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悬判疏钞卷之一【3 / 3】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故下文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菩提。

钞。以无我人下。即见道分也。修一切善法者。即修道分也。即得阿耨菩提者。证道分也。

△八示全修即性。分三。初标。

八为令知全修即性故。

△二释。

谓令一切菩萨。了达六度万行。无非般若妙行。以一切行门。全修即性。无二行故。

钞。全修即性者。即真如一行三昧法也。由真如一行三昧力故。得入无量诸三昧门。故得了六度而即一心。悟万行而即一体。故云无二法故。

△三引证。

下文云。若人发阿耨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通达无我.法行。如来说名真菩萨故。

钞。了悟自性。生佛一如。我及众生本来寂灭。奚有我能度众生。我能修行者乎。故云。通达无我行者。始知全修即性。如来说名真大士故。

△九示销重障。分三。初标。

九为令多障菩萨销重障故。

△二释。

谓设有菩萨。虽发大心。经多累劫。重障难除。故令持般若法。转重障而成轻障。破烦恼障。及所知障故。

钞。虽发大心下。凡情未断。般若未餐。虽经累劫修行施度等行。未超三界分段生死。未得断除现行烦恼。一切重障。故劝持诵般若大乘之力。方销分段烦恼极重报障。

故普贤章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故宜至心。忏悔六根情。即持诵大乘义。转重障而成轻障故。重障者。即贪嗔痴等。烦恼障及报障也。轻障者。所知障也。由持般若力故。先破分别二执。现行烦恼。后破所知障。所谓般若止观力强。俱生随眠。无不断也。

△三引证。

下文云。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钞。先世罪业者。业兼烦恼障也。堕恶道者。报障也。由持般若性力。消生前之罪因。灭当来之报障。故受世人轻贱。免重业而成轻受。销重报而成轻报也。故净业障经云。若有菩萨先世造一切罪。因果未熟。恐受当报。或于现生。依教修行。持诵大乘。反受重疾。难堪难忍。或招颠沛。乃至一日一夜者。能消无间地狱。一切重罪。况多日乎。当得下。正是断二障。证二果故。

△十断疑生信。分三。初标。

十为令断般若诸疑现行及种子故。

△二释。分三。初因信得入。

谓疑。为障万善之门。不疑。为信成菩提之进步。故能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证般若波罗密等妙法门故。

钞。华严云。信为无上菩提本。信能必到如来地。故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故知疑为大障圣道。不疑。脱烦恼怨无施多力。由是应知从闻思修。入于妙舍摩他三摩禅那。止观二门。若一生疑永无绝分。设或修之半涂退堕。故闻慧中。起步断疑。净信忍可。决择分明。至果菩提。永不退转。证入金刚心印。十地门故。由是弘法大士。总以断疑生信。绝相超宗。八个字等。为此经之大纲也。

△二指闻本法断疑。

故下须菩提。节节详明。细问于佛。令破诸疑种子。及现行故。若文中尊者未问于佛。佛即就遮未起之疑。名为种子。若尊者已问于佛。佛即破之。是为现行。

△三断疑章句所以。分二。一证古今谬。

是以世亲大士以分二十七段疑文。足为明镜。后学析之为三十二分。非正意也。

钞。弥勒偈云。调伏彼事中。远离取相心(远离能取所取想心见故)。及断种种疑(种种疑者。即分二十七段疑也)。亦防生成心。(谓尊者已问。佛即就遮破之为现行疑。若尊者未问。佛即就遮。发挥断疑之旨。早破尊者疑。使令不起。故云亦防生成心耳)。故世亲依斯妙偈后文两句之义。列于二十七段疑文。谓之金刚释疑论。发挥本经略意之旨。其中还有微细断疑之意。总该在内。俾令来学明如指掌。易通佛意。后之昭明太子。以将此经列成三十二分。用古正。今实为破碎断疑文意。

△二傍求未古。

更复傍求异解。理现虽明。未遵古意。

钞。或缁或素。或高士等。广依三十二分科文解释。时人谓之文直义明。了无迂曲。故今释之曰。不然。斯诸文释。理观虽妙。实为傍求异解。而与弥勒.世亲古释之论。似有违也。

问。既诸家古德依三十二分之文注释。亦能发明理观意旨。奚得局立断疑之文。以为美哉。答。夫弥勒。是补处佛。位证圆觉。深通佛意。为法王嫡子。金口所宣。八十行偈。解释斯经。授之无著。无著又将此偈转授世亲。世亲又依斯妙偈列成二十七段断疑论文。解释斯经。后之高贤。凡欲销释。总依此论。方不谬佛意。乃万古之规镜也。若依三十二分之文注释。总然玄妙。未遵古意云耳。

△三结叹。

良以古意诸疑。谓障道之首。生信。为入道之源。故知断疑生信。乃得绝相超宗。令入般若波罗密等诸忍果故。

钞。诸忍者。在无住文中前已释故。

△三结别因之缘。分二。初结别因。

以上教启十因已竟。

钞。由上十种别因。乃宣此经之法。故下总结此经之缘。以避烦耳。

△二总彰别缘。

虽未若华严教启之缘。其中时方说主。入堪托钵。归来趺坐。洗足收衣。众成就等。听法云集。愿乐欲闻者。即此经之缘也。

钞。华严玄谈。先明十因。次明十缘。然此经文略。未便广引十缘之语。故大概宣说之。十缘者。一依时。二依处。三依主。四依三昧。五现相。六依说者。七依听者。八依德本。九依请者。十依加者。文虽少而义周。思之可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悬判疏钞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