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吃糖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瑜率先站出,神色坚毅地说道:“主公,谣言止于智者。这些谣言毫无根据,明显是敌人的阴谋。我们当以大局为重,不可轻信。我建议主公下一道军令,严令军中将士不得再传播此类谣言,违令者严惩不贷。同时,加强城内治安管理,彻查谣言源头,揪出幕后黑手。”
孙权微微点头,说道:“公瑾所言甚是,军中纪律必须严明。只是彻查谣言源头,谈何容易。这些谣言如同鬼魅一般,在城中四处传播,一时之间难以查清。”
鲁肃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主公,除了加强纪律和彻查源头,我们还需安抚人心。谣言之所以能造成如此影响,是因为它触动了大家心中的疑虑。主公不妨召集众将,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表明您对各位将领的信任,消除大家心中的猜忌。”
孙权思索片刻,说道:“子敬所言有理。我确实应当安抚诸位将领的心。只是,如何让大家真正相信这些谣言是假的,还需想个办法。”
吕蒙抱拳说道:“主公,末将以为,我们可以主动出击。既然知道是敌人在背后搞鬼,我们不妨派人暗中调查,看看是哪个势力在针对我们。若是贾长生或者袁绍、曹操等人所为,我们便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去他们的地盘散布谣言,扰乱他们的军心。”
孙权目光一亮,说道:“子明此计不错。只是在派人调查时,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打草惊蛇。”
陆逊接着说道:“主公,我认为我们在应对谣言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自身实力的提升。谣言只是一时之计,若我们自身实力足够强大,敌人便不敢轻易用此等手段对付我们。我们应加强军事训练,储备粮草,修缮城防,以防敌人趁机进攻。”
孙权点头道:“伯言所言极是。无论何时,自身实力都是根本。只是目前我东吴内部人心不稳,若要加强军事训练,恐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张昭站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道:“主公,如今谣言四起,不仅影响军中士气,也让百姓人心惶惶。我们需尽快采取措施,稳定民心。可张贴告示,向百姓说明这些谣言是假的,让百姓不要轻信。同时,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以彰显主公的仁德,赢得百姓的信任。”
孙权说道:“张公所言有理。百姓乃我东吴之根基,民心不稳,一切皆休。只是开仓放粮,虽能暂时安抚百姓,但也需考虑到长远的粮草储备问题。”
诸葛瑾拱手说道:“主公,为今之计,我们可多管齐下。一方面,按照公瑾所言,严明军纪,彻查谣言源头;另一方面,依子敬之策,安抚众将之心;同时,派人调查幕后黑手,如子明所说,以牙还牙;再者,加强自身实力,如伯言所讲;最后,稳定民心,正如张公所议。如此,或许能化解此次危机。”
孙权沉思良久,说道:“诸位所言,皆有可取之处。就依诸葛先生所言,多管齐下。周瑜,军中纪律和彻查谣言源头之事,便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查清,揪出幕后黑手。”
周瑜抱拳领命:“主公放心,瑜定不辱使命。”
孙权又对鲁肃说道:“子敬,安抚众将之心,此事至关重要。你去安排,召集众将,我要与大家坦诚相见,消除猜忌。”
鲁肃应道:“是,主公。”
孙权看向吕蒙:“子明,暗中调查幕后黑手,你挑选精明能干之人,秘密进行。一旦有消息,立刻回报。”
吕蒙说道:“主公放心,末将定会谨慎行事。”
孙权对陆逊说道:“伯言,加强军事训练、储备粮草和修缮城防等事宜,你与其他将领共同负责。务必在短时间内,提升我东吴的军事实力。”
陆逊领命:“主公放心,逊定全力以赴。”
孙权又对张昭说道:“张公,稳定民心之事,便仰仗你了。张贴告示、开仓放粮等事务,你要安排妥当。”
张昭说道:“主公放心,老朽定不负所托。”
孙权最后总结道:“诸位,此次谣言事件,对我东吴而言,既是危机,也是考验。若我们能妥善应对,便能化解危机,使东吴更加团结强大。大家务必各司其职,不可懈怠。我相信,在诸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度过难关。”
众人齐声应道:“愿为主公效死!”声音响彻议事厅,众人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孙权看着麾下众人,心中稍感宽慰。他深知,接下来的日子将充满挑战,但只要君臣一心,东吴定能在这乱世中屹立不倒。于是,众人各自领命而去,一场应对谣言危机的行动,在东吴各地悄然展开。
贾长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扬州城内谣言的传播效果,见孙权阵营内部已出现明显裂痕,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立刻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交州,联系士燮共同出兵。
士燮收到贾长生的书信,展开一看,上面详细阐述了出兵计划。贾长生提议,为了一举击败孙权,他们兵分四路,形成合围之势。士燮看完后,觉得此计甚妙,当即回信表示同意,并迅速着手准备出兵事宜。
贾长生这边,在荆州召集了黄忠、赵云、魏延等将领,开始部署作战任务。贾长生站在帅台上,神色威严,看着台下整齐排列的将领们,大声说道:“诸位将军,我们与士燮结盟已久,如今孙权阵营已被我们的离间计搞得人心惶惶,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此次,我们与交州军合兵,兵分四路,务必给孙权来个措手不及。”
贾长生指向地图,说道:“黄忠将军,你率一万精兵为北路军,沿长江北岸东进,目标是直逼孙权的军事重镇京口。京口乃东吴的北方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你此去要速战速决,吸引孙权的主力部队。”
黄忠抱拳领命,声如洪钟:“主公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定要在京口城下杀他个片甲不留!”
