啵啵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见等候取餐的窦澈和张三丰,那人忽然笑了,慢条斯理地说:
“窦编修,我倒没想到,您居然能吃得下光禄寺的饭菜。”
话音刚落,方孝儒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对对对,是我疏忽了。”
“窦先生在金陵城,似乎还没安家吧?”
窦澈扬眉,转头看向方孝儒。
他当然听得出方孝儒语气中的讽刺,暗示他和张老道在金陵城无立足之地。
其实这不算大事。
毕竟,如今的金陵城是大明王朝的首都,土地寸土寸金。
中枢六部的中低级官员在金陵城无房,很正常。
不然翰林院也不会特地为窦澈安排小院。
只是,方孝儒不同。
洪武四年,他父亲已是地方知府。
虽后来因故获罪,但家产丰厚。
因此,方孝儒无需住在翰林院,三餐由家中老仆送到。
自然不必忍受光禄寺的糟糕厨艺。
但现在在场的不止窦澈二人。
三年一次的科举,各地靠一支笔考上的学子都聚集在翰林院学习政务。
能在金陵城买房或租房的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挤在翰林院后的小院里。
不过,方孝儒也是个聪明人。
发现自己似乎惹恼了众人,他迅速转动眼珠,假装整理衣袖,平静地说:
“听说窦编修这一个多月,每日都埋首于藏书阁。”
“想必书中自有黄金屋,收获不少吧。”
窦澈抬头,古怪地打量方孝儒。
但这不经意的一瞥,让方孝儒几乎爆炸。
没人比方孝儒更清楚自己的处境多么危险。
多年来,他努力塑造博学多才的才子形象,为在大明文坛占一席之地。
然后借文坛声望一飞冲天,彻底进入皇帝的视线。
然而事与愿违。
父亲因胡惟庸案被流放,虽然他有幸被皇帝召见,留在翰林院听政。
但皇帝始终没打算重用他。
要知道,他已经快三十了。
古人云三十而立。
而实现抱负的时刻,对他来说遥遥无期。
若无窦澈,方孝儒本会留在翰林院,等待时机。
几年后,他会被选入东宫,成为当今皇长孙朱允炆的老师。
但现在,一个与他极其相似,却年轻得多、才华横溢的窦澈横空出世。
原本稳坐钓鱼台的方孝儒,顿时觉得自己站在了悬崖边缘。
一定要赶走这小子!
否则,即使有适合自己的机会,也无法落在自己头上。
想到这里,方孝儒藏在袖中的拳头紧握。
然后,他露出笑容,随手拿起一本书,不慌不忙走到窦澈身边,若无其事地说:
“对了,窦编修,我无意间听到一个消息。”
“礼部已经开始筹备今年的殿试,如果殿试结束,你住的地方可能要让位给新来的考生了。”
“不知窦编修和张道长在金陵城还有其他住处吗?”
方孝儒话音刚落,一旁的庶吉士懊恼地拍大腿。
“对啊对啊,今年的殿试一直拖着没办。”
“我忘了,今年还有新人要进来。”
说完,这庶吉士丢下吃剩的半个馒头,拱手道谢,急匆匆地说:
“多谢方编修提醒,我去请假,赶紧找住处。”
“窦编修也快准备吧,朝廷规定,翰林院的宿舍只供新人住三年,三年后若未外放,就得自己找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