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8章 迎亲【1 / 1】

浮生岁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家有三个成了家的儿子与两个出嫁了的女儿,孙子辈的就更多了。

今天的新娘子在家中女儿间的排行就在第四位,名叫容棋,但入乡随俗,知道了李家的规矩,唐晓曦见到新娘子得叫她李四娘子。

李容棋住在家中的后院里,此时后院里摆了几口红箱子,有是李家的陪嫁。

大户人家会提前将陪嫁物品送往夫家,而平民百姓则是会在结婚当日带着陪嫁一起过去,因为东西实在不多,一起带过去也好看。

几口箱子是敞开着的,目的是晒妆,看着有两套饭碗、子孙桶等,一箱的衣物,另有几根木簪子首饰,一套银制的首饰放在最上头。

这是唐晓曦第一次在这里看见银子,可见李家确实过的富裕。

另外还有几套被子与一条放置在最上面的羊皮被子。

如今的棉花并没有普及开来,所以到了冬天,有钱人家盖的就是各种动物皮毛,甚至还有鸭绒被,而最普遍的是羊皮毛与兔皮毛。

但这也是富裕人家才能置办的起的了,穷苦人家不过是多穿几件破旧衣服,硬熬罢了。

唐晓曦到的时候已经聚集了很多年轻的女子,大约都是来添妆的姐妹好友。

婚房里到处都张贴着喜字,红绸随着微风飞舞着,在阳光的映衬下,房间里似乎都散发出了红色的光辉,却显得新娘子的面颊更苍白了几分。

唐晓曦看到李容棋的瞬间便隐隐猜透了昨天见到的场景,果然就是被棒打了的一对鸳鸯,各自分飞。

李容棋端坐在床边,穿着粉红的襦裙,低头不语。

看起来像极了害羞,不爱讲话的模样,但所有的动作却更像是提线木偶,没有灵魂。

周围的欢笑声依旧在继续,唐晓曦看着却的觉得有几分抑郁,不忍多待,她拿出了荷包,放于专门添妆的喜盆里,说了句百年好合。

今日来的人多,多有李容棋不认识的,她也只是抬起微红的眼睛,扯出了一抹微笑,回了声多谢。

这便是唐晓曦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次添妆。

故事不会因为谁的不情愿而停留。

大人们忙忙碌碌了一日,天色已近傍晚,李家也将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众人散去,等明天的正日子再过来帮忙。

唐晓曦跟着潘丽芬准备回村,刚出里山村时,却瞥见远处山头上,隐约站着一个人,望着李家的方向。

她本想将这件事情讲给潘丽芬听,但考虑自己不了解前因后果,自己家又没什么能力,实在不能帮这对什么忙,还是闭上嘴巴吧。

她只能默默低下头,跟上潘丽芬的脚步回家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潘丽芬和唐晓曦就已经好好捯饬了一番,潘丽芬穿的是一套蓝色襦裙,唐晓曦年纪还小,穿的是一身绿葛布竖褐,外面加了一件嫩黄的交领半臂。

这已经是所有衣服里最好的两套了。

唐晓曦看着翻出来的衣服,深深的叹了口气,回想以前,衣服随便穿,要是想换一件新衣服,就上一下淘宝,三四天就到了。

不像现在,件件都是补丁衣服,要想添件新衣服,还得自己做,裁衣、缝制起码也得三四天了。

时间上虽然差不多,可花在里面得工夫,可差的多了。

还没感叹好呢,潘丽芬就已经收拾好了,母女两个携着手一起出门前往里山村。

一路上遇到了几个李家的亲友,众人聊着今日的婚事,浩浩荡荡而来。

李家早已忙活开了,因为上午男方那边便会来接亲,所以要准备好各种物品。

大启朝迎亲一般都是下午,但也会因人而异,有些人家距离远便会提前到早上,还有些人家甚至得提前几天迎亲呢。

李家众人忙里忙外的,潘丽芬与唐晓曦也帮着端了几次甜汤给客人,慢慢的人越聚越多。

突然有一个声音笑着大喊道:朗家接亲来啦!

一阵慌乱,所以有冲向了大门口,准备好好看看接亲队伍。

只见队伍得前头是一支带鼓带锣的乐人们,奏着欢快的乐曲,领着队伍而来。

后面是新郎的家人,看样子应该是兄嫂,再后面便是担着彩礼的亲友,一共有六副担子,沉甸甸的。

最后面还跟着一架红花轿,由八个人担着,花轿不新。

这是因为民间自己有轿子的人家实在太少,而且也不常用,所以有专门租轿子的地方,这个花轿便是租来的,跟着的轿夫也是专门做这门生意的人。

李家人见他们脚步快,都临近大门口了,忙将大门关上,这是给新朗家设置关卡,意思看看郎家对新娘重不重视。

新郎家也不慌,几十人一起到李家门前,齐声大喊:“新妇子!”喊了有十几声,一声高过一声,李家才将大门打开,将人都迎接进去。

这便是乡间婚礼的催妆了,并没有现代人的各种接亲游戏,也没有古代大户人家的复杂,只讲究个心意,朴实的很。

李家的妇人们端出了一碗碗的红豆圆子羹给来迎亲的人,里面加了足足的糖,吃了的人都竖起了拇指,给足了双方面子。

欢声笑语间,媒人便引着打扮好的新娘出来了,她穿着一身青绿色的嫁衣,头上戴着一对金步摇,手里持着一把却扇。

乐人们见人出来了忙起身,又换了一曲开始欢奏起来,迎接着新娘走出房门。

围观的众人也都欢呼起来,各种祝福词层出不穷。

伴着亲朋好友的祝福,李容棋拜别了父母,这一去便是另一番天地了,不知前路如何,李容棋止不住自己的眼泪,手帕子都沾湿了。

李父李母只当女儿实在舍不得自己,好好宽慰了一番,亲手将女儿送去了门坐上花轿,跟随着迎亲人而去。

新娘子身边跟着几个亲属,有叔伯、兄长以及嫂子,这些人是跟着去送嫁的,会在新郎家吃过饭再回来。

剩余还有跨火盆、三箭定乾坤以及三叩九拜等礼仪,便是在夫家举行了。

送走新娘子,李家的长辈抹干眼泪,收起别离的情绪,笑着回头继续招呼着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