贾长生又看向赵云:“子龙,你率一万五千人马作为西路军,从陆路出发,迂回包抄,进攻建业的西部防线。建业是孙权的根基所在,你要小心行事,若遇到敌军主力,不可硬拼,等待时机与其他三路军配合。”
赵云点头,神情镇定:“主公放心,云定谨慎用兵,完成任务。”
接着,贾长生对魏延说道:“文长,你率八千精锐为南路军,从荆州南部出发,渡过长江后,进攻孙权在南方的据点,扰乱其后方,防止孙权从南方调兵增援。”
魏延自信满满地说道:“主公,末将定让孙权后方不得安宁。”
最后,贾长生说道:“我亲自率领两万中军,作为各路军的策应。一旦哪路遇到困境,我中军即刻前往支援。此次出兵,关乎我们能否击败孙权,诸位务必全力以赴!”
众将齐声高呼:“愿为主公效死!”
与此同时,士燮在交州也完成了出兵部署。他叫来自己的得力将领程普和黄盖,说道:“如今贾长生邀我们一同出兵,这是成就大业的好机会。程普,你率一万交州军为东路军,沿海路北上,进攻孙权的东部沿海防线,配合贾长生的军队,形成合围之势。”
程普拱手应道:“主公放心,普定当奋勇杀敌。”
士燮又对黄盖说道:“公覆,你率一万两千人马为中路军,从交州北部出发,与贾长生的中军相互呼应。在进军途中,要注意与贾长生的军队保持联系,协同作战。”
黄盖领命道:“主公放心,盖必不辱使命。”
一切准备就绪,贾长生和士燮约定好出兵日期。这一日,天色未明,四路大军同时拔营而起,向着东吴的领地进发。
黄忠的北路军士气高昂,沿着长江北岸快速行军。一路上,他们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所过之处,百姓皆箪食壶浆以迎。黄忠骑在马上,看着士气如虹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信心。他对副将说道:“此次出征,我们要让孙权知道我们的厉害。速传我令,加快行军速度,争取早日到达京口。”
赵云的西路军则在山林间悄然行进。赵云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他不断派出斥候打探前方消息,确保行军安全。当得知前方有一小股孙权的巡逻部队时,赵云果断下令:“全军隐蔽,待敌军靠近,一举歼灭。”当巡逻部队进入埋伏圈后,赵云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杀出,瞬间将这股敌军消灭。赵云说道:“继续前进,不可大意。”
魏延的南路军顺利渡过长江,进入孙权的南方领地。魏延按照计划,对沿途的孙权据点展开攻击。他指挥士兵们迅速搭建攻城器械,对据点发起猛烈进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魏延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在他的鼓舞下,士兵们斗志昂扬,很快便拿下了几个据点,成功扰乱了孙权的后方。
贾长生的中军稳步推进,密切关注着其他三路军的动向。他与士燮的中路军保持着紧密联系,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贾长生对谋士徐庶说道:“元直,此次出兵,我们占据先机,但孙权也非等闲之辈,不可掉以轻心。你要时刻关注战场局势,为我出谋划策。”
徐庶说道:“主公放心,庶定会仔细观察,确保我军行动万无一失。”
士燮的东路军乘船沿海路北上,海风呼啸,战船破浪前行。程普站在船头,望着前方,心中想着此次作战计划。他对身边的将领说道:“此次我们从东路进攻,要出其不意。待靠近孙权的东部沿海防线时,先不要急于进攻,观察敌军部署,寻找破绽。”
黄盖的中路军与贾长生的中军遥相呼应。黄盖深知协同作战的重要性,他不断派出信使与贾长生沟通。黄盖对士兵们说道:“兄弟们,我们与荆州军一同作战,要展现出我交州军的风采。听我指挥,与荆州军紧密配合,定能击败孙权。”
随着四路大军的推进,孙权很快收到了敌军来袭的消息。他急忙召集周瑜、鲁肃、吕蒙等将领商议对策。孙权面色凝重地说道:“诸位,贾长生与士燮合兵,兵分四路向我们杀来。如今我们内部人心未稳,又逢敌军大举进攻,该如何是好?”
周瑜说道:“主公勿忧。敌军虽来势汹汹,但我们也不可慌乱。我们应迅速集结兵力,根据敌军的进攻方向,合理调配防御力量。我建议,我率一军前往京口,抵御黄忠的北路军;鲁肃前往建业西部,协助防守赵云的西路军;吕蒙前往南方,稳定后方局势,抵挡魏延的南路军。主公则坐镇建业,指挥全局。”
孙权点头道:“好,就依公瑾所言。诸位务必坚守防线,不可让敌军得逞。”
于是,一场激烈的大战在东吴的土地上拉开了帷幕。贾长生与士燮的四路大军气势汹汹,而孙权的东吴军队也严阵以待,双方都抱着必胜的决心,究竟谁能在这场大战中胜出,局势变得异常紧张。
贾长生深知,在四路大军进攻孙权的战役中,若能奇袭拿下一座关键边城,将极大地鼓舞己方士气,并打乱孙权的防御部署。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情报收集,他将目标锁定在一座名为临江的边城。此城虽规模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孙权东西防线的枢纽之一。
贾长生招来麾下智勇双全的将领马岱,神情严肃地说道:“马岱,如今我有一项极为重要且危险的任务交付与你。临江城对我们此次战役意义非凡,我命你挑选五百精锐,秘密潜入城中,寻机打开城门,接应大军入城。此去凶险万分,你可有信心完成?”
马岱单膝跪地,目光坚定地说道:“主公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