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7章 双面绣【2 / 2】

胖青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想到这里刘夫人细细打量着她,顺便问了很多关于刺绣的问题。

能绣出双面绣的绣娘并不多,首先能学到这门技艺当然就不多。

单是这一方面就排除掉身份低的姑娘。

家里必须有钱请得起厉害绣娘来教,可家里有钱的姑娘家只需要学会一些刺绣手艺,并不需要非常精通,因为她们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如何管理后宅,每一样都要学。

姑娘家懂事之后嫁人之前,中间不过7、8年,这几年需要把这些都学会已经很难,所以从来不会把太多精力全放在刺绣上。

其次要绣出上好的刺绣对天赋和手指有需求,天赋就不用说,绣线有多少颜色,颜色相近的颜色更是数不胜数,她们需要自行分辨颜色,自行配色,要对色彩有极其苛刻的敏感度。

手指也一样,需要灵巧。

用别人的话说,绣娘的手上需要长眼睛,在大大的绣布面前,需要一只手在绣布上,一只手在绣布下,两只手需一样灵巧,哪怕下面看不到都精准知道在哪里下针。

最后一点就是耐心。

刺绣非常考验耐心,经常保持一样的姿势,还有每天重复着穿针引线的动作几千上万次,她们不能浮躁,否则永远完不成一件好绣品。

综合各种情况,技艺精湛的姑娘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

她们家世不能太差,天赋要高,对颜色有极高的敏感度,要有耐心,还要专攻各种技法。

也知道针法就有几十种,常用的就有齐针、抢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

不管哪一套针法,想要学好都不易。

木盼一看对方严肃的表情,问的问题越来越刁钻,不得不认认真真回答着问题。

她花了五年时间,白日绣,晚上也绣,炎炎夏日要绣,数九寒天也要绣。

刺绣师傅对她也好,可以说倾囊相授。

所有姊妹中只有她学得最久,毕竟随着父亲一次次落榜,家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

母亲早早告诫她不能像其他姐妹那样学那些烧钱的琴棋书画,所以她学了能赚钱的刺绣。

——

“你们怎么了?一个个愁眉不展的,是不是人家铺子看不上? ”

“看不上也没关系,城里那些铺子要求高得很,好些绣娘都受不了。”

云母不断劝着,眼里还是带着失落。

儿子娶媳妇了是好事,可因为多了一个人,家里需要更多吃的。

原本以为木盼绣好的绣品很好看,去城里找赚钱活儿是很轻松的事情。

可她忘了想去城里找活儿非常不容易,只要是赚钱的活儿谁都想去,就看有没有门路。

没有门路人家直接把人赶走,毕竟城里绣娘不少。

就是可惜了,之前木盼说得那样好,说靠着绣活儿赚到钱了,这会儿却一点好消息都没有。

这一下没找到活儿,那这门手艺就没用了,她要跟其他姑娘一样留在村里干活儿。

木盼的小身板,一双纤纤玉手,实在不是干活的手。

做一些轻松的家务,做做饭切切菜,这些还可以,拿着锄头下田那是不可能的。

干农活儿要的就是力气,人家没力气,这以后可如何是好。

夫妇俩看着云母满脸的失落,对视一眼。

“娘,找到活了,只是……要留在镇上。”

云母突然回头,像是听错了一样。

云泰再次开口。

“云员外的绣坊需要手艺好的绣娘,给吃给喝给住,唯一的要求就是住在绣坊,绣坊接手了很多绣活儿,有不少要求很高,出不得一点闪失,当中有两单要求会双面绣。”

“盼儿正好会,人家正好缺人,给出很好的条件,他们给得太多,我们答应了,今天回来收拾一下,明日中午之前必须送她过去。”

给的实在太多。

云母猛地凑过去,满眼见钱眼开的样子。

“给的实在太多是多少?”

“她们是按照每一单的价值来给钱,刘管事透露了一下,其中一单只要完成,最少100两白银。”

一百两白银。

云母瞪大了眼睛,激动地大喊:“一百……两?”

最后一个两字硬生生压了下去,回过头四处瞧瞧,瞧见没人才放肆咧嘴笑着。

“一百两?什么绣品要这么贵,一件绣品就能让绣娘赚这么多?他们不会要盼儿留在那里一年半载才能绣出来吧?”

她可听说过有些绣品非常名贵,需要好几个绣娘花费一年才完成一件。

这个儿媳妇刚进门,哪有新婚的夫妇相隔两地。

要是真留在绣坊一年,分开一年,一个靠着手艺赚了很多银子,一个留在村里种田打猎,差距越来越大的夫妇俩,那是见面后话都没得说。

到时候儿媳妇瞧不上她儿子,她一家子可就要赔上一个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