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朝阳看着祝伟和郑万龙一言不合就杠上了,无奈的出来劝架。
「朝阳,这事跟你没关系。事我先跟你提的,是他非要抢。」
「什麽叫我非要抢?稿子又没给你,怎麽让你说的成了你的一样?」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想让。
《人民文学》和《十月》同为国内的顶级文学期刊,又都在燕京,平日里因为约稿的事没少发生争执。
当年谟言的《红高粱》本是祝伟约的稿子,《十月》的张守仁看了稿子觉得写得好,就拿回了编辑部。
得知消息的祝伟怒不可遏,打电话骂骂咧咧的从《十月》手里抢回了稿子。
还有林朝阳的《高山下的花环》,当年本来刘昕武都谈好了要在《十月》发表的,却硬是被上级部门放到了《人民文学》发表。
像这样的案例近年来发生了不止一两次,今天新仇旧恨叠加到一起,祝伟和郑万龙大有一决高下的意思。
林朝阳倍感无奈,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还给两人出主意,想办法决出胜负来。
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于华偷偷的溜了出去,找了个长安街上的电话亭。
「喂,小琳姐,我跟你说——」
祝伟和郑万龙的头最终没有决出胜负,毕竟俩人也不可能真的干一架,但这件事不算完。
隔天,刘昕武和谢大钧在小六部口胡同口相遇,眼神对视之际,火药味十足。
刘昕武前年因为「舌苔」事件差点下岗,经过一番诚恳检讨和自我批评后才得以重返岗位,现在仍是《人民文学》的掌舱人,谢大钧则是《十月》的第三任主编。
两人气势汹汹的走进林朝阳家,还未及开口,就见沙发上坐着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两人先是一愣,而后如临大敌。
「你们几位肯定都认识,我就不介绍了。」林朝阳在一旁说了一句。
确实不用介绍了,《人民文学》的刘昕武丶《十月》的谢大钧丶《收获》的李小琳,国内三大顶级文学杂志的当家人齐聚一堂。
除了一些重量级的会议,这样的场景还是第一次。
「小琳什麽时候来燕京的?怎麽也不打个招呼?」
刘昕武脸上笑吟吟,可语气听着却有种说不出来的怪异。
「今天刚到,本来还想办完事去你那打个招呼呢。」
李小琳面色如常的回应,又跟谢大钧点头寒暄了一句。
「小琳同志也是为了朝阳同志的新作?」
打完招呼,屋里的气氛陷入了沉静,
隔了几秒,还是谢大钧率先打破了沉默,主动开口询问李小琳。
「是啊,我听人说朝阳的新作打算找杂志发表———」
林朝阳连忙拦住了她,「小琳姐,我可没说过这话。」
李小琳笑着看向他,「那可能是我听错了。」
「没错没错,我也是这麽听说的。」刘昕武连忙说道,看样子是打算三人成虎,众口金,造成既定事实,让林朝阳百口莫辩。
「老刘你过分了啊!」
刘昕武狡辩道:「我说我们听说的,又没说是你说的。」
林朝阳:—·
三人今天来的目的都很明确,就是奔着《入师》来的。
这两年国内的文学杂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
但归结起来最大的原因有三。
其一是持续了十多年的文学热潮已经充分的消化了前些年人们所压抑的精神追求;
其二是各种娱乐形式的兴起让老百姓的业馀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文学不再是重要选择;
其三是商业化浪潮正席卷全国,「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可不是一句空话,人们的关注重心正在发生巨变。
杂志销量下滑,大家自然要想办法。
早几年,每逢林朝阳的作品发表,相应杂志的销量必定大卖,一度在国内的文学期刊行业形成「林百方」现象。
以林朝阳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别管是哪家杂志拿到了他新作的发表权,当期杂志大卖是必然,而且还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杂志销量,好处巨大。
大家当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并且都对这次的新作势在必得。
哪怕他们现在连内容都没看到呢,也不妨碍他们的笃定。
几人表现的虎视耽耽,本来林朝阳压根没有通过杂志发表的想法,可他们这样兴师动众的上门,等于是把他架在火上烤,所以林朝阳乾脆闭口不言。
「朝阳,咱们的关系就不用说了。你可是我们《人民文学》自家人,不说玉书这层关系,你还是我们的编委。」刘昕武说。
谢大钧见他打起了感情牌,连忙说道:「玉书同志现在也不在你们《人民文学》了吧?再说,给你们《人民文学》当编委有什麽好处?光干活,不给钱。」
「不在了也是我们的战友。给《人民文学》当编委是荣誉,你以为这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刘昕武说着警了谢大钧一眼,仿佛他就是那个「想当的而当不上的」,尽显阴阳怪气。
「唉!」谢大钧叹了口气,「昕武你不说我都忘了,你当年也是我们《十月》的战友。」
在去《人民文学》之前,刘昕武一直在《十月》工作。
听着谢大钧的话,刘昕武脸上闪过一丝报然,刚才火力全开,把自己都给反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