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姥姥回家后,江清南像献宝一样把那盒绿豆糕拿给她。
陈姥姥并没有拿来吃,她只是让江清南把绿豆糕留着,待会儿先拿去拜祭他的父母,等扫完墓,再把它拿回家留着慢慢吃。
骆村这里有个习俗,据说祭品祭奉过祖先后,再让自家人分吃了祭品,这一年就会得到祖先的保佑。
虽然前些年,上面要求破除封建迷信,但是村里人每逢清明、重阳两节,还是会悄悄带上祭品去拜祭祖先,回去后,全家再把祭品分吃完毕。
陈姥姥见余海川已经买了香烛纸钱,院子里又晒着今年的稻谷,于是,她就拿了三斤新谷子去和隔壁邻居换了一斤白米回来,预备煮一些白米饭带去扫墓。
其实邻居家的白米也不多了,原本是不想换的,但得知陈姥姥是要拿去拜祭女儿女婿,她自己又拿了三斤谷子过来换,到底还是跟她换了。
前些年,年景不好,村里家家户户种的稻谷都是要拿去换钱或者换粗粮的,也就是这几年上面分地了,地里收成也好了,大家手头没那么紧,才留下那么一两袋谷子在过年过节或是亲戚探访时,自家煮上一锅白米饭吃。
……
余海川在厨房煮红烧肉。
他把五花肉清洗干净,整条放入开水中烫了一小会儿,捞出肉后,放在冷水里放凉,再切成块。
他往锅里倒入花生油,再放入桂皮、香叶和八角,用小火炒出香味,加入五花肉一起用大火煸炒。五花肉煸炒至两面稍为微黄后,放入冰糖、生抽、盐,姜片,再加水用小火炖煮30分钟。
在这个时间里,他把陈姥姥带回来的白米给煮上了,还打了两个鸡蛋在印着大公鸡的粗瓷大碗里搅拌,加油加盐,放进锅里蒸水蛋。
厨房里油烟大,但这是个棚子搭建的厨房,并没有留窗户。
他走到门边深吸一口气。
江清南蹲在院子里的压水井旁边,他倒了一点洗洁精到搪瓷盆里,那瓶洗洁精是余海川早上刚买回来的。
明明是要洗碗,但江清南洗着洗着,却玩起了泡泡,手指一下一下地戳着泡泡玩。
这时姥姥从屋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剪刀和一件剪好的绿色纸衣,她提醒道:“江江,要好好洗。”
余海川不声不响地把目光移回来。
江清南回头看了一下姥姥,神情有些心虚,而后又重重地点头,他也不玩泡泡了,一脸认真地拿着块洗碗布在擦碗。
饭菜好了后,余海川拿碗分别装好,再放进一个带盖子的竹篮里,另外一个篮子装的是香烛纸钱、纸衣服这些。
他拿了把锄头把两个竹篮挑起来,就和陈姥姥、表弟江清南一起上山拜父母。
骆村有座小山叫铁公山,那里专门埋葬村里人的骨灰。
铁公山说是小山,但它其实就是个小山坡,它前面是一片竹林,旁边有一条村道,后面是大片的农田。
余海川的父母,还有江清南的父母都埋在山腰上,隔着也不远。
现在没有人上来扫墓,整座山里就他们几个人,偶尔还能听见蝉在树林里热烈地鸣叫。
“大川,这儿就是你爹娘的墓。”陈姥姥给他指了方向,然后又指了不远的一个地方:“那里是你小姨和姨夫的坟。”
陈姥姥每年的清明、重阳都会带江清南过来扫墓,距离上一次扫墓都过了三个月了,墓地周围的杂草又长了起来。
余海川把东西放下,站在自家爹娘的坟头沉默了好一会儿。
过了好一会儿,陈姥姥喊他,他才回了神,而后拿起锄头去给墓地除草,等清理完自家爹娘的坟头,又去清理小姨和姨夫墓边的杂草。
陈姥姥拎起那个较重的篮子,对江清南说:“江江,去把那个竹篮拿过来。”
江清南听话地拎起另外一个放着香烛纸钱的竹篮,跟着姥姥走到大姨的墓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