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049章 淑女为桥【1 / 3】

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安二年,秋,昌灵君欲推广永安犁,无财。故以袁驸马主导,所耗银钱五十余万,皆从东郊茶山预借。

袁之擅聚财,由此可见一斑。

——《大昌正史:袁驸马传》

中秋,宫中设宴,袁天青缺席。

这并非非去不可的宴会,但他在长安而不去,却也不同于旁人。

尤其他还是两位公主的驸马。

昌灵君问起,“朕闻袁天青欲建桥?”

李之宜回道,“是,因为他想赶在秋收之前把桥建好,所以未赴此宴。”

“秋收前?他果真能建好?”

听闻昌灵君的疑问,赴宴的臣子纷纷窃笑,没人觉得有这个可能。

李之宜因为见过工人们的动作,加上一直以来对袁天青的信任,虽然觉得不太现实,但仍保留一点信任。她说,“儿臣以为,就算秋收之前修不好,秋收之后却有可能,就算秋收之后也修不好,那过冬前,或者明年开春,总能修好。正如驸马所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到十年之前,其次是现在。”

昌灵君颇为欣慰,微笑说:“小七此言,甚合朕心。值此佳节,赏月饼一对。”

李之宜高兴道,“谢父皇!”

这时,谢安说:“驸马建桥,对周边百姓都是好事。只是臣听说,此桥是他为自己谋方便,此桥建成,可能惠及百姓?若不能,大量钱财浪费于此,不妥!”

昌灵君的耳目众多,早就听说谢安换地之事,一直觉得有趣,今日听其言,将两件事联系起来,就更有趣了。他笑说,“还未建成,还未有人经过,说这些为时尚早。”

“皇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昌灵君问,“那你要如何?”

“此桥应利于民,建成后,不应归个人所有,贩夫走卒,皆可以使用。”

昌灵君皱眉,暗道,这不合适吧!

人家自己出钱建的桥,一文钱不进账,就给没收了,放哪儿都不合适。

这报复的也太明显了!

“皇上,这话您听得下去?”说话的竟然是王崇,“皇上肚量大,对自己的女婿苛刻些,老臣无话可说。但太傅一句话就想把私人的财产夺去,在大昌从未有过,老臣实在听不下去,觉得蹊跷。皇上若是同意了,老臣可要担心自己那几亩田,会不会被太傅大人侵占。”

他一向跟袁天青不对付,今日袁天青不在,他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为其说话,不论本意如何,总归有一份人情在。

慧云公主却不觉得意外。

据她所知,王崇跟手下经常闹着玩,跟别的将军也有非常特别的相处方式。见了面一副谁也不服谁的样,但遇事,可为对方两肋插刀。

并且,王崇也未参与党争!

昌灵君颇喜此言,笑问,“不知王老将军家里有几亩地?几个仆役?”

王崇说:“不多不少,一千五百亩。如果末将记错,这正好是太傅家的一半。”

这是个颇为内涵的数字!

昌灵君笑道,“王老将军劳苦功高,朕再赏你一千五百亩,在河对岸。”

王崇笑道:“多谢皇上。那现在,臣的家里就有三千亩良田了。”

又是个颇为内涵的数字。

昌灵君举杯畅饮,笑而不语。

谢安微微一笑,说:“王将军,你家里真的只有这么一点田?”

“怎么,你还算计了我的家产?”

“只是很诧异。老夫依稀记得,先帝曾因你战功,赏过你千亩良田。”

如果他没记错,赏了三次呢。

不过这事不能说得太露骨。

不然会把人惹急。

“你记性好,算数也好。”王崇丝毫不乱,说,“老夫却没你那么爱掰扯家产。你若有空,来给我当几天文书,帮我算算账。也让我明白,我究竟有几个钱?”

堂堂太傅去给人算账,脸还要不要?

就算他真的豁出去去算,数出来多的地方,这个无赖也有说辞。

皇上没想加罪,怎么数都是一样。

谢安知道这个无赖难对付,辩不出个结果,急早收手道,“王将军家里蒸蒸日上,一夜之间可生财千万,又岂是算数算得清的。一国之财好算,却难算清你。”

昌灵君说:“好啦,你们都是朝中重臣,今日中秋团圆,不要置气。天青建桥东郊,只要能建成,功劳和苦劳都有,总不能再赔了本钱。”

谢安打蛇随棍上,说:“那便让驸马收了本钱。”随即又说,“此次驸马修桥,声势浩大,颇有章法,让臣十分敬佩。却还有一事与他有关,那新犁推广,因为缺钱少人,组织也不够恰当,一直动作缓慢。眼瞅着就到冬天了,再不速办,明年开春前,无法推广开来。不如请驸马主导,所用银钱先从茶山拆借?”

最后一问,颇为小心,有试探之意。

昌灵君听到新犁的事,如听到美女一般,心跳加速。

此事事关政绩,后世之人提起本朝,应该有一条他推广新犁,使粮食大增的史实。别的事可以拖延,此事晚一天,他都不安。

因不安,所以不辩内情,说:“太傅所言皆为百姓,便依太傅。”

谢安心安了,说道:“谢皇上信任。另外,此新犁尚未命名,臣想冠之以永安之年号,为其取名为‘永安犁’,不知可否合皇上心意。”

将某物冠以年号,可不是件随便的事,因为年号就是皇上的脸,将皇上的脸绑定在一物之上,此物若有丝毫不妥,便不可行。西瓜轮椅三轮车,茶叶水饺安东瓷,都是好东西,但也不方便冠之以永安瓜,永安瓷之名,至少昌灵君自己不会这么干。因为西瓜和瓷器之类,都有享乐之嫌。冠年号,有一点点嫌隙都不行。

新犁大利于百姓,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利器,唯有此器,能担得此名。

昌灵君脸色晕红,说:“太傅起的名字,错不到哪儿去。便依太傅之言。”

袁天青没去中秋宴,以为能躲过如上次的劫难,没想到大家言谈中还是把他算上。且因为没有他的参与,人家想怎样就怎样。

因为没亲眼看到,故不能详查。

听李之宜转述,也没发现什么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