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8章 第 58 章【5 / 13】

桃花白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打仗最影响就是粮价物价,内陆就不说了,边关第一影响最深。

毕竟旁边有个随时准备侵犯你的“邻居”,你还有心情种田吗?种粮食都来不及,更不要说种棉花这种经济作物了。

养马的地方也一样,那边水草是丰盛,地方开阔,适合养马。

但随时要打仗,养马岂不是给别人养?

但经过柴力他们那一仗之后,边域安稳,过了不到几个月,百姓们渐渐恢复生机。

这还是打胜仗的第一年,若是安稳个四五年,这棉花价格,葡萄酒,葡萄干价格,都能降下来。

所以詹明说,要感谢柴力,一点也没错。

因为那边恢复得好,去年四月底棉花种下去,一年没有战乱,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棉花产量也是喜人,所以连詹明都能弄来不少。

可见今年的产量是真的不错。

老陈跟老梁可能还一知半解,可纪彬心里已经明白这些因果,心里倒是念了句那位太子的好。

若不是他打胜仗,这日子还没那么好过。

但这都是大事,詹明继续要讲的,却跟他们息息相关。

也就是汴京的种棉热。

没错,古代人也是会跟风的,更会找些投机的买卖。

如今在汴京各家门户里,最盛行的就是种棉花。

种田这东西不是什么丢人事,就连官老爷都十分关心,甚至还为棉花写诗。

毕竟在文人眼里,这么洁白温暖的东西,跟他们难道不一样吗?

当然跑题了,因为今年边域那边棉花产量十分好,运到汴京后,让不少人头一次接触棉花,更多人知道了它的好,自然想要更多棉花被,棉花衣。

可这东西,一两四千文,最上等的绒棉要六千文。

别说普通人,就算是富贵门户也觉得贵。

毕竟像纪彬家里,他一个,引娘一个,差不多就要六十两银子。

如果是人口众多的人家呢?

一家一二十口人,这钱岂不是跟流水一般。

有钱人也会算账的,所以都在琢磨着能不能自己种。

但之前也有人想过,把边域的棉花移植过来,可是技术不够,只能当观赏植物。

今年原本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可是边域的一户人家,却研究出更好的种植技术,甚至去年在鲁府一带已经种成功了。

只是当时知道的人不多,直到汴京这边有人发现,有些棉花不止来自边域,还来自鲁地,自然震惊。

鲁地跟汴京是不远的,那边能种,汴京岂不是也能?

所以这股种棉热潮也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