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昌灵君听明白了,说:“朕知道了。此事虽未定,但证据已足,因此,你与慧云都要注意,暂时不要生子。好了,你快回去!”
李之宜再次告退,赶回驸马府报喜。
袁天青因为西瓜和哈密瓜的事,没有回来,李之宜便跟夏琼一起住。
她们一晚上都在聊此事如何收场。
李之宜讲了昌灵君的反应,夏琼陪她一一分析,将这位皇帝的心思拆了个七七八八。只是分析之后,两人仍旧有不同结论。
李之宜乐观地相信,昌灵君会亡羊补牢,将近亲结婚、早婚早产通通禁绝;
而夏琼则十分悲观,认为禁绝近亲结婚理所当然,但是早婚早产却难能禁绝。
两人都有理,谁都没法说服谁。
于是,李之宜出馊主意道:“要不咱们打个赌?看谁猜的准。”
夏琼说:“赌多少,我可没钱。”
“你相公有钱。我的驸马也有钱。嘿嘿。”李之宜无限欢喜地笑道,“就赌一万两,你输了,就让你的相公付钱。我输了,就让驸马付给你钱。”
袁天青的银子输定了,公主说的。
夏琼一阵无语,“公主,被他听到,肯定气炸了。他为了点西瓜都夜不归宿。”
李之宜笑道:“那才更要这么办。”
两人都不反对,赌注落成。
翌日一早起来。
洗漱后,早朝已经散了。
老卢把散了朝的夏良朴叫来,用马车载进驸马府,远远地瞧见李之宜在吃饭。
夏良朴拜见道:“下官拜见公主。”
李之宜连道:“起来快起来,请坐请坐,夏伯伯不必客气。”
夏良朴却守礼道:“谢公主。”
坐定,面前有碗筷,他却不动,一副君子相。
李之宜说:“夏伯伯,我是要问你,关于早婚早产之事,早朝谈得怎样?”
原来是问此事。
夏良朴恍然,说道:“下官本不该议论朝政,但是公主问了,下官不能不讲。今日朝堂上,那事争议颇大。翰林院的赵天野大人,因其侄女难产辞世,恳请皇上禁绝早婚。新任户部尚书左元良左大人,则考虑到禁绝早婚,会对大昌人口和税赋产生极大影响,于是坚决反对。朝中已分为两派。”
李之宜顿时不悦,问:“谢太傅怎么说的?”
夏良朴说:“谢大人并未发言。”
“他不说话?”李之宜愤而起身,说,“他女儿谢忆秋,两个月前被父皇立为公主,本宫记得,她今年才十一二岁。他要是敢同意,或者敢不附从本宫之意,本宫就请旨,把她女儿嫁了,明年今日,就给他生个孙子。老卢,你去通知他。”
此一方法,与和亲策异曲同工。
都是逼迫臣子去感同身受。
如果谢安不想自己女儿死,干嘛要将别人的女儿置于险地?
老卢却劝道:“公主莫急。太傅大人得皇上信任,等闲策岂能动他?”
夏琼也说:“公主,兵法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此事左右为难,故而谢太傅不动如山,采取观望态度。他是怕贸然出手,留有后患。公主虽有定计,然而形势不明,也应不动如山,看清形势,再行动不迟。”
李之宜说:“此事必须成。不然不知道有多少女子,将死于非命。”
夏琼喜欢李之宜的观点,又为李之宜的脾气头痛,有心劝阻,于是说:“要不等驸马回来,你跟他商量一番?不然得罪了太傅,适得其反,万一太傅会站另一边……”
李之宜也怕,虽然咬牙说,“他敢?”
不过话说到这份上,她也怕适得其反,也愿意等袁天青回来。
夏良朴争取道:“公主,下官可去东郊叫他,路上还可以跟他说明朝中情况。”
他不想让袁天青掺和政事。尤其是有泾渭分明意见的政事。太危险。
李之宜说:“不必,本宫有信鸽。老卢,你放个鸽子请他回来。顺便弄几个瓜,本宫现在火气忒大,必须吃瓜泄泄火。”
这倒是更方便,更有效的主意。
老卢领命而去,李之宜郁闷得早饭也吃不下去,在房间里乱走。
过了一会,她激愤地骂了起来,一会骂这个无耻,一会骂那个没用,劝都劝不住。可是骂人,只能发泄情绪,解决不了问题。
骂了两刻钟,大通坊来人传话。老卢先问了,说是袁天青送回信来。
李之宜骂顺嘴,骂道:“他光顾着赚钱,本宫受欺负了都不管。”
却拆开了那回信,上面用铅笔写了一页纸,正反面都有。
在这个时代,可谓洋洋洒洒。
夏琼问:“快看看写了什么?”
李之宜瞄了两眼,说,“他说忙,过两个时辰才回来。这字好难辨认。”
夏琼伸手道:“公主,我来念。”
李之宜于是递了出去,夏琼从头念道:
“忙,过两个时辰回去。
至于早婚之害,可用人满之患辩之。
厥为人民孳生太繁,土地有限,生育无限,以有限供无限则殆,生计憔悴非偶然。生计憔悴,丰年尚有不能苟活者,若逢天灾人祸,必然生乱。
轻则谋反,重则改朝换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