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文三年,四海升平,万象更新。
二月,帝下诏求直言,举山林才德之士,征辟荐举为官。
四月,更定内外大小官制,提升六部尚书官位为正一品,降五军都督府都督为从一品,余者升降依次不等。
五月,帝下诏命征南大军班师回朝,征南大将军蓝玉以暹罗战事未定为由,拒绝回师。
七月,帝诏命五军都督府制定收发文簿,交由内阁查考!
……
消息传至燕京太子宫,朱雄英看后长叹了一声,忍不住有些慌了手脚。
天子朱标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打出,即便是傻子都看得出来,他重文轻武的执政观念,以及打造出一个秀才朝廷的决心!
洪武一朝,即便功臣勋贵受到打击残害,但他们在朝堂之上,完全能够压得文人抬不起头来,这是基于大明立国四方未定的战事需要,故而存在着非常明显“重武抑文”倾向。
如《大明律》中明确规定文官不能封公侯,即是“无军功不得封侯”,洪武之后,以文官之身封爵的仅有寥寥几人,相对应的则是武官群体中大批公侯的封赏。
再如洪武时期,太祖爷将分掌天下的六部尚书定为正二品,而将中央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定为正一品,这显然突出了他“重武轻文”的执政思想。
比较过分的是,当时培养文官的国子监祭酒,大明最高学府的校长也才不过正四品,而替太祖爷管理军马的太仆寺卿却定为从三品。
文人能够吞下这口恶气才怪!
如今先秦儒生朱标继位称帝,为进一步提高文官的地位,迅速建成他理想中的那个庆历盛世,不但多次下旨征召贤良隐士,举荐通晓文学之士,还多次开设科举大考,甚至特意将六部尚书拔升为了正一品,将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降为从一品。
若说这些前期动作,对于勋贵武官而言并无实质性的影响,仅仅是有些恶心人罢了,那么朱标打出的这最后一拳,就是足以将他们一击毙命的大杀招了。
让五军都督府,制定收发文簿,交由内阁查考,这是什么行为?
这是在刨那些武夫丘八的根啊!
五军都督府,初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至洪武十三年,太祖爷以“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自此之后成为定制,成为统领大明帝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
其后在某个不当人子的皇长孙建议之下,太祖爷为了防范统军将领的专权,又规定五军都督府对帝国军队无调遣权,其调遣之权由皇帝直接掌管;兵部在军队中虽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不统兵。
即是五军都督府享有统兵权,兵部享有管理权,天子享有调兵权,形成兵部与五军都督府互相牵制的局面。
而每逢战事,由皇帝临时委派专人担任总兵官,赐予调兵权,统率卫所部队出征,战事结束,总兵归还将印,军队归还卫所。
毫无疑问,此刻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很大,各府都督不仅负责管理卫所的训练与生产,还可直接参与到朝廷中央军事决策之中,甚至兵部无权过问五军都督府各事务!
为此太祖爷还亲自下令:“祖制五军府,外人不得预闻,惟掌印都督司其籍。”
但是朱标这道诏命一下,虽然兵部依旧无法过问五军都督府的事务,但内阁可以!
这是借用朱雄英提出的考成法,来牵制五军都督府,从而打压一众勋贵武官啊!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五军都督府的任职人员,基本上都是昔年追随太祖爷南征北战的功勋宿将,以及他们的子侄亲故,靠着父兄打出的赫赫战功蒙荫混口饭吃,在其中尸位素餐。
这些同勋贵沾亲带故的关系户,他们能做出什么政绩?
而今内阁当中又全是天子的嫡系心腹,这样一查考下去,只怕整个五军都督府都会瞬间大换血,而后该罢免的罢免,该治罪的治罪,天子朱标再安插一批文臣进去,完成他利用文官任职五军都督府,以达到直接控制军事大权的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