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046章 驸马上朝【1 / 4】

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安二年七月,突厥寇代州之武周城,州兵击破之。

——《大昌永安二年实录》

慧云公主来而复去,只待了一会儿。

然而,大家都不能当她没来过。

她宣告了她的存在,把驸马府的墙都打穿,最后还将那四个带刀侍卫留在驸马府。嘴上说的是让他们保护袁天青,谁知道是不是监视的。

李之宜见招拆招,打穿驸马府后,也派了四个侍卫,来驸马府听命。

她明着说:“盯着他们四个。”

冲突多激烈,袁天青就有多头痛。

在房间里转悠两圈,他说:“宜丫头,我之前弄得那个新犁,你也用过。用过之后感觉如何?有没有跟皇上说过?”

李之宜傻乎乎说,“没有,怎么了?”

袁天青说:“你赶紧拿过去给皇上,应该能赚得一点功劳,别被抢了。”

李之宜若有所思,“是吗?我之前在宫里用那犁种花来着,直接回宫里就行。”

“事不宜迟,快去吧。”袁天青催促了一句。

等李之宜离开,他又踱起步子。

夏琼问:“你这会好奇怪。”

袁天青停下脚步,思忖着,叹息着,说:“我才发现那个慧云公主真不简单。她带来的那个丫鬟也不简单。宜丫头太过天真,将来跟慧云公主正面对上,定要吃亏。”

夏琼也暗自佩服,说:“慧云公主能文能武,当然厉害。所以你帮另一个?”

“也不算帮。”袁天青理着头绪,说,“我之所以提醒宜丫头,一来是想告诉慧云公主,如果她欺人太甚,那就别怪我拆她的台。二来,如果我不提醒,宜丫头可能因此受罚。你想啊,那新犁已经制出来很久,春耕还用过,比起以前的旧犁,我那新犁好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可以说,用上新犁,天下的耕田都能多出三五成。这样的东西,宜丫头用过却没有上报给朝廷,若是被慧云公主上报了,皇上会怎么想?”

还能怎么想?肯定会以为李之宜不通农事,有眼无珠。说不定还要受罚。

夏琼说:“那你不早提醒她?”

袁天青说:“我想让她自己发现,这样她就能把功劳尽可能多地拿走。本来晚点也没什么,功劳摆在她面前,没人争,现在不同往日。”

夏琼于是感慨,“着实难办。就怕她俩都止不住火。你就更难办了。”

“唉,走一步看一步。记得,你别加入战团。”

夏琼更感慨,“就怕躲不掉。”

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他们都无法预知。所以只能打着平衡的主意,走走看。

只希望这里的暗流,不要掀起海啸。

皇宫,李之宜蹬着三轮车,拉着一只新犁去见昌灵君。她自己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甚至还想着为了不闹笑话,一会说得夸张些。她已经让花匠教她几个词句:小而轻便,一头牛即可拉动;可以掉头转弯,操作灵活;可节省人力和牲畜等等。见到了昌灵君,她像背书似的将花匠教的讲出,越说脸色越红。

昌灵君凡事都留心眼,对谁的话都不会尽信,说:“你试过了?”

李之宜说:“春耕时试过,大家都说好,耕得也快。”

是吧?她其实不清楚。

但袁天青也这么说,她来都来了,硬着头皮夸。

昌灵君说:“农具乃国之大事。既然百姓称赞,召户部尚书左元良,一试便知。”

竟然要召户部尚书?

李之宜更加忐忑。在旁等候。

左元良才升职没多久,勤恳得很,皇上找他,他几乎狂奔入宫。入内拜见。

昌灵君让李之宜重新讲一遍她带的新犁的特点。李之宜在行家面前更显忐忑,很不自信地重复之前的话。昌灵君才问左元良的意见。

左元良说:“皇上,农具若不下地试试,臣无法辩优劣。”

是骡子是马,必须得拉出去遛遛。

昌灵君信此言,说:“如何试?”

左元良说:“取寻常之犁来,与此犁一同耕种,孰优孰劣,一眼可辨。”

昌灵君更赞同,说:“左卿精明能干,朕心甚慰。小七,你跟他一起去试。”

李之宜忐忑拜道:“儿臣遵旨。”

这忐忑并非因为昌灵君,所以出来之后,她反而更加紧张了。骑着三轮车,遛着左元良到宫里的菜园。有一些菜刚好收割了,还没种新的,可以用来做尝试。两人不熟,不大说话,各自安排自己的犁,好像为一场比赛准备。

一刻钟后,那小太监约么学会了新犁用法,一声令下,“比赛”开始。

这个时候,他们都还不知道结果。

左元良评价一句,“殿下,您的新犁只用一只牛,一个人就能操作,光是这一点已经很好了。只要速度不差太多,新犁就算有用。”

才说这么一句话呢,前面已经有了差异——相当奇怪,新犁占据上风。

李之宜也奇怪,问:“这样如何?”

左元良说:“容臣再看一会。”他蹲了下去,扒了扒犁过的地方,更加惊讶,“新犁犁得更深,并且明显更快,还更简便。”为了确认,他追上去观察,李之宜也跟着,听他继续说,“犁身可以摆动,如殿下所说,可以掉头转弯。刚才这小太监学用此犁,臣亲眼目睹全部过程,可以确认此犁很容易上手。比平常之犁好太多……”

他像一只猴子,上蹿下跳地评论,字字句句都如同拍马。

不一会儿,新犁耕到了头,老牛一转弯,新犁一抬,便倒转回去。

左元良更要惊叹,“好,若换上此物,效率可倍增。天下之粮至少能提升五成。殿下,咱们快去回报皇上,此乃天大之幸事。”

李之宜才松了一大口气,问:“这么说,本宫没看错。”

左元良说:“殿下,此物若能传遍天下,将会为大昌增添数百万顷良田,足以再造半个大昌。此乃盛世之兆,殿下之名,必定流传千古。”

这话说得太好听了,李之宜小心脏扑通扑通,心想,他果然向着我的。

于是她自信地与左元良一道去汇报。

发言者,左元良也,他一进门,便激动地五体投地,大声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竟得此神器。臣亲眼所见,用此器,一人一牛,比原来一人二牛耕田更快,更深,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若臣未老眼昏花,公主殿下也看得没错的话,此器足以使大昌多耕良田数百万顷。臣请陛下移步,亲眼验证。”

李之宜也说:“请父皇移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