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制茶叶分工,求其效率,事半功倍,放之于百业皆可。
故促成“儒商”,为天下商人之师。
——《百业史书:商君史》
大昌的商业简直愚钝。
一首诗,一把折扇,从巴城传到长安,比人走得还快。一把实用的椅子,几个月了,还在姑苏城徘徊。手套流传的速度倒快一些,但传到长安之后,全以美为主,完全忘了这是可保暖之物。
这真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时代。
秋雨细细的,凉凉的,袁天青乘车来到郊外,一座荒山边。
那山上种着一些茶树——
并不成系统,夹在石头、野藤之间的,有一些野茶树,产茶的数量不高,质量尚可。是李之宜从皇家田园里挑的一块。
袁天青到的时候,王福春找的工匠也到了一些。
士农工商,在这个官商勾结的年代,工人过得挺苦的。低头哈腰地站着。
袁天青将雨伞丢回车上,站在雨中,说:“都别紧张。往后大家只要认真干活,别的都好说。雨不大,大家不要那么严肃。”
一个老工匠带头说:“小的不敢。”
袁天青知道,这是时代的原因,并不强求,他问:“老人家怎么称呼?”
老工匠说:“小的姓宋名台,同行们抬爱,都称呼小的宋老头。”
袁天青称呼道:“宋老头未免太不尊敬,您老年纪大,在下称您宋老伯如何?”
宋台诚惶诚恐,“万万不敢当。”
“没什么不敢当,以后还要仰仗您老。”袁天青止住宋台恩谢的跪,别的工匠不顾地上的水,穿着蓑衣跪下了,他一个人搀扶不过来。于是可知,这里的工匠平时过得多没有尊严,以至于稍有点好颜色,便千恩万谢。他来不及感慨,扶起了众人,诚心诚意交代道,“大家听在下说,在下要在这里建一座茶园,首先要建员工的房屋,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靠山建房,基础就用石头。搬石头的工人在下来找,请诸位选一个合适的地方,既方便进出,干燥,又离河流不远。”
毕竟是皇家田园里选的,虽然比不上园林那么夸张,但也是宝地一片。
如他所说的地方,在这附近不少。
工匠们纷纷提意见,讲明好处。
袁天青结合所需,在一片舒缓的斜坡上选了住址。
那里阳光很好,符合茶厂干燥的要求。又因其坡道缓和,从山上运石头比较方便。
加上周边好多碎石,且近处还有一片竹林,已不能更好了。
房屋无需雕梁画栋,能遮风避雨,并且还结实耐用,就很不错了。
待王福春以一日十文钱的价格,招来普通工人八十六,工匠们带着工人就地取材,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与平时建房子不同,这一次,在袁天青的指挥下,先把那些工匠分成不同工种,再让他们带队干活。一队人专门干一种活,既容易上手,还不用换来换去地耽误时间。
才第一天,就有了相当的效率。
干到第三天上午,第一间屋成型。
是一间毛坯房。走入这间毛坯房,袁天青着重带人检查房屋质量。
他边走边交代说:“福春,以后你跟宋老伯一起负责此事。你们要查看建房时有无空心,用料是否不足,墙壁是否歪斜。但凡有一点安全隐患,你们都要找出来,让他们改正。若出了问题,我不找他们,先找你们。”
王福春是个陪衬,不懂这个。
但他知道宋台懂,赶紧答应了。
宋台笑说:“袁公子放心,大家听说了,这是给大家伙住的,绝不会马虎。”
这是经验之谈,在这很管用。
然而今天管用的,明天也管用吗?
未必——只要有利益,就有人按耐不住,偷奸耍滑。
验收和质量检验必要得很。
袁天青说:“在下交代的事,不是针对这一间房,而是针对千千万万间房。建房之人,总有不慎的时候,总有偷懒的时候,如何避免?”
王福春配合道:“宋老伯,我家公子在立规矩呢。照办即是。”
宋台这才打起精神来,接了重任。
毛坯房建成后,还要装修。袁天青带着他们搭起了大炕,又让他们烧石头,把墙壁抹了,白白净净的,好像宫殿里似的。
这便是茶厂工人的标准间。
眼下房屋少,三十来个人挤一间。
往后房屋建起来,普通工人八人一间;正式工四人一间;还有特殊人才和管理者,一人一间——他们可以带着一家老小过来住,管饭。
七天后,工匠们先住下了。
八人一间——对他们来说,这已经很舒坦了。
想到以后还能住四人一间,甚至单间的,他们干劲十足。
有了越来越多的房子,可以干点正事了。趁着秋天还没过去,趁着山上还有茶叶,袁天青琢磨着请人先搞一波。
于是抓紧找人。欲上山采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