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6章 二五章(修)【1 / 3】

沉筱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衍听了这话,愣了愣,觉得柳昀对苏时雨关心过了头。

一时又想起这两日间,宫中关于十三殿下与苏晋的传言,生怕柳朝明也被牵扯进去,打断道:“这就不必了吧,若这事儿里头真裹着什么,太子殿下早也料理了,我都察院横插一道,岂不给东宫那头添堵么?”

钱三儿又道:“柳大人,赵大人,其实十三殿下打发走两个守卫还不是最怪的。”他觑了觑二位堂官的脸色,说道:“最奇怪的是,这两个守卫出了应天府没多久,人便不见了。”

“不见了?”赵衍一惊,“这是个什么说法?是被人劫走了,还是半道上跑了?”

钱三儿摇头道:“这就不知了,咱们这里有锦衣卫卫大人的密信,消息倒还快些,估摸着东宫那头要明日一早才知道这茬呢。”

赵衍与柳朝明对视一眼:“你怎么看?”

柳朝明略一思索,算了算此去西北的路线,吩咐道:“命江西,山西,陕西三道的监察御史务必留心,辖区内若发现这两名守卫的踪迹,当即上报,不得耽搁。”

苏晋又将已有的线索在心里理了一次。

柳朝明不知用了什么法子,查到寻月楼的头牌宁嫣儿的死与晁清的失踪有关,并从刑部提了张奎这个死囚给她;朱南羡亲自去刑部大牢,找到张奎“摸尸”时,从宁嫣儿身上摘下的玉坠子,证明张奎当日所交代的话属实——他对宁嫣儿的死因的确不知情。

而眼下需要查明的是,一,宁嫣儿死因为何;二,晁清的失踪,与宁嫣儿的死究竟有何关系。

据张奎交代,他当日在乱葬岗发现宁嫣儿的尸体后就晕过去了,醒来以后是被寻月楼的老鸨诬蔑成凶手。

他既然是被冤枉的,那么这名构陷他杀人的老鸨一定知道些什么。

苏晋握牢手里的玉坠子,对朱南羡道:“多谢十三殿下,臣已知道当如何查下去了。”

朱南羡原想陪她一起查,但天色已晚,他今日在北大营还有要务,“嗯”了一声道:“若有所需,你便指人来王府说一声。”

苏晋又是谢过,将朱南羡送出了衙门。

待朱南

羡的身影消失巷口,苏晋回到衙门内,交代了一句:“阿齐,备马车。”再扫了一眼立在一旁的周萍,想了想道,“皋言,你将官袍换上,陪我出去一趟。”

周萍看她刻不容缓的样子也不敢耽搁,将官袍换好,苏晋已坐在马车的辕座上等他了。

刘义褚站在衙门口问:“你二人这是去哪儿?”

苏晋将周萍让进车内,一扬马鞭面不改色道:“青楼。”

刘义褚连忙将茶碗往阿齐手上一递,追了几步攀上车辕:“捎带上我捎带上我。”

暝色四起,十里秦淮笙歌渺渺。

苏晋将马车停在坊外,一路往寻月楼而去。

周萍得知苏晋是为晁清的案子而来,忍不住埋怨:“你既是来办案的,为何你穿便服,独我一人穿官服?你可晓得为官的寻欢被抓是个什么惩处?就是孙大人,平日将这儿当娘家的,也只敢自称盐商。”

苏晋与他解释:“水坊里的女子是见惯了官老爷的,我从八品的品阶太低,镇不住场子。”又道,“待会儿到了寻月楼,你莫说你是京师衙门的,说是刑部的。”

晁清的案子没走京师衙门,刑部的名头才管用。

周萍仍觉不妥,刚要开口分辨,前头带路的刘义褚回过头来:“别吵了。”抬手指了指一旁的楼阁,“到了。”

比起另一端歌舞升平的河坊,寻月楼门庭十分冷清,若不是大门还敞着,只当是闭门谢客了。

楼阁大厅里坐着一名女子,手持一把绣着蝴蝶的团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左边台子上倒是有个拨琵琶的,弦音泠泠,也是寥寥一曲离歌。

苏晋顺着方才的话头,对周萍道:“腰挺直了,下巴仰起来,拿出点官老爷的派头。”

周萍气不打一处来,正要发作,却被苏晋十万分认真的一眼看了回去:“待会儿我会说你是刑部的周主事,你千万别露馅了,切记。”

坐在厅中摇团扇的妇人见苏晋三人进来,不由讶然道:“几位爷是——”

苏晋打断她的话:“这位乃刑部周主事,你便是这楼里的老鸨?”

