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李瑄罢相,就不好说了。
“大人有自己的执政方法,您也伟大!”
李岫不能说一点不好的话,怕父亲伤身。
“我休息一下也好,接下来尔等好好支持李七郎的新法。”
李林甫只是这么说了一句。
看似难堪的话,实则是想让自己的后代能好好活着。
因为他们没有资本再与李瑄对抗。
此时,屋内的气氛更加悲伤。
“报…”
“启禀李相,云南王阁罗凤送来诏书…”
在长安风波不断,李瑄稳坐钓鱼台。
几日后,中书门下堂,快马加急送来奏书。
李瑄先是打开阁罗凤送来的奏书。
毫无意外,是阁罗凤状告云南太守张虔陀。
张虔陀自去年任云南太守以后,阁罗凤按照礼仪,经常带着妻子白氏拜见。
但张虔陀仗着大唐的强大和降伏吐蕃的声威,对阁罗凤多有征求、索要,作为南诏君主的阁罗凤,自然不会总是答应一个太守的要求。
于是张虔陀辱骂阁罗凤,但阁罗凤畏惧大唐,只能忍气吞声。
这段时间,张虔陀多次上奏朝廷,数南诏王阁罗凤有异心,疑似不臣。
他还说南诏在阁罗凤的带领下,向周围的国家扩张,且越来越强大,迟早成为另一个吐蕃。
同时,张虔陀想让流亡在大唐的诚节代替阁罗凤为南诏王。
诚节是前任南诏王皮逻阁的另外一个儿子。
这是给阁罗凤上眼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容忍。
所以阁罗凤和张虔陀掐得越来越厉害。
李瑄与裴宽商议后,决定将张虔陀调回长安,同时,再将一个品德好的别驾,升任为云南太守。
知道历史的李瑄,站在南诏的一方。
尽可能避免与南诏的战争。
他知道李隆基在过问南诏扩张。
但南诏再扩,也是向南,向东。不可能向大唐扩。
李瑄倒是希望南诏扩张到印度洋。
然而他知道南诏受制于地理因素,想变成吐蕃那样的巨无霸是不可能的。
等以后局势安稳,再想办法融合南诏。
历史上的阁罗凤面对张虔陀的侮辱,面对大唐想要立他弟弟为王,直接起兵攻击大唐,并投靠吐蕃,成为赞普的弟弟。
使大唐两次南征,都大败而归,造成了《兵车行》上的苦难。
而这一世,阁罗凤哪怕受再大的委屈,也不敢攻击大唐。
因为吐蕃已经臣服大唐。
而且李瑄是宰相,阁罗凤接触过李瑄,他害怕。
也渴望李瑄能主持公道。
在朝堂上,李瑄奏离张虔陀,李隆基同意。
大臣们也没有拒绝。
唯有杨国忠眼神闪烁,若有所思。
他似乎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宰相能站稳脚跟,是不是需要一点军功呢?
凭大唐的强大,从南诏身上刷点军功,唾手可得!
杨国忠虽然从过军,但他并不会打仗,全凭臆想。
不久后,南诏王得知张虔陀被调离以后,松一口气。
大唐朝廷有李相这样人主政,还是能分清事理的。
阁罗凤有雄才,他派人向大唐上贡以后,开始进攻东爨、西爨,准备让南诏变得更强大。
六月初,霜儿终于临盆,李瑄得到消息后,休假等候。
随着一阵啼哭,李瑄的长女诞生。
母女平安,让李瑄心里的石头落地。
对待霜儿,李瑄一般好,悉心呵护,没有被外界因素所影响。
这段时间,李隆基不止一次向李瑄暗示,只要能把杨铦放了,他就拜李瑄为右相。
但李瑄置若罔闻,有时候用罪责过大不能容而搪塞。
这让李隆基有些恼火,也是右相之位一直悬而未决的原因。
文武百官也猜测到,可能是杨锐案让圣人不顺心,李相迟迟未成为右相。
李隆基认可那些惩奸除恶的大臣,但轮到自己人的时候,却又不行。
亲近李瑄的大臣,都知道李瑄在坚守底线。
哪怕面对唾手可得的右相之位。
没有人不钦佩李瑄的行径。
但李岘、裴遵庆等,也因此而忧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