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卯时一过,临安城的城门便开始关闭。
城门监的将士此时此刻干活最卖力,除了那些轮值的将士,其他人都希望早些完成,好回家陪老婆孩子过灯会。
全老三便是最好的例子,他一边跟身旁的王东四回忆着去年上元灯会的欢乐场景,一边收拾着手上的行头,话语中还带着一丝遗憾,没能给老婆抢到一个六工坊的花灯。
“不知道今年的上元灯会会怎么样?”
“那肯定更热闹呀!”
两人怎么也没有想到,此生跟今夜上元灯会最接近的时刻就是现在。
仅仅过了片刻,当冬青门完全关闭,所有人的目光都逐渐回向了御街之时,一个黑影趁着夜幕缓缓而来,落在冬青门的城墙上。
全老三和王东四都没有意识到身边有一个人,一眨眼工作,便失去了意识,倒在城墙边,伤口都不曾流血,只是留下一条细细的痕迹。
其他值守的将士也都没有发现,转瞬间却都已经身首异处。
黑影撤去,便有数名男子悄悄来到城门边,将城门监守卫将士的尸首迅速拖走,又剥下他们的衣服换上,站到了这些将士的岗位上。
一炷香的功夫,冬青门又恢复了平静。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南面的嘉会门。
悄无声息。
正月十四,临安城。
许多孔明灯悬挂着长长的绸带缓缓升空,绸带上面写着“繁华盛世”、“天佑大宋”、“天下同乐”之类的话。绸带底下绑着雕龙花石,石上龙样刻着活灵活现,雕工精湛。
孔明灯和雕龙花石一高一低,沿着文市河两岸一路排开。
御街两边各大楼开始了五花八门的叫卖,拼着老命招揽顾客。
欢庆的气氛早早开始,人来人往之时正是这些楼赚钱的好时机。
微风吹过,孔明灯整齐划一的左右摇摆,像是一个个站岗的将士,甚为壮观。
此时此刻,整个临安城的焦点都在此处。
苏秉灯靠在墙边,望着远处数十只孔明灯缓缓升空,不禁感叹:“繁华当下,不及百姓之苦。”昨日弥漫在运河边上,仓基上粮食的尘埃还没有散去,烛光下欢庆上元灯会的喜悦已经洋溢街巷。百姓前一秒还提着裤腰带害怕粮食断绝毫无生路,四处动乱,下一秒便为了皇朝庆祝繁华放下所有疲惫和尊严。
“百姓,只要不逼到绝境,都不会走上绝路。”
“当年如此,今日也如此,华夏大地孕育着的都是善良百姓,还有饥饿的野兽。”
赵忆南略有所思地看着苏秉灯,身上轻微的皮肉伤带着一丝疼痛提醒着她,事还没有结束。
“孔明灯升空,半个时辰后便是上元灯会开会大典。”
苏秉灯点了点头,他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赵忆南挑了一个好点的位置,向空中发射了一发信号。
红光划过天际,在夕阳西下的空中留下一丝红晕。
这是亲卫特备的集结信号,就近望楼会通过特定的鼓声通知亲卫府,由亲卫府在值最高官阶人员带队前来救援。
此时,正是吕梁。
红光落地,两人简单处理了伤口,顺着泥地一路朝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大营而去。
大营外,两对老弱残兵靠在木桩边上,玩弄着手里的枯树枝,说着荤笑话,丝毫没有注意到苏秉灯和赵忆南。
哪怕看见了,估计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睡去。
苏秉灯和赵忆南冲进营帐之时,一名男子正在焚烧桌案上的纸,见两人进来,丝毫没有紧张,更没有惊讶,仿佛这一些都是顺其自然的事。
“运河工程指挥使,工部尚书祝枝山!”
赵忆南出于多年办案的直觉,快步上前,抢下了祝枝山手中的纸,
祝枝山似乎并没有离开的意思,反倒是随手提了一把小木凳,坐在案前等待苏秉灯与赵忆南的问话。
纸上面清晰的标注着运河工程的各项事宜,包括所用材料,费用如何,对应的人力需求,还有剩余的材料去向,似乎一切都十分正常。
赵忆南向苏秉灯投去了无助的眼神,苏秉灯便明白了一切。
“没有看够的话,一旁的箱子里都是运河工程的资料。”
祝枝山都不问原由,不问来人,大方地展示着整个运河工程的来龙去脉,仿佛这一切都早已准备好,迎接他二人的到来。
赵忆南顺着祝枝山的眼神,走到箱子边上,缓缓打开眼前这个棕色的木箱子。
箱子里面堆放着一大摞书籍,标注着工程各个方面的信息。
赵忆南随手翻了几本,都是条目清晰,内容详实。若是要完整的全部看完,没有几天功夫根本来不及。
祝枝山笑眯眯地看着不知所措的赵忆南,带着一丝玩味,恰如其分地映衬着他的小眼睛。
“工程人员均为在册人员,找到花名册与入城人员名册逐一对比,再核实真实在场人员,即可发现其中奥秘。”
苏秉灯提醒。
赵忆南恍然大悟,转身扑在箱子上翻找着人员花名册。
苏秉灯心里十分清楚,不能被眼前的情况迷惑,祝枝山对于他们的到来丝毫没有惊讶,毫无疑问,定是已经有人通知了他,如今最关注他们二人行踪的莫过于黄巾军,换言之,工部尚书必定与黄巾军有关。
祝枝山听了苏秉灯的建议,若无表情的脸上突然皱起了眉头,似乎有什么事出乎了他的意料。
片刻功夫之后,赵忆南兴奋地那个人员花名册放在苏秉灯跟前。
花名册里里清楚地记着所有运河工程的人员,姓名、籍贯、年龄、工种一清二楚。
苏秉灯简单看了一眼,就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一个运河工程,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打铁匠。
既然花名册有记载,去城门监和临安府两地核实打铁匠人员数量即可发现其中猫腻。
两人准备转身离去。
祝枝山忽然哈哈大笑:“苏秉灯,想不到你来得这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