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起害心者,是邪见或是正见耶?”
“瞿昙!是邪见。”
“露遮!我说邪见者之[生趣],地狱或畜生二道中之道也。
一二
露遮!若有人云:‘露遮婆罗门领住娑罗婆提村,娑罗婆提村之生产,唯露遮婆罗门独为享用,不与他人’者,是为依汝生活彼等之障害者,障害者则无利益恩惠者,无利益恩惠者,则现起害心,现起害心则是邪见。
一三
如是,露遮!言:‘沙门、婆罗门证知善法,不从所证知之善法为他人宣说。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实如断故缚,更作其其他之新缚,于是,我说此为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如是语者,是障害彼等:依如来之教法、律而证预流果、证一来果、证不还果、证阿罗汉果之良家诸众,到达殊胜地位,以及积生天行之生天界诸人。作障害者,则无利益恩惠,无利益恩惠者,则现起害心,现起害心则是邪见。露遮!我说邪见者之生趣,于地狱、畜生之二道中之一道也。
一四
如是,露遮!若有人言:‘拘萨罗国王波斯匿,领住迦尸、拘萨罗,迦尸及拘萨罗之生产,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当独享用,不分与他人。’如是言者则障害彼等:依拘萨罗国王波斯匿为生活汝自己及其他诸众。作障害者,则无利益恩惠;无利益恩惠者,则现起害心;现起害心则是邪见。
一五
如是,露遮!言:‘沙门或婆罗门证知善法,不从所证善法为他人宣说,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实如断故缚,更作其他之新缚,于是,我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饶益]乎?’如是言者则障害彼等:依如来之教法、律而证预流果、证一来果、证不还果、证阿罗果之良家诸众,到达殊胜地位,以及积天行之生界诸人。作障害者,则无利益恩惠;无利益恩惠者,则现起害心;现起害心者,则是邪见。露遮!邪见者之生趣,我说地狱及畜生之二道中之一道也。
一六
露遮!世间有应责难之三师,凡责难如是师者,其责难是合于真实而无罪。三师者何耶?
露遮!于此有一师,彼虽出家修行,而未证得沙门果,则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也。’弟子等不闻、不倾听彼言,不坚立般若,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彼应如次受责难:‘尊者出家修行,未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弟子等不闻、不倾听彼言,不坚立般若,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犹如热中于回身逃走女子,而拥抱背向之女子。如是作为我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
露遮!此为世间应责难之第一师,其责难真实、无罪。
一七
露遮!于此,更有一师,彼虽出家修道,未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弟子等闻、倾听彼言,坚立般若,不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彼应如次受责难:‘尊者出家修道,未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彼弟子等闻、倾听彼言,坚立般若,不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犹如舍弃自己之田,而思去除他人田草。以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
露遮!此为世间应责难之第二师。其责难彼师,是合于真实而无罪。
一八
露遮!于此,更有一师,彼出家修行,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彼弟子等,不闻、不倾听彼言,不坚立般若,离师之教而行[自己]之道。彼应如是被责难:‘尊者出家修道,证得沙门果,而为弟子说法,言:“此是汝等之利益,此是汝等之幸福。”弟子等不闻、不倾听彼言、不坚立般若,离师教而行[自己]之道。此犹如断故缚,而更作他之新缚,于是,说此是贪欲之恶法。是故,他人能为他人作何[饶益]乎?’
露遮!此为世间应责难之第三师。其责难彼师,是合于真实而无罪。
露遮!彼等三师,于世间应受责难,凡责难彼师,是合于真实而无罪。”
一九~五三
如是言时,露遮婆罗门白世尊言:
“然者,世间有不应责难之师耶?”
“露遮!世间有不应责难之师。”
“然者,瞿昙!于世间不应责难之师者,是如何[之师]耶?”
“露遮!今如来出现于世,是阿罗汉、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乃至……[广说如沙门果经四〇~七四节]
五四
彼观察时,已舍离此等之五盖而生欢悦;已欢悦者,则生喜悦;怀喜悦者,身则轻安;身轻安者,则觉受乐;有觉受乐,心则入三昧。彼舍诸欲,远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达初禅而住。彼实以离所生之喜、乐,浸润、周遍盈溢,充满其身。以离所生之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同经七五节]。
五五
露遮!犹如熟练之助浴者或助浴者之弟子,撒洗粉于铜盆,以注水而搅绕,使浸湿而至周遍内外不渗出。露遮!以离所生之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同经七六节]。
露遮!凡任何师,于其下之弟子,证得如是殊胜之果位者,其师于世间,为不应被责难之师。凡责难彼师者,其责难不合于真实而有罪。
五六~六一
露遮!更有比丘灭寻、伺,内心安静、心专一性,无寻、无伺,由定所生喜、乐,达第二禅……乃至……第三禅……乃至……第四禅而住。[广说如沙门果经七七~八二节]
露遮!凡任何师,于其下之弟子,证得如是殊胜之果位者,其师于世间,为不应被责难之师。凡责难彼师者,其责难不合真实而有罪。
六二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不动时,比丘之心倾注于智见。
露遮!凡任何师,于其下之弟子,证得如是殊胜之果位者,其师于世间,为不应被责难之师。凡责难彼师者,其责难不合真实而有罪。
六三~七五
……乃至……[广说如沙门果经八四~九六节]
七六~七七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不动时,比丘之心倾注于无漏智。彼如实证知:‘此是苦’……乃至……证知……‘……不更来此生。’[同经九七~九八]。
露遮!凡任何师,于其下之弟子,证得如是殊胜之果位者,其师于世间,为不应被责难之师。凡责难彼师者,其责难不合真实而有罪。”
七八
如是说时,露遮婆罗门白世尊言:“瞿昙!犹如有人正要堕入地狱者,则把捉其头发,拉救起安立地上;如是正堕狱者,依世尊瞿昙救起安立地上也。微妙哉!瞿昙!微妙哉!瞿昙!犹如扶起倒者,揭露覆盖者,迷路者示之以道,暗中持来油灯,使有眼者见诸物。世尊瞿昙!以种种方便宣示法。我今归依世尊瞿昙、法及比丘僧。愿世尊瞿昙!摄受我自今以后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