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178章特性文思泉涌,改进工具【3 / 3】

冰原三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工匠有手艺,又不是真正的使用者,很难深入一下,设身处地地为其它人考虑。

即便有少数工匠做出了些成果,但因为各种原因,很少大范围传播。

像上一世很多写到穿越到古代,默认没有玻璃肥皂香水之类的东西。

其实齐民要术、天工开物里记载的东西,拿出来比大多数穿越者的那点科学知识更全面实用。

不过这些知识没有普及,老百姓享受不到,中高层却未必不知。

刚好顾恪活出第二是,不愁吃喝,脱离了初级生理需求,是一个很闲的人。

他不光亲自种地干活,还拥有天工特性,能交易到大量技艺。

身旁有工坊加工坊,还有仙田和普通田地,以及仓库的无损存储和陈化存储功能。

说到试验条件,大武中庭的将作监都不如他。

想到就能做,做完就可当场试验。

以无微不至的神念观察试验,文典记录各种数据,再对改造效果对比筛选,一两天内就能有明确的测试结果。

像犁头倾斜角度,只不过是他两天的工作成果。

只因为他可以在一天之内,数十次修改调整犁头形状,并进行测试。

测试只需神念控制,在地里前进数十丈,犁地效果在神念下一览无余。

连人都不用下地,一切就完成了。

类似的东西还有水轮的传动效率,以及叶片角度调整。

在大城市出摊时,顺便扫描各地的水力磨坊,记录下其结构,再回来仿制。

一个时辰就能制作,并测试完两三种水轮。

随着测试数据的丰富,很多低劣的工具只要看下外型,他就能确定其大致效果,连测试都省了。

他再把这些浓缩融合后的工艺技艺,交易给拥有手艺和资源的群体时,想复制出来不难。

后续如何改进,更用不着操心,打开思路的人们会自己钻研提升。

本来顾恪的技艺多来自大武的农民、工匠。

综合改进后再交回给广大群众,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能动性。

到时候就能第二次第三次交易回来,继续改进、提升、传播。

还是那位的话——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顾恪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创造者。

他只不过是记录、融合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再将它们传播开的中间人。

若不如此,单凭他一人之力对所有技艺升级改进,那不知得到猴年马月去。

妖诡们是不会给大武的人们这么长时间的。

因为妖诡各自的特性,这些工艺技艺不能直接变成武器,杀伤它们。

但这些工艺技艺可以大幅度提高大武百姓的生产生活效率。

铁器不能杀诡,却能更让工具更坚固,种类更多样。

从运输到耕作到加工,它们的用处难以估量。

打仗除了足够的武力,也是在打后勤——从现代化工业社会而来的顾恪,无疑很清楚这一点。

诡物的后勤如何解决,顾恪不太确定。

人类没有粮食,没有合适的衣物和生活物资,却是肯定坚持不住的。

在武力相持不下时,谁能用更少消耗,制造更多的后勤物资,谁就将获得最终的胜利。

大武与现代科技社会不同。

异种粮食在这里不仅仅是粮食,还是直接增加武夫数量,培养二轮高手,孕育三轮强者的基本条件。

农业增产,就意味着武力的提升。

工业水平提升,则代表着物资产出和交流运输效率的提高。

这能让更多的粮食、用具快速生产、普及给更多百姓。

因此,顾恪现在很少为刷特性而制造工具、用品,改造出来的东西都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

真刷出基础属性高,或特性优异的东西,就当额外的小惊喜,留在山谷使用。

一部分则通过乾坤袋,送给大小姐当小礼物。

至于她是自己留着,还是赐给宝贝徒弟李秀儿,他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