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不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七月二十二,荆州军开拔。
七月二十五,消息传到幽州,此时迟锐早就回了右北平,四兄弟都在按照迟锐的安排有条不紊的做准备。
第一个收到消息的人不是占据幽州地利的公孙城,反而是阿三,这也显现出了为什么他会被当做杨安和杨宁的礼物,因为只要有一个阿三在,杨家的情报网就可以算是和杨镇共享了。
阿三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去见了正在操练骑兵的杨镇,此时的杨镇和侯山刚刚接收了公孙虎的一千人,而南宫家的一千人也在赶来的路上,也就是说,四兄弟手上的所有兵力,现在都在杨镇手上。
杨镇在现在已有的一千五百人中选出了三百骑兵,打算再从后续赶来的南宫家那一千人里再选两百,先弄出个五百人的骑兵大队,由严树做统领。
在听了阿三的汇报之后,杨镇紧急召开了以杨镇、侯山、严树为首的紧急军议。
大帐内众人表情严肃,杨镇作为将军首先发言:“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荆州王已反,形势已经不允许我们再稳扎稳打了,都有什么意见说说吧。”
严树是不知道迟锐的谋划的,只见他看众人都闭口不言,便起身说道:“将军,现在正值七月末,荆州王在这个时候造反可正合了北方蛮族的心了,属下认为,鲜卑不出一月必定出兵犯境,我们要早做打算。”
杨镇点点头说道:“之前迟太守说,如果鲜卑犯境,我们当舍弃右北平以北,并且全力拿下广阳和涿郡,以四郡之力方可有三分胜算,不知你们有何意见?”
“属下不同意!”杨镇话刚落地,严树就直接反对。
“这右北平以北也是我大汉子民,为何要抛弃他们,以前是朝廷不管不问,现在我们既然接手了幽州,这么做和以前朝廷的做法何异?”
杨镇再次对严树刮目相看。
侯山本来对严树反对四弟的谋划颇有微词,可是听了严树的话之后又觉得颇有道理,四弟的谋划可能是有利大局的,可是却无形之中伤害了很多人。
其实杨镇对于迟锐的备用计划也觉得不妥,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个临时军议。
杨镇见严树说完之后大帐内没人再发言,便对严树说道:“严统领觉得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守住幽州?”
刚刚还慷慨激昂的严树瞬间蔫了,涨红了脸憋了又憋说出了一句:“全听将军安排。”
得,杨镇有些哭笑不得,看来还得靠自己啊。
杨镇看都不说话了,一个眼神飘向阿三,阿三接到少爷的示意,轻咳一声站了起来。
“数日前我以幽州将军的名义向辽东,辽西,乐浪,广阳,涿郡,上谷六郡分别送去了招降书,到目前为止,还没收到一封回书,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形势的判断,这六郡中广阳,涿郡,上谷都有太守,其余三郡则太守之位空悬。”
“三个没有太守的郡城,其中乐浪形势最为乐观,六年前老侯爷病故,他的侍卫统领李玄辞官后就回了老家乐浪,这几年里,每一次鲜卑犯境几乎都可以看到李统领的身影,据说他手上现在有一支人数上千的骑兵,平时种地,战时披甲打仗,我相信他收到招降书后,会第一个响应。”
“至于辽东和辽西,这两个郡基本被当地的大族所掌控,平时鲜卑人来的时候,大部分时间不是破财消灾就是躲进深山老林,基本没有像样的抵抗,这两个郡都需要一位能担重任的人前去主持,配合公孙家的游说,希望能组织起一股力量。”
“然后就是广阳,涿郡和上谷,这三个郡里广阳需要硬打,因为广阳太守洪溪风是个极度贪恋权势和贪财的家伙,他是绝对不会甘心交权的。”
“至于涿郡,那是幽州的州府所在,虽然是公孙氏的老巢,但那里势力错综复杂,公孙氏还做不到只手遮天,太守孙正义虽然为人懦弱无能,但那是朝里那些大佬们放在幽州的一颗棋子,我估摸着也只能硬啃。”
“最后的就是上谷,上谷这个地方就是典型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上谷的北方与突厥相连,虽然这么多年突厥的主力一直在雁门方向,但是偶尔还是会有小股突厥人翻山偷袭上谷,所以上谷守军也是整个幽州最有战力的守军,如果他们归顺,我们无疑会得到一支强军,可是也会增加我们的防守压力,我们就会由一个外敌变成两个。”
阿三说完,大帐里众人立刻七嘴八舌的交谈起来,杨镇端起水壶倒了一碗水,趁着喝水的间隙打量着大帐里所有人的神色,这里他最信任的人只有侯山、严树、阿三几人,其余的几个百夫长和原公孙虎手下的一干百夫长他都才接触几天,能力和人品还有待观察。
好在结果是令杨镇满意的,大帐里的所有人都没有因为严峻的形势而显得畏惧,只要有敢战之士,杨镇就有把握打这一仗。
“好了,安静。”
杨镇放下水碗,大帐里嘈杂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严树听令,令你火速点齐五百步卒直奔辽东,到达辽东以后,相机行事,郡城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和李玄统领合兵一处,我会让公孙太守在新招的兵马中再抽调五百,你处届时就有了两千人马。”
“末将领命。”
严树大声领命,随即问道:“敢问将军,粮草是否就地解决。”
杨镇说道:“粮草去问公孙虎要,他现在是幽州军司马。”
“喏。”
“侯山听令,令你火速启程赶往辽西,在半路将右北平过来的一千人马一同带去,到达辽西之后,相机行事,若鲜卑先打辽东则出兵帮之,若鲜卑先打乐浪则坐山观之,若鲜卑分而击之,能战则战,不能战就退守待援,总之一句话,你处要尽量保存兵力,不可与鲜卑硬碰硬。”
“末将领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