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014章 短长无有【1 / 3】

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袁天青入长安,如猛虎游于泰山,使自认才高者争相射猎。

——《驸马袁天青入宫记》

话说袁天青初至长安,换了牌匾,还写了一副对联:

“门对千竿竹,胸藏万卷书。”

对联的后半部分虽有自恋之嫌,并无问题,前半部分说的却是对面那家。对面那家周宅,正门也对着中间的街道,院子里种了好多竹,高出墙头一大截,郁郁葱葱,蛮可爱的。于是便让袁天青想到这个对子。

王福春忒勤快,第一天写了对子,让人连夜刻了,第二天中午就挂上了。

这对子不是什么奇对,袁天青来长安的消息也没张扬,就连邻居都不知道,新搬进这个宅子的是他,对这对联也不过是走马观花一望。

不过住在袁天青对面的那家人却注意了。

周宅,住在其中的是一富商,名为周济。他本是长安万年县人,其子周建忠中了进士做了官,他便在其子庇护下来长安做生意。这些年也吃了不少苦头,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尤其近两年其子升官,做了翰林院的文史编修,有时还会帮皇帝草拟圣旨,官越来越大,生意越做越顺利。不过周济这个人有些习性却还未改。

得知此联借了自家竹子,周济总觉得自己吃了亏,挺不高兴。

晚上他儿子回家,他便说起此事。

周建忠听闻对面住人,当即问,“是不是个叫袁天青的?”

周济并不清楚,捧了下肥嘟嘟的肚子说:“大概是。”

周建忠冷笑一声,说道:“爹,正好,孩儿在翰林院做官,翰林学士执掌翰林院,其中关学士贵为翰林学士,又是圣上钦点的长安四大才子。不过近些日子,因为几首诗词,几个对子,让坊间传言,长安四大才子加在一起都不如这姓袁的。爹,孩儿若能为关学士出这口气,想必过不了多久就能升职。”

周济一听,上心了,苦思主意。

要说这个人,做好事他未必行,但损主意来得极快。

才一炷香时间,他便有了主意,说:“那姓袁的今天弄的对联,门对千竿竹。呵呵,老夫要是把这竹子都砍了呢?”

周建忠笑了,说:“那他肯定要撤去这对联。堂堂袁大才子,初来长安,连一副大门上的对联都挂不稳,看他怎么有脸自称才子。爹,此计高明。”

周济大喜,“那为父连夜砍竹。”

想起砍竹之后,明日袁天青尴尬的脸色,父子俩相对而笑。

吭哧,吭哧,吭哧,夜深人静时,家丁们挑灯砍竹,动静挺大,把两边的人家都惊动了。不过袁天青睡得倒很舒服。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有人谈起周宅砍竹之事,不知所谓。

周济的家丁出来时,替大家做了解释,“你们看看对面的对联就知道了。”

噢,门对千竿竹,原来如此。

邻居和过路人纷纷摇头笑,既笑此事荒唐,又笑周济此人人品低下,还笑那袁宅中的人倒霉,碰上这么个邻居。连多看他家竹子两眼,都能把他气得砍了竹子,这个周济可真的是吝啬到了“青史留名”的地步。

王福春起得也不早,出门时,周围已围了好多看热闹的。

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旁边的人给他解释一番。把他气得一顿足,往屋里告状去了。噔噔噔地爬上楼,连门都不敲就推了进去。

一番解释暂不提,却说周济见王福春顿足跑走,那个得意。

出了门,左拱手,右拱手。

唯恐人家不知道他做了坏事。

就在得意时,王福春一脸笑意地出来了。

他朝看客一拱手,将一张纸拿出来,念道:“我家公子说了,这对联要加上两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等会儿在下就去刻字的地方,再刻两个字回来补在下面。等对面竹子长长了,随时可以拆卸。”

“门对千竿竹短,胸藏万卷书长。”

这样一改,反而更有味道了。

此联一出,看客们无不喜闻乐见。

“改得好,应景,写意……”

“一短一长,才华卓绝!”

“短的不是竹,长的不是书,是智。”

“看看那周财主的脸色呦……”

周济的脸色难看得很,眼睛骨碌碌一转,气急败坏地喊道:“都住嘴。来人,给老夫把那些竹子连根挖了去,片叶不留。”

哎呦,这个馊主意出得狠啊。

周围人指指点点,说周济不是的同时,也为袁宅中人感到难受。

摊上这么个故意找茬的邻居,惨啊。

看来这对联一定要改了。

王福春听到风声不对,一咬牙,回了宅中,噔噔噔又上了楼,对着还在睡回笼觉的袁天青一阵抱怨。这下又该怎么办呢?

袁天青说:“简单,再加两个字。”

加两个字,还能加什么字呢?

王福春问:“公子,已经加过短长二字,不过小的还没放上去。”

袁天青说:“就在短长后面加。上联改成‘门对千竿竹短无’,下联就是‘胸藏万卷书长有’。你等他干完活,把对子补齐即可。”

王福春闻言,得意一笑,说:“公子,还是您有办法。”

一颠一颠地跑出去,不理周围人的指点与周济的得意,向刻字的地方跑去。

只刻四个字,快得很,回来时,刚好周济把竹根挖去。他得意一笑,从怀中掏出短长二字,挂在对联下面。卖了个关子。直到听到众人评点他,说这样不妥,他才掏出无有二字,挂在短长的下面。这下子,这副对联又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