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各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承恩拟旨,加封傅通为火枪大学士,另赐宅院一座,银两一万白银。”
傅通的心情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大了,还以为自己要为银子发愁,忽然就有一座金山咋想了他的头顶。
还没有崩溃,也只是刚刚失望的实在太过彻底。
“一万两银子?真的给我?”
傅通结结巴巴的问道,心头忽然想到了一句那些书生们念叨的诗句:柳暗花明又一村。
而一旁的徐启光关注点却是不一样,大学士可是他一直以来想要努力的目标,只是他不知在历史上也确实做到了大学士。
他关注的则是一位工匠,做出了这样一见兵器,还被挂上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大学士头衔,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会不会反对?
不同阶层的人对于,同一道圣旨,所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也是直到这一刻,徐光启才明白自己的道院掌院是个什么级别的官职。
手低下管着的若全部都是大学士,可是和内阁首辅一个级别。
原本还有些委屈自己从礼部走到了莫名其妙,新成立的道院,可此时只觉得皇上别看着年轻,却似乎在下着一盘大棋。
只有被皇上看中的才有资格参与,而没有参与其中的那些人,回事什么下场,暂时他还不是很清楚。
聪明人总是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
徐启光正是个聪明人。
“自然是要给你的,还有这把枪以后也要用你的名字来命名。”
“物勒工名”是指器物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的质量。
而此时崇祯却又赋予了这种方式,另一种用法。
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一件器物,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代表着制作者一声的荣誉。
可这种荣誉也因为儒学的升起,早就丢到了臭水沟里。
统称为“奇技淫巧”的东西,又怎么可能入得了儒生的法眼。
傅通有些茫然,以他有限的见识,根本不明白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现在告诉我,这杆枪活了多少两银子制成的。”
等到傅通情绪稳定了,崇祯再次开口。
“十两银子就够了,主要是对精铁的要求高了一些,不过用我的方法,比原来制作的要快。”
傅通一思量,就给出了一个大概的估值。
然而听在崇祯的耳中,心底却是一片冰凉,一杆三眼火铳朝廷的收购价是一百两,其中的差价可想而知。
质量看起来也没有多少变化,不知多少蛀虫趴在上面吸血。
徐启光瞧着崇祯脸色的变化,心底就是一声叹息,就这一句话不知道要砸多少人的饭碗。
只希望闹出的动静不要太大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