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39.第34集《佛法修学概要》【2 / 3】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足履吉祥诸尘土,顶戴接受诸天人,

稽首礼拜得持供,故具尸罗为胜种。

一个持戒的人,他的威德力达到什么程度呢?佛菩萨说他走过的尘土叫作吉祥土,而且他受到天人的顶戴恭敬。你看有些女众,她先生往生以后就守住贞节,守住不□□戒。这个房子闹鬼,她一去那个鬼马上就离开了。

鬼神、护法神跟人天对持戒的菩萨特别地尊重,他是顶戴受持来恭敬持戒的菩萨。他不但是顶戴,还礼拜,还做种种的供养。持戒之人受到人天的礼拜供养,所以成就戒波罗蜜,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胜种。

所以智者善自思惟持戒的功德跟犯戒的过失。思惟持戒者自利利他,毁戒者自他俱损,则持戒之心任运而生。所以我们还是讲到以愿导行,所有的波罗蜜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你要产生强大的意乐才能够付诸行动,一定有誓愿力、观照力,才能够有行动力。这个是菩萨道的一个基本次第。

辛二、正修

那么应该用什么心态来持戒呢?这有四个方法,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诸行所依谓菩提心,不应失坏渐令增长者,是为趣入戒等诸行所持根本,亦是第一遮止损害一切有情。大地以上所有尸罗为所愿境,于初发业诸进止处,当从现在至心修学。特当了知十不善业等性遮诸罪,日日多起防护之心,又于自受律仪诸根本罪,尤应励力数起防护。

宗喀巴大师讲到持戒的四种重点。因为戒很多,我们要把握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就是保护你的菩提心。保护菩提心的方法,使令菩提心增长:

首先,遮止损害一切有情。持戒的内容很多,但是以瞋心所发动的业力最重。从菩萨道的角度,先消灭这种对立心,瞋恚心,因为这直接伤到根本。

菩萨道,你一个微细贪爱的活动,比如你这个人喜欢喝喝咖啡,喜欢吃吃甜甜圈,乱不了,这个喜欢享受不影响你菩萨道。但是你脾气很大,障碍菩萨道,因为菩萨道最怕的就是那种依止对立所发动的瞋恚。这个我们在下一个忍辱波罗蜜会讲到。

所以我们在持戒的过程当中,先遮止损害一切有情,因为这个是直接性、根本性地伤害我们的菩提心。你菩提心一伤掉,就没有所谓的波罗蜜了,就从菩萨道直接打入了人天乘,你这个层次就完全被降级了。你菩提心一旦被破坏,你本来是修波罗蜜的,变成人天善业,变成有漏善业了。你从菩萨道掉了三级,你就连人天、连二乘都不如了,你的档次就直接被降下来,所以菩提心是不能破坏的。

其次,在整个大地以上所有的尸罗,我们都应该去进止。“进”就是应该去做;“止”就是应该停止。这个止作二持都应该至心学习。你受了菩萨戒,你就没有哪一个戒法是不能学的,都要学了。所以菩萨戒你就不能够说:这件事我做不到。不能这样讲!你要说:我尽量去做,凡事尽心尽力。

所以菩萨戒以后,因为你当初缘的境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嘛。所以菩萨戒你已经没有资格画地自限了,你是向佛学习,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志为己志。因为你自己在因地的时候,已经站在佛的角度来修学了。其实你站在一念清净心,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你跟佛陀是站在同一个角度了,你只是因缘不圆满而已。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就不能画地自限了,所有的戒法、所有的善法,你都应该至心学习。

第三,你除了佛陀所制的戒法不能去犯、性遮恶作诸罪不能去做之外,世间的善法,所谓的十善业等你要尽量地去做。除了佛制以外,世间上所公认的善法,这种慈善的事业,也应该尽量去随喜、去做。

第四,对于所受的戒律诸根本戒,你特别要去数数防护。

这根本重戒,我们解释一下。菩萨的重戒有十个:杀、盗、淫、妄、酒、说、毁、悭、瞋、谤,十波罗夷罪。前面四个叫根本戒,后面六个叫作六增上戒。

杀盗淫妄四戒为什么叫根本?因为它是保护你人身的。你犯了根本,你来生连得人的果报都没有了。你没有得到人身,你菩萨道就中断了。所以这个是根本重戒,是保护你人身的果报。