女子一听这话,连忙使了个眼色让琵琶女过来,两人一起先跟苏晋三人跪下拜了拜,

这才道:“回这位大人的话,奴家不是媛儿姐,媛儿姐早几日便已走了。”

“走了?”苏晋一愣,看了刘义褚一眼。

刘义褚当即拉开一张椅凳,说:“大人您坐。”

周萍点了一下头,依言坐下。

苏晋提着茶壶为周萍斟好一盏,问:“你们这又是怎么回事?别的姑娘呢?”

女子一脸狐疑地望着他三人:“这……不正是因为刑部日前审的那桩案子么?”

被苏晋的目光一扫,她又垂下头,诺诺交代:“约莫是三月头,我们这的头牌宁嫣儿离奇死了。媛儿姐,就是大人方才问的老鸨,被刑部叫去问过几回话后,忽然说

要嫁人,也收拾行囊走了。楼里的姑娘觉得不吉利,纷纷去投靠别的河坊门楼,只有奴家跟妹妹留下来。”说着,看了苏晋一眼,脸一红道:“大、大人若只是来寻欢,奴家跟妹妹也是伺候得过来的。”

苏晋甚是无言,过了会儿才又问:“那老鸨可提过嫁去哪户人家了?”

女子垂眸道:“这倒没有,不过像草民这样的,若非遇上真能心疼人的,也就嫁个官老爷富商为妾吧。”

寻月楼的老鸨消失得这么是时候,看来是真的有问题。

苏晋思量半刻,转而又问起这两名女子可曾见过一个书生模样的来过此处。

可惜平日到秦淮河坊的书生模样多了去,她怕打草惊蛇,没有提晁清的名字,两名女子只说不记得,线索到这里又断了。

苏晋在心里叹了一声,对周萍道:“禀主事大人,下官已问完了。”

周萍“嗯”了一声,“那……且先回吧?”

两名女子一路将苏晋三人恭送至寻月楼外,那名手持团扇的忽然唤道:“大人。”她犹疑了一下,问道:“大人当真是刑部的么?”

苏晋心里头一凝,面上倒没什么表情:“怎么,本官来问话,你还要查一查本官的官印么?”

女子连忙跪地道:“大人误会了,奴家绝非此意。只是三月头的时候,有几位官爷来这里吃酒,唤了嫣儿去陪,奴家记得,他们中,其中有一位就是刑部的。吃酒过后的隔日,嫣儿便死了,之后媛儿姐也嫁人了。奴家跟嫣儿是好姐妹,直

觉她死得蹊跷,约莫跟此事有关。可是……”

她说到这里,看了苏晋一眼,似是有些胆怯。

“可是什么?”苏晋道,瞧出了她心中顾虑,又道,“你放心,本官此来只为问案,不会为难于你,更不会置你们于险境。”

这名手持团扇的女子与宁嫣儿原是极好的姐妹,宁嫣儿死后,她听说案子囫囵结了,一直为宁嫣儿不平,奈何申冤无门。今日看到苏晋三人,她本心中是防备,可方才听他们问话,又觉他们当真是为查案而来,一咬牙关,心道罢了,还是将该交代的都交代了,大不了以后离开秦淮,去别处谋生,总好过一辈子良心不安。

“大人明鉴,方才大人问起的书生模样,奴家确实记得一位。那日正是三月初六,咱们楼里来了个极清俊的书生。他说他是头一回来这样的地方,瞧着有些生涩,嫣儿看了喜欢,就亲自去招待了。过不久,方才奴家提的那几位官老爷也来了。几位官老爷原本没叫姑娘,后来吃了点儿酒,不知怎么,就把隔壁招待书生的嫣儿唤了过去,当时还起了点争执,媛儿姐亲自上楼问了问,之后像是见没什么大事才下楼来。谁知隔一日,嫣儿就不见了,当夜消息传来,竟然说人已经死了,可怎么死的,在哪儿死的,任谁也不晓得。”

苏晋问:“那几位官老爷将宁嫣儿唤去陪酒,为何会起争执?”

“他们说嫣儿在隔壁屋里偷听他们说话,可嫣儿说她什么也没听到。”

苏晋又问:“你可记得那位书生叫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