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昆明湖边上有一个小村庄,名为懿村,依山傍湖,风景秀丽。
村里的百姓过着简单而富足的生活。
懿村天高皇帝远,寻常里少有人员来往。
玲南带着女儿便住在懿村东面最角落的草屋里,东面便是昆明湖,湖边还有一颗大树,树上挂着一块玉。
这个村子里,都是自给自足,玉这种不能吃不能用的东西,没人看得上。
在村民眼里,玲南未婚生子,伤风败俗,是个十足的坏女人,根本没有人愿意与她们来往。
十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懿村来了一群军官,啥也不问,冲进了玲南的家,抢走了玲南的女儿,还顺走了树上的那块玉。
从那以后,玲南整天魂不守舍。
没有人知道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有一天风很大,将草屋吹倒了。村里人清理的时候才发现,玲南已经消失了。
再也没有人见过她。
那个被军官抢走的小女孩便是如今的赵忆南。
正月十四,临安城。
赵忆南一声母亲,让所有人动容。
贾禄秋再三确认:“这是你母亲?”
赵忆南点了点头:“不管发生什么事,母亲的脸我都不会忘记。”
“你母亲叫什么名字?”
“秦楠。”
“可她叫玲南!”
“我也不知道母亲为何改名,但是她脖子上那条细长的痕迹是最好的证明。”
贾禄秋顺着赵忆南的描述看去,果真掌柜玲南的脖子右侧有一条细长的痕迹,看着像是刀剑伤。
随即贾禄秋质问玲南:“你为何改名?”
似乎这个问题戳中了玲南的伤痛,过往的点滴都在她眼前飘过。
不堪回首,难以忘记。
“我不能告诉你们。”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一边是铁证如山,在丰乐楼里查出了狼卫入侵临安城的作战指挥室,一边是掌柜玲南的否认,还有现场除了苏秉灯等人保持怀疑态度外,其余人都认为玲南是好人,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甚至赵忆南也出来相认。
一时间现场陷入寂静。
苏秉灯一把拉过赵忆南,找了一个相对人少的角落,质问:“亲卫办案,可不能夹杂着个人情感。”
赵忆南坚定地说道:“我母亲的秉性我最了解,她连蚂蚁都不愿意伤害,何况谋害圣上。”
“人是会变得,你已经十五年没有见过你母亲了。”
赵忆南忽然瞪大了眼睛,看着苏秉灯:“你变了吗?今日说过的那些话,你还认吗?”
“这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都是人,都是秉性。”
“赵中郎,你只是不愿意相信你母亲卷进了黄巾军。今日之事必须审,审出个一二三来,否则临安城的百姓就可能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你哪是为了临安城百姓,你是为了找到黄巾军的杀手,为了复仇!”
“……”
苏秉灯未曾料到善意的提醒,在赵忆南眼里成了恶意的揣测。自己全心全意为了临安城,为了百姓,在她眼里却是为了私恨。
“是!你说的对!”
苏秉灯破罐子破摔,带着失落回怼了赵忆南。
随后,他走到司马忠身边,说道:“若是想救太子殿下,就把五年前的事,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司马忠愣了一下,左顾右盼,想要看清形势,却被苏秉灯喝止。
“但凡胡编乱造一个字,今日没人可以救太子。”
赵忆南知道苏秉灯在泄愤,顺着问道:“司马忠,五年前何事?”
司马忠尴尬地回道:“赵中郎可想好了,要我说出五年前的事。”
“你既然如此说,想必与我有关,我赵忆南向来秉持公平公正,做事问心无愧。说吧。”
司马忠咽了咽口水,开始讲述五年前的事。
五年前的冬狩,太子带着司马忠等人因为追逐猎物,误入临安城外南屏山。
南屏山北面是净寺,道路平坦,人来人往。
南屏山南面枝繁叶茂,地形复杂,山路九曲回肠,很容易就会迷失。
许多年前,有一对出名的山路猎人,号称走遍天下山脉。那次误入南屏山南面,至今连骸骨都没有找到。
临安城的百姓都知道,去南屏山不去南面,北面只到净寺,绝对不能过净寺。
太子等人误入之后,便失去了方向,来时的路也已经分不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行人四处乱窜,本就是宫中贵族,哪里经历过这般场景,阵脚大乱,人心惶惶。
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便下起了暴雨,所有人又冷又饿。
忽然间远处出现了几个人的身影。
绝境之中遇见人,众人皆喜出望外,纷纷前去询问。
可来者十分奇怪,头戴面具,身穿黑衣服,下雨天也丝毫不避雨。
那人眼神凌厉,后来才知道,那是杀人的眼神。
来者听到眼前之人是太子,十分惊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