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九以后叫桂芝【2 / 4】

屋外风吹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他身旁坐着的古榆看着李幸感慨道:“汤圆,大陆这边现在连饭都吃不起,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呢。老爷子七九年的设想,是到本世纪末,中国初步达到小康社会。标准是人均生产值八百美元,城镇百姓一年收入达到两千四百块,农民收入到一千两百块。这是二十年后的目标…

你们父子俩,都已经开始布局工业强国了?日本是工业强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早就突破一万美元了,现在都到两万美元了,这是我们想都不敢去想的数字。你们是不是想的太远了?”

李幸摇头道:“榆姨,中国太大了,人口基数太多,指望人均值升上来再考虑做强工业,黄花菜都凉了。当然,这只是对大陆的建议,不管大陆怎么选择,大唐自己都会做。不过我们能做的其实很有限,只能尽自己一分力。而且坦白的说,我和父亲不同,我爸爸不是很在乎这些家业,他很少过问,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人,笃信千金散尽还复来。雪妈妈真要开个口,他把家业全捐给国家都愿意。

可我很重视,因为大唐终究是我爸爸一手建立的,他交给了我,我就要做大,做强,我有自己的利益立场。”

这番话,也算直白的表明了他的立场:大唐,不会无私的奉献。

古榆闻言看了看秦大雪,见秦大雪默然不语,又看向古老,古老将手里的烟头摁灭,笑道:“这是好事,符合经济规律,更符合人性。你爸爸那样的,少见,是奇人,但越是这样的,反而越不好打交道。你这样的,更讲道理一些。而且你正在做的这些,对中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那我们为什么不支持呢?”

说着,对秦大雪道:“你不要避嫌,大气一些,放开手脚去干!该给正策,就给正策!要让大唐做大,做强,不仅是因为大唐也算是我们的民族工业,它也是我们对外开放的一个标杆啊!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秦大雪还是要保守一些,道:“我也不是保守,但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大兴土木里面的钢材问题。一应原材料都不可能敞开了供应一个港资企业,计划内的都不够用…”

李幸道:“没有关系,大唐正在和大荣钢铁厂庞鼎元先生谈判收购一事。大荣钢铁年产六十万吨,扩产之后,足以供应。”

古老看向秦大雪道:“粤东的钢铁产业,一直都发展的不好啊。”

秦大雪笑的有些无奈,道:“没有煤,也没有铁矿,生产产能还很落后。重工业是一个极吃资金资源的行当,我们不是北极熊,没有这个家底。七八年投资一个宝钢,就花了两百多亿,国民生产总值才三千六百四十五亿。也就是大唐财大气粗,敢这么蛮横着来。”

有钱任性,可真让人羡慕…

李幸笑道:“雪妈妈,我们不是盲目的兼并扩张。大唐的研究院里储存有全流程的炼钢能力,我们还有轧钢能力。这是我们和庞家谈判的基础,庞老先生很尊敬他的产业,不会只为了钱就出卖给资本的。钢铁、造船、码头、能源、外贸,这是一个闭环。”

古老笑了起来,道:“连我都听说,你们家挥金如土,买下了半个港岛。那你们的煤炭和铁矿石都是从哪里来呀?海外进口?”

李幸点头道:“是的。从澳大利亚进口,澳洲的煤矿成本低、品质高、供应可靠,铁矿也是如此。我们正在寻求投资澳洲的矿藏业。总之,不仅不会侵占国内的原材料供给额度,甚至在做大之后,还能支持国内的材料供应。”

秦大雪感慨道:“怪不得听说大唐资金池又快见底了。汤圆,还是要稳一些呢。”

李幸点点头,笑着应道:“雪妈妈放心,大唐的账上,永远留有一笔应急的钱,谁也不能动,以备天塌地陷时所用。”

古老笑道:“看看,人家聪明的很。小李,我看你对经济相当在行,也非常有自信。那你觉得,中国的经济有什么建议的没有?不要和你爸爸学,那是一个滑头,讨人嫌的很!”

