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1章 坚甲营【1 / 2】

明州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秉灯和赵忆南将祝枝山交给了吕梁,并吩咐吕梁好好审讯,挖掘有关黄巾军的线索。

随后两人走出大营,朝着皇城而去。

此刻,赵忆南看苏秉灯的眼光有些飘忽。

她不知道坚甲营对于苏秉灯而言意味着什么,但她知道,几个时辰前苏秉灯说过,坚甲营里的将士个个都是他的兄弟。

而如今整个坚甲营无缘无故地消失在大宋的历史长河中。

赵忆南不知道征北之战战败的真正原因是否与坚甲营有关。

她知道的是那一年,牺牲了很多战士。

苏秉灯丝毫没有受到赵忆南的影响,一边快步前行,一边说着:“那份布局图一定对黄巾军至关重要,否则也不会祝枝山亲自前来。只是如今手上只有残片,看不到全部内容,务必让吕梁从祝枝山口中套出布局图的内容。”

赵忆南机械性地点了点头。

苏秉灯牵挂着一个念头,太子知道内幕。

而他开口,说的却是曾经的事。

十几年前,明州。

东面的石溪村边上有一草屋,住着一对兄妹,男的机敏聪慧,浓眉大眼,女的秀外慧中,小家碧玉。虽说二人穿着简陋朴素,但掩盖不住两人各自的气质。

草屋前的院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挂着各类大小不同的木块。

一阵风吹过,木块会四处摆动,有时相互撞击,有时左右摇摆,毫无规律。

男子擅长侦查,听说是大宋抗金名将张俊手下一个名为侦查兵任存的徒弟。

任存曾经孤身一人潜入金军大营成功打探消息,且全身而退,毫发无伤。一度被从军之人称呼为神探子。

青出于蓝胜于蓝,任存曾夸奖男子孤胆神勇,谨慎敏锐,十分适合侦查任务。

男子平日里会在此地训练闪躲之技和观察能力。

此人便是赵忆南身边的苏秉灯。

而女子名为柴心,与苏秉灯素昧平生,只因为金军入侵,两人都失去了家人,在明州相遇后,便相依为命互为兄妹。

柴心小苏秉灯八岁,苏秉灯是流浪到明州的路上从一群恶霸手中救下的柴心。

那时候柴心只有十岁,苏秉灯就一直将柴心带在身边。

所以柴心就把苏秉灯当做了自己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

苏秉灯乐善好施,为人热心,广交朋友,同村还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大多是孤儿。

有一个叫唐丽娘的姑娘,与苏秉灯年龄相仿,经常跑到苏秉灯的草屋与柴心一道玩耍。

久而久之,苏秉灯与唐丽娘便产生了情愫,又被一同的伙伴怂恿,两人便私下约定婚约。

当然唐丽娘的父母极力反对,毕竟苏秉灯没有一份谋生之道,家中除了一草屋,还有一个异姓的妹妹,再无其他,相比同村其他人,条件差了不是一丁半点。

苏秉灯也因为无户籍,想在明州城里谋个生计都是一件难事,更何况是谋个好差事呢。

故而两人一直拖着。

那些年,明州周边盗匪四起,附近的村庄隔三差五便会被盗匪洗劫,人口锐减,农田也逐渐荒废。

明州知府苦无军无将剿匪,朝廷忙着对抗金兵,无暇顾及,不得不张贴告示,让各乡自行招募兵勇,抵御盗匪。

苏秉灯看准时机,自告奋勇,带着江浩、孙明、袁小虎等几个同村的兄弟,组成了明州石溪村护村队,平日里帮着村民干活,盗匪来的时候就打盗匪。

这便是坚甲营的前身。

两兄妹对于领军守卫别有心得,这支队伍在苏秉灯和柴心的带领下,迅速壮大,无坚不摧,令周边盗匪闻风丧胆。

多亏了这支队伍,明州东面的几个村落都相安无事好几年。

兄弟几人原本在村里名声不太好,从此也站起来做人,得到了村民的赞赏。

消息传到明州知府耳朵中,知府就看中了苏秉灯的这队伍,收编为厢军,还亲笔提名坚甲营,意为坚守明州,护甲一方,苏秉灯出任指挥使,柴心出任副指挥使。

这也打破了明州府厢军历来无女人从军的惯例。

至此,苏秉灯也算有了正式的工作,与唐丽娘的婚约也顺理成章得到了丽娘父母的认可。

最初跟着苏秉灯的那几个兄弟都在营里任职。

石溪村的小部队从此刻起就算有了正式的地位,原先的粗布烂刀、锄头铁棒也换成了皮甲和刀剑,苏秉灯看着众兄弟高兴的样子,很是欣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编入厢军后,坚甲营便成为了明州府的主力,四处征战。不仅扫平了整个明州府周边的盗匪,还南征助台州、建州平乱,名声逐渐远扬。

绍兴十年七月底,大将军张谭班师回朝,北方抗金战役逐渐艰难。此时,坚甲营的盛名已经在临安城广为流传,时任兵部侍郎的贾司光极力举荐坚甲营,为大宋镇守北方。此言传入大将军张谭耳中,张谭喜出望外,当即奏请圣上将明州厢军的坚甲营调入自己部下。

绍兴十一年夏,苏秉灯带着众兄弟第一次踏入临安城大门。

众人如同姥姥进园,兴奋异常。

十六岁的孙明手舞足蹈,活脱脱的一个小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