那么后面的六增上戒也很重要,它们保护你的菩提心。第五个是酒,但是菩萨戒的制酒戒,不是不饮酒,是不卖酒。不饮酒,是把它判作轻罪。因为酒会让一个人失去理智,你卖酒的过失影响更严重,伤害更多人,所以第五个是不酤酒。

第六个说四众过罪。这个四众包括出家的两众:男众、女众,也包括了在家两众。这在家两众,特别指的是受过菩萨戒、在行菩萨道的居士,你都不能讥嫌,有过失只能够私下劝谏。因为你说四众过,影响到佛法的住世。因为每一个菩萨都有他的因缘,他有他摄受的对象,有他领导的对象,即便他有过错,我们不能公开批评他,不可以!因为以佛教的大局为重,所以不能说四众过。

第七个自赞毁他。这个特别指僧团团体跟团体之间,可以自赞但是不能毁他。你卖瓜的可以说你自己的瓜甜,你说我这个道场很好,可以,但是你不能说别人道场不好。所以这个都要注意,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道场之间的对立。

第八个悭惜加毁罪。你受了菩萨戒,只要有人跟你乞请钱财,你多少都要给予,你不要管他是真的乞丐还是假的乞丐。他只要向你乞讨,已经遇到你了,表示你跟他有缘;第二个,他出手跟你要钱,你一定要给他。

如果你受了菩萨戒,你最好身上准备一点零钱。真的,你在马路上遇到这种情况,你多少给他一点钱,重点在于要保护你的菩提心。你不给他,你就拒绝众生了。因为他已经跟你乞求了,他开口,不管他嘴巴讲或者他写一个纸条,你看到了,你就一定要给他。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

第九个,瞋心不受悔。人家曾经伤害过你,但是他向你忏悔了,你一定要接受忏悔,你要有宽恕包容的心。

第十个,谤三宝罪。谤三宝罪就是菩萨遇到甚深的佛法的道理这种不思议境,你不能毁谤。就算你不相信,也请你闭嘴,不能谤三宝。因为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这个地方,贪引起的只有一个,就是悭惜加毁罪,贪心引起的就是不布施;瞋心有三个:说四众过、自赞毁他跟瞋心不受悔;愚痴引起的一个谤三宝罪。

我的建议是这样,即便你没有受菩萨戒,你最好把菩萨的四重学一学。因为这个保护菩提心很重要,当然你有因缘,能够受菩萨戒最好。否则你点点滴滴都在漏失你的菩提心,菩提心一漏掉,你的根本就崩溃。

我刚刚讲过,你本来是一个菩萨乘,就直接掉到人天乘去了。这个时候你所修的善业,都不能构成波罗蜜了,你就没有超越生死的力量。你那个车乘的力量从一个大车子换成小车子,力量不够。你这个伤害是没办法弥补的。我们一时的过失随时可以弥补,但是你把菩提心破坏了,你就没办法弥补了。

所以我们会有一个专题,专门来讲戒律学纲要,怎么保护你的菩提心。戒律,你一定要清楚,有些事情你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情你做不到,你应该怎么做?这件事我真的做不到,但是做不到,佛陀会告诉你:你做不到,好,那退而求其次,你应该做到什么程度?至少保护菩提心。我这个善业我放弃,可以。但是你放弃了善业,你起码把菩提心保住。

所以你今天研究戒律,就是进可攻,退可守。你做到的部分你不但保护菩提心,你还能够把善业拿下;但是有些我做不到的,你应该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至少守住你的根本——菩提心。

所以戒律你要好好学,我们这一堂课讲完,未来有一个专题讲到戒律学纲要,专门讲如何能够从菩提心的角度来修善,怎么做到那种程度,你有把握做到的,不但安住菩提心,把善法也拿下;如果你做不到,至少保护菩提心。这一块我们到下一个主题,慧尊法师再来说。

庚三、修习持戒差别内容

那么我们看最后的总结:修学持戒的差别内容。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生善,身心庄严,引生禅定;破恶,度恶业。

