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青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了,我觉得柴房不太好,咱们还是要建一个牛棚。”
云家没有牛棚,只有一个柴房。
昨日有了买牛打算之后就开始收拾柴房。
柴房是用来放柴和一些杂物的,比较逼仄。
把里面的柴都搬出来之后又清理了一番,直到把柴房收拾好也就勉强能住。
牛能住,却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已经进入秋天,虽说是早秋,天气还有些热,可再过一两个月就到深秋了,柴火用的多,没有柴房是不行的。
云父:“先将就着,等秋收后闲下来我们就开始建牛棚。”
云母:“二郎的房间要修整一下,等盼儿回来能住的舒服些。”
“孩子他阿爷阿奶那边要去看一下,之前因为一些闲话对盼儿有很多意见,总教二郎一些有的没的,拿些钱过去,就说是盼儿特意孝敬两位老人家,免得他们还在说盼儿不敬长辈不安分。”
眼看云母突然提到两位老人家,云父笑容淡了些。
老人家对木盼的意见实在是多了些。
甚至到现在还在说应该嫁给大郎,若不是木盼进了绣坊,肯定又是一番折腾。
计算折腾不成功,又会各种立规矩,总之就是各种折腾,各种有意见。
“是该去一趟,他们对盼儿没去见他们有很大意见,又总爱听闲话,外人这样说就算了,他们这些当长辈的还在二郎面前说这话,这不是摆明了挑拨小两口的关系吗?幸好只有咱们知道,若是被盼儿听到这话,指不定多难过。”
云母拍拍手上的草碎,叹了口气。
“村里的姑娘都是在骂骂咧咧中长大,什么粗俗的难听话都听过,都说什么环境就长成什么样,村里长大的姑娘有样学样,张嘴就能跟其他人来一个泼妇骂街,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
“盼儿不一样,人家父亲是读书人,母亲也是读过书的人,嘴里从来不说脏话,更不会有粗俗举动,那些糟心事糟心话实在不适合被她听见,可老人家又说不通。”
说话间夫妻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无奈。
“咱们都知道两位老人家也没有坏心眼,我当初嫁给你的时候也没少听到这些话,后来出了天灾,骂得最凶的他们反倒是最护着咱们。”
“只是说的话确实难听了些,我这种村妇听听就算了,盼儿不行,她是个读过书的姑娘,性子自然有些清高,听不得这些为了摆身份而刻意打压的难听话,以后就不要让他们见面,咱们可以跑得勤一点,免得闹出不愉快。”
两位老人家嘴巴特别厉害,还喜欢给小辈立规矩,有时候喜欢鸡蛋里挑骨头。
总之就是不管做得有多好,都能被挑出错。
木盼估计没有在这种肆意打压的环境中生活,会觉得老人家这些话太过难听,是刻意刁难。
这样能赚钱的姑娘回到家要被刁难,觉得受到羞辱,到时候事情就不好办了。
云母想着想着有了更多决定,老人家那边也不是真的需要一个孙媳妇过去,就是想立立规矩。
在听到木盼很能赚钱之后,老人家更想立规矩,想要通过打压和立规矩来让木盼为这个家累死累活,付出全部。
对于没规矩的孙媳妇可以这样,对于规矩已经很好的孙媳妇,这样做只会招来反感。
说实话对于老人家的这种几十年不变的招数,她说什么都要阻止。
立规矩这事儿要看人也要看情况,在不需要的时候立规矩,那就是没事找事,会把好好的家闹得鸡犬不宁。
她没读过书,这点道理还是懂的。
更何况是面对一个会送财的儿媳妇,对人家不好那就是跟财路过不去。
她决定了,要好好对待人家,让人家感受到家的温暖,把人家心甘情愿永远留下来。
留下这个儿媳妇就相当于留住了财路,到时候生了孙子,送孙子去学堂。
等孙子长大了去参加科举,只要考中的话,他们云家的祖坟可就冒青烟了。
她有预感,这个儿媳妇的到来已经是祖坟冒青烟,祖坟能不能继续冒青烟,后代能不能出一个举人,就看这个儿媳妇。
云母越想越高兴,好像家里已经出了一个读书人。
她二儿子聪明,这个儿媳妇也聪明,两人生出的孩子绝对不差。
照目前的情况看,只要好好干,儿子是没办法光宗耀祖了,但是大孙子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等到她的大孙子光宗耀祖,她就是死了也能高兴闭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