带着川音的普通话,听着非常有趣。

李幸和其他人一起笑过之后,认真起来,道:“其他的我不懂,就不多说了。只是我观察大陆的开放决心是相当强烈的,不仅是工商业在不断的开放,金融业也一直在试水,国库券就是其一。但是,我建议大陆在金融开放时一定要慎之再慎。西方在金融业的主导霸权,绝对超过在军事上的霸权。

发展中国家,甚至是一些发达国家,都对抗不了漂亮国强大到极致的金融霸权。目前世界金融秩序完全由它们主导,金融自由和汇率自由的波动,并不完全是由市场主导,只要它们需要,就是由漂亮国主导的,这是他们收割世界的金融核弹。

汇丰银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已经不姓沙宣了,姓美。大陆在开放的过程中,漂亮国也一定会不断施压,要求大陆分享核心企业的发展红利,它们就会尝试着去用金融霸权争夺控股权。

总而言之,在金融秩序方面,宁肯发展慢一些,也要尽量完善一些,不要沦为西方金融资本一茬一茬的菜地。”

“师父,累坏了吧?快快先去酒店休息一晚,明天咱们过关去港岛。”

李源搀扶住赵叶红,他知道师父有洁癖,这一路上肯定不好受,只是这一次正好恰逢曹老出行,没法借专列了,要给他们包机又一致反对,没有办法,只能坐卧铺过来。

赵叶红脸色虽然发白,但还是坚强,用下巴比了比站台对面那些农民工人,道:“比他们轻快的多。”

不过还是顺应了李源的建议,必须要去酒店沐浴一番,好好睡一天了。

李源安排车辆送人,连四哥、四嫂也一并送走了。

得亏他媳妇儿多,分开跟上照顾。

最后看着秦三柱道:“岳父,您累不累?”

秦三柱没洁癖,半年不洗澡的汉子,他有些担心列车员有洁癖…

爷们儿很有气势:“我不累!”

李源若有所思道:“不累啊…那要不我也给你找个厂子,和那些位一起上班儿去吧?”

秦三柱表情瞬间僵硬,有些紧张起来。

别人说他能当个玩笑,李源说…他觉得可能是真的。

这是李老八啊,啥事儿干不出来?

好在,还有个亲外孙在,治国笑嘻嘻走过来道:“外公,这是我弟弟、妹妹,小八、小九。”

李振邦、李洛兮一起叫人:“外公。”

秦三柱看着漂亮到没天理的一双外孙,脸上的表情一下化开了,粗糙的双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后,然后蹲下去,解开帆布包,拨拉出几件新旧衣裳后,从最里面拿出一块灰白格的手绢来,打开后里面是一叠大黑十…

“来来,给你们拿去买糖吃。拿上,是姥姥、姥爷给你们的!”

秦三柱一人给了一张,又把剩下的包好放进帆布包里。

还别笑,十块钱,绝对是大手笔了。

全中国九成九的孩子没收过这么大的零花钱。

小八、小九是真的被教育的很好,两人双手接过后笑的有些亲近的谢过秦三柱。

可能有血亲在旁,秦三柱胆气壮了些,豪气的对李源道:“不差钱,不去打工了!我过来看看我外孙、外孙女,就回去。”

李源呵呵一笑,对治国道:“带上外公和弟弟、妹妹去新园宾馆,见过妈妈后,再去鹏城宾馆。”

治国提起秦三柱的帆布包,笑道:“外公,咱们走吧。”

秦三柱看着三个人中龙凤的外孙、外孙女,高兴道:“咱们走!小八,你叫振西?”

小八眨了眨眼,道:“外公,我叫振邦,妹妹叫洛兮。”

秦三柱不能理解:“罗西?谁起的名儿,听着跟吆西一样。外孙女儿,姥爷给你起个名儿,怎么样?叫桂芝,桂芝好!”

连小八都快笑出了驴叫声,小九却笑道:“好啊,外公想叫什么都成,我都应。”

哎哟,把秦三柱高兴的呀。

等祖孙四人上车走后,梅长宁击掌悔恨道:“我怎么就没生出个儿子呢!我要有个儿子,现在就把小九抱回家去!”

李源莫名其妙道:“生儿子就有用么?就我这闺女,你自己划拉划拉,你们那一圈人里,谁家孩子配得起?一群乌鸦还想攀附凤凰怎么地?马不知脸长!”

“草!”

梅长宁笑着爆了句粗口,不过也还是点了点头,慨然道:“确实没见过这么有灵气的。也对,你和秦主任的孩子,理应如此。”

两人就站在月台上,没有急着走,看着还未散尽的工人队伍往外涌动,梅长宁道:“你喜欢看这些,也不去开座谈会?”

李源点点头道:“上层的那些东西,过于高屋建瓴,没劲。就算他们都是对的,可我不喜欢,怎么着,不行?

再看看这些人,在高高在上的上位者眼里,他们只是一个农民,一个工人,落在纸面上,只是一个数字。但他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背后有各种各样的人生,有父母妻儿,有悲欢喜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