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青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况是云母这样一个尽量把一碗水端平的主心骨。
新房子给他们住,还把两个房子隔起来,云父云母还和大郎三郎住老房子。
这一点是她没想到的,也是意外的。
建新房子的目的是让大郎和三郎好说亲,到时候真要成了好事,在新房子请酒,那是很体面的事情。
可人家直接说新房子还是她的,连云父云母都不住过来,只是把老房子翻新,弄大一点,多弄两个房间。
人家这样说了,还提出这么一个照顾她的决定,她没有拒绝的意思。
不过她可不能真这样不管人家。
“新房子一定要给爹娘留一个光线好的房子,等大哥和三弟成亲了,让爹娘跟咱们住,正好我不在家,我也不放心你一个人在家,怕等我回来的时候房子都是乱的,想辛苦爹娘替我们打理打理。”
木盼一回到房间就对着云泰提一个要求,看到的却是他意外的目光。
“你别这样看我,我一直在绣坊,一个家里可不能没有女主人,你一个大男人随随便便的,我可不相信你能把房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到时候就辛苦爹娘帮忙看着房子,打扫打扫房间的卫生。”
云泰瞧着她,眼里闪着细碎的光,嘴角微微勾起。
“你跟我说没用,到时候你亲自跟爹娘说。”
“那你到时候要帮我说话,一定要把他们劝过去,我可不想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要四处收拾房间……”
她的声音轻轻柔柔,带着一丝寻常时没有的灵动,看得有些移不开眼。
说是爹娘过来看房子,其实还是顾着老房子不大,到时候兄弟俩都成婚了,一家三个女人,实在不是什么好事,而且人多太挤了。
正好木盼不常在家,家里只有一个男人太冷清,一个男人又要干活又要打理房子肯定忙不过来。
到时候爹娘过来,平时都是一家三口好相处,还能打理房子,也不用因为一大家子挤在一起闹哄哄的。
想到这些云泰看向她的眼神都带着笑。
即便他们在思想上有差距,生活习惯上有差距,而且这些差距到现在都没办法融合。
可她是个孝顺的,也是个大方的,一看家里需要花钱从来不会扣着钱,更不会斤斤计较说家里谁多花了钱。
他就喜欢这样的,不止是因为受益人是他和他的家人,还因为一家和睦就是要靠所有人付出。
有能力就多出一份力,有钱就多出一点钱,一家人的目标就是让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她显然就是这种人,有钱了也会想着家人。
木盼说着想到今天那些嫂子和堂姐们过来的事情,又想到花娘说的事情,觉得该跟他说一说,索性开了口。
“今天几位嫂子和堂姐过来了,都想学刺绣,我让她们劈丝,她们做不到,不是学刺绣的苗子,期间听她们说了不少事情,了解她们各家的情况,她们说不希望孩子像他们一样一直在这个村子里,担心家家户户土地不多,怕孩子以后连饭都吃不饱,想给孩子们出路。”
“我听她们的意思是让男娃去上学堂,让女娃学刺绣,偏偏又没有钱,想着借钱也要送孩子去学堂,我听着这话像是要跟我们借钱送孩子读书,但是她们没有明说,我就装没明白,你说这事儿怎么处理?”
木盼说完瞧着他,清楚瞧见他眼里的笑意被严肃取代。
房间是安静的,他没有说话,眉头皱起,垂下的眼眸让人看不清情绪。
木盼没有催,静静等着,家里事就没有自己乱想的道理,有事该说出来。
那些亲戚是他的亲戚,而他们是夫妻,一旦涉及亲戚的事,哪怕知道彼此意见不同,也该好好商量。
云泰安静了好一会儿,知道有些事情瞒不住。
“你说的这些事早前就有人跟我提过,当时你刚打算把新房子建起来,我就没跟你说,如今你听到了,我也不瞒着你。”
“事关家族大事,我们这些兄弟虽然不是同一个父母生的,可当初是吃同一碗饭长大的,如今他们需要帮忙,我不会不管。”
十多年前的灾年,他的阿爷阿奶,大伯伯母还有叔叔婶婶这些长辈再饿也忍着,省出一碗粥都是给他们这么多小辈一人一口撑着。
他当时还小,很多事情都不得了,可永远记得长辈们是如何省着一口吃的给他们这些小辈。
他们这些兄弟姐妹就是这样过来的。
这些事情已经不能用其他东西去衡量。
这么些年里几位堂哥和长辈提起家中小孩的未来时,说不希望孩子过得跟他们一样苦,不希望孩子以后守着一两亩薄田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孩子要读书,读书才有出路,姑娘家要有手艺,有手艺以后才不会被人看不起,不会被饿死。
他们说他家现在最有钱,希望借钱也好,做什么都好,说什么都要先紧着孩子。
他没有拒绝,哪怕他很清楚那些钱不是他挣的。
“嫁给我让你吃亏了,家里的钱很多都是你赚的,你不光要补贴家里,还要操心大哥三弟的婚事,如今连我那些亲戚都盯上你的钱。”
“我很清楚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我不能看着那些小辈过着跟我一样的日,你的那些钱我尽量能不用就不用,我们一家靠着卖柴也弄来一些钱,到时候会借一些给亲戚,如果真到了要用你的钱给他们交束脩,我会记好账,就当是我借你的。”
看到她脸色不太好,他已经顾不上了。
有些事哪怕她要阻拦,他还是会做。
他做不到自己过上好日子,却让曾经有过命交情的兄弟过得那般艰苦。
兄弟之间没有求过人,如今为了孩子求人,他找不到不帮的道理。
木盼瞧着他,这一次他不是跟她商量,而是已经有了决定。
在家里,房子想怎么建,想建多少房间,想让谁住,这些他都会听她的。
可在亲戚家孩子上学堂的事情,不管她同不同意,他都有了决定。
她很清除在云泰眼中,他们这一辈可以苦一点,可以吃得差一点,可以一辈子烂在土里。
但是那些小辈不能,哪怕是节衣缩食,他们也要送孩子上学堂。
对于这些贫苦老百姓来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他们这一辈走不了了,就说什么也要把下一辈送到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