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半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焦急的手心都捏出汗来了,想看看真实的田野,迫切的想知道之前视频中所说的稻谷至少能亩产千斤是不是真的?
也许是他的强烈的期望感动了上天,奇迹发生了……
“汪!汪汪!!”
副驾驶车坐上的狗忽然叫了两声。
陆安向它看过去,“小黄豆”在家里已经养了五六年了。
陆安对它的习性早已了如指掌,这时候突然叫唤就知道它想干什么了。
“真是懒狗屎尿多。”
说了它一句后就放慢了车速,将车子靠在道路旁边。
下车开车门,车门一开小黄狗就迈着小短腿跑了出去。
找到一处茂密的草丛,趴开腿,黄狗射尿。
陆安在车里面找到了一盒老爸的香烟,点了一根。
朱元璋:“他那个是火折子吗?怎滴如此小巧?”
深吸了一口后又缓缓吐出,看向远处的田野,风一吹稻浪的沙沙声格外悦耳。
如今是7月初,正好是稻谷成熟的季节。
稍远一些看去,千米外已经有了收割机和忙碌的人影。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想起了小学时学的古诗,陆安有感而发,随口吟诵。
可对于那些没有听过这首诗的古人来说却是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李世民:“随口吟诵竟然就道出了农民种粮的艰辛,这后世之人竟然还有如此大才!?”
“难道后世之人不但在知识、身高、生活水平上远超我们,甚至连诗文都远远超过?”
李世民感觉自己都快被整自闭了。
更别说那些自持自己文采斐然的大诗人,此诗过后,必将传遍整个大唐,他们恐难再写农民辛苦。
……
念完诗,陆安蹲下来,伸手摸了一下路边一株比较突出的稻穗,每一粒都是颗粒饱满。
万朝人看着那结满了稻谷的稻穗,全都激动了起来,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颗粒饱满,而且数量极多的稻穗!
朱元璋也激动着。
看着这稻穗,他想起曾经被他寄予厚望过的扬州知府杨宪,他为了展现扬州的发展特意给自己献上过一株奇特的稻穗!
一株结余278粒种子的稻穗!
那是自己这一辈子见到过种子最多的稻穗!
毕竟寻常水稻一株只有80~120粒。
他线上来的那一株却有278粒。
可这——
这里的每一株水稻少说也有300粒种!!!
之前的视频听他们说一亩地能长至少千斤大米时朱元璋也只是信了九分,仍然留有一分的怀疑。
可现在在亲眼看到那一粒粒清晰的稻谷展现在面前时,他已经无比的确信,这水稻别说是能亩产千斤了。
就算是能亩产2000斤他也信了!!
不求那土豆、玉米,哪怕是把这水稻给他们大明。
哪里还会有饥民?
哪里还会有饥荒?
更不用担心会有百姓造反了。
“莫非这水稻,就是传说中的杂交水稻吗?亩产千余斤,倘若能让我得到……唉。”
万般期望最终换来了一声叹息,因为朱元璋知道,这终究只是一种奢望。
那不是属于自己时代的东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