佛陀制的戒律有三个重点:一个叫摄律仪戒,叫作誓断一切恶;第二个是摄善法戒,叫誓修一切善;第三个是饶益有情戒,叫誓度一切众生。

这三个戒,佛陀有严谨跟宽松的差别。凡是断恶这一块,佛陀制得非常严格。在调伏烦恼、调伏罪业这一块,佛陀几乎没什么开缘,就是你一定要去做,没有选择。你没有选择,没有其他的方法。这件事情创造了很大的过失,你一定要遮止。不能做要他做,不能断要他断。你看看菩萨戒,只要誓断一切恶的,佛陀制得非常严格。你不能说的过失就不能够说,没有什么开缘。

但是修善法,佛陀适当开缘,开缘就比较多了。你刚好在闭关,你在研究一个功课,你这次放生不能参加,可以,但是你要随喜。你要做如是思惟:我暂时不参加,但是我随喜这次的善法。所以到了修善,开缘就多了。但是开缘的过程当中,佛陀会告诉你,你怎么去面对这个因缘,去保护菩提心。

到了度众生,开缘更多了。在菩萨戒,几乎你可以完全不度众生,但是你又能够不伤害菩提心,还是可以。你说我程度不够,我万一讲错话,可能会误导对方,可以开缘。

所以在整个菩萨戒里面,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是最严格了,开缘最少;第二个是开缘稍微多一点;第三个饶益有情戒,几乎是有很多很多的开缘。这个就是在持戒的方面有轻重的差别。

它的果报:身心庄严,引生禅定,调伏我们的罪业。我们前面说过,你来生跟今生,如果你要有一种贵气、庄严,持戒是很重要,不是只有福报而已。

己三、忍辱度 分三:庚一 、忍辱自性。庚二、趣入修习忍辱方便。庚三、修习忍辱差别内容。

庚一、忍辱自性

我们先看看忍辱的体性。请合掌。

《广论》云:耐他怨害,安受自身所生众苦,及善安住法思胜解。

忍辱有三个对象:第一个,耐他怨害,这个指的是人。有些人来毁谤你,破坏你,菩萨应该安忍不动,对人的忍辱。第二个,对环境,安受自身所生的众苦。我们参加一个共修会,参加一个课程,太过寒冷,太过炎热,有种种饥渴,环境的逼迫应该安忍。第三个,对法,对于甚深的法义,即便你不了解,你要尽量让自己保持信仰,随顺忍可,不生疑谤。

所以安忍有三个重点,这就是忍辱的自体,就是安忍不动,就是遇到人、环境跟法三种刺激的时候,你能够安忍不动,这叫忍辱波罗蜜。

庚二、趣入修习忍辱方便分二:辛一 、加行 ;辛二、正修

辛一、加行

我们怎么来做一些心理建设修习忍辱。先看第一段。

《行论》云:

千劫所施集,供养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毁。

在《入菩萨行论》,古德说:“千劫所施集”,一个菩萨经过一千劫的时间积集了布施、持戒的善业,包括什么呢?包括供养佛陀这种殊胜无上的福田,你积集这么多善业,你可能会一念的瞋恚心把它完全破坏,就是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菩萨道,第一个你要知道怎么去种树,你要把这个功德林种起来;第二个,你要避免火灾。有些人很可惜,他会布施、持戒,他会积集善业,但不知道怎么保护这个善业,就是遇到事情太冲动。我们积集善业很辛苦,往往牺牲睡眠,牺牲很多的体力,牺牲资具,我们点点滴滴把这个树林建立起来了,但是你可能一把火就把它烧光了,这非常可惜,也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们在行菩萨道,除了会种树以外,你要避免火灾的发生,瞋心的火尽量不要发动,这个杀伤力太强了。你说我拿了刀子把一棵树砍断,没什么大不了,你还有很多树嘛。但是你这个火把它全部烧光了,就非常可惜了。

所以菩萨道你贪图享受,乱不了,不会把你的功德林都烧掉。你拿几个水果来吃吃,损一点福报而已,水果照长,但是你发脾气,这个就很严重,非常严重!要避免。

我们看下一个。

又《摄波罗蜜多论》云:

若有弃舍利他意,佛说忍为胜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