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九二,鼎器内装满了食物,我妻有病,不能接近我,仍然吉祥。
《象传》说:“鼎器内装满了食物”,说明谨慎前行较好。“我妻有病”,终将没有怨尤。
【解说】
仇是仇匹,匹配的意思,这里指配偶。二五换位后,九二与六五仍然正应匹配。我的“仇”(九二自己的)是六五。但两者还是相隔不能相遇(不我能即)。九五阳爻下来成九二,就充实了鼎腹(鼎有实),柔爻上到五位阳位不正,故“有疾”。九二是从尊位下来,要慎重,六五虽然不太合适,但有正应,而且位尊守中,所以最终没有怨恨(终无尤也;尤是怨)。人们在变迁中要把握自身。
【原文】
九三,鼎耳革1,其行2塞,雉3膏4不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动成两坎,坎为耳,而革在乾,故‘鼎耳革’。初四变时,震为行。鼎以耳行,伏坎震,折而入乾,故‘其行塞’。离为雉,坎为膏。初四已变,三动体颐。颐中无物,离象不见,故‘雉膏不食’。”]方雨5亏6悔,终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注释】
1革:失落。
2行:行动。
3雉:野鸡。
4膏:肥。
5方雨:一旦下雨。
6亏:少,损坏。
【译文】
九三,鼎器的耳柄变异,移举行动阻塞,致使美味的野鸡膏脂不能煮食。一旦霖雨降下,悔恨消散,最终将得吉利。
《象传》说:“鼎器的耳柄变异”,说明其失去了本身存在之意义。
【解说】
鼎卦的初至五爻,中间是阳爻(三个),两端是阴爻,像一个放大的坎象,坎为耳,现在六二上来变成六五,六五的形象位置都如鼎耳,九三所在的坎耳就变得失去意义,所以是“鼎耳革,失其义也”。上离为火,在鸟为雉,初至五爻包含一组正反兑,兑为口为食,反兑即是“不食”。兑为泽为雨为毁折,即是“方雨亏悔”。九三在众阳爻当中,在鼎腹中,故其“行塞”。但九三阳爻居阳位得正,刚健而不忧不惧,正位凝命,故“终吉”。
【原文】
九四,鼎折足,覆1公餗2,其形渥3,凶。[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鼎者,三足一体,犹三公承天子也。三公谓调阴阳,鼎谓调五味。足折餗覆犹三公不胜其任,倾败天子之美。故曰‘覆餗’也。”]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注释】
1覆:倾覆。
2餗:鼎中的食物。
3渥:沾湿。
【译文】
九四,鼎器折断其足,王公的美食全被翻倒,鼎器上油腻龌龊,有凶险。
《象传》说:“王公的美食全被翻倒”,说明德行浅薄而地位尊贵不足信任。
【解说】
“餗”是用八珍煮成的米羹。“形渥”,是被打翻的羹淋湿的样子。九四与初六相应,初六为足,九四在互兑(三四五爻)中,兑位毁折,故为“鼎折足”。兑为口为食故为“餗”。四位是诸侯和上公位,鼎折反复,即是“覆公餗”。兑为泽故为湿,所以“其形渥”。九四是才能薄弱,而图谋大事,必然有灾祸。
【原文】
六五,鼎黄耳金1铉2,[孔颖达《周易正义》:“铉,所以贯鼎而举之也。”]利贞。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注释】
1金:铜。
2铉:用于抬举大鼎的用具,状如钩,抬鼎时用于钩住鼎耳。
【译文】
六五,鼎器配有黄铜鼎耳,刚坚的铉环,这是顺利正确的。
《象传》说:“鼎器配有黄铜鼎耳”,说明居中守正而获充实之利。
【解说】
“铉”是鼎耳上的吊环。由卦形看,六五相当于鼎耳。黄是中色,六五在上卦的中位,所以说“鼎黄耳金”。六五在互乾,乾为实为明,故为金玉。金铉,是坚固的金属的环,指上九。六五阴爻居中,周围上下所应都是阳爻辅佐,只要守正就会吉利(利贞),好比明君良臣,相得益彰。
【原文】
上九,鼎玉铉,[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鼎玉铉,更是华贵之物,有此鼎者必为大富贵之家。”]大吉,无不利。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1也。
【注释】
1刚柔节:这是以上九的爻位爻象为说的。上九以阳爻居于阴位,有刚有柔,有如玉石,坚硬而又温润,所以称为“刚柔节”,意为刚与柔得到调节。
【译文】
上九,鼎器配着镶玉的铉环,大为吉利,无所不利。
《象传》说:镶玉的铉环高居上位,说明刚柔相济,互相调节。
【解说】
上九在鼎卦的最上方,相当于鼎铉。六五上行后,上卦加入了一个柔爻,上卦由乾刚变成离明,刚柔得到调节,上九阳爻居阴位,刚柔相济。互乾为玉,上离为明,所以上九之铉就是温润高雅的玉铉。革故鼎新之后,当大兴文明礼仪,比德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