嫖千里嘿嘿一笑。

“那种事情不符合东家我的身份,但是替小娘子们量量腰量量胸什么的,我倒是觉得很合适。”

于佩山光绪二十六年就认识他,可还是没法习惯这位东家的厚颜无耻,无奈的拿着尺子走到他身旁,更有造孽二字,已经在心里来回默